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67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包括端座、底座、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及活塞头,活塞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多个过油孔,连通第一内腔及第二内腔,其中一个过油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以在活塞杆拉伸时堵塞,压缩时打开;底座内设有连通第二内腔及外腔的多个油路,油路内设有第二单向阀,在活塞杆压缩时堵塞,拉伸时打开;底座内还设有主注油口,主注油口分别连通内腔注油管路及外腔注油管路,内腔注油管路与第二内腔连通,外腔注油管路与外腔连通,主注油口内安装有主堵油螺栓;外腔内还套设有泡棉蓄能器。这种结构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其结构简单耐用,且满足了重载荷环境中对大阻尼力的要求。力的要求。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属于液压装备
,尤其适用于重型机械或建筑减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如建筑抗震、大型机械或精密设备等领域,通常要求阻尼器在较短的行程里提供较大阻尼力,以保证在重载荷应用场景中取得较好的减震保护效果。因此对阻尼器,也就是速度控制器的要求就较高,要求不仅具有较大阻尼,且结构要求简单耐用,能适用这种重载荷应用环境。一般的阻尼器较难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有必要予以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其结构简单耐用,且可满足重载荷环境中对大阻尼力的要求。
[0004]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包括端座、底座、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及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头,所述端座、所述底座密封固定在所述外缸体及所述内缸体的两端,所述内缸体固定套设在所述外缸体的内部,所述内缸体及所述外缸体之间形成外腔,所述活塞头滑动密封套设在所述内缸体中,所述活塞杆通过端座密封并活动贯穿所述端座,所述活塞头分割所述内缸体为靠近所述端座一侧的第一内腔及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内腔,
[0005]所述活塞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多个过油孔,用以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及所述第二内腔,其中一个过油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以在所述活塞杆拉伸时堵塞,压缩时打开;
[0006]所述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外腔的多个油路,所述油路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以在所述活塞杆压缩时堵塞,拉伸时打开;
[0007]所述底座内还设有主注油口,所述主注油口分别连通内腔注油管路及外腔注油管路,所述内腔注油管路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外腔注油管路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主注油口内安装有主堵油螺栓,用以封堵所述主注油口;所述外腔内还套设有泡棉蓄能器。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内腔一端的第一钢球容纳腔及第一钢球,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及所述第二内腔之前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球直径,位于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还设有第一挡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钢球的活动空间。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内腔一端的第二钢球容纳腔及第二钢球,所述第二钢球容纳腔连通所述油路,所述第二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油路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球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钢球直径,位于所述第二钢球容纳腔还设有第二挡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二钢球的活动空间。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余过油孔内套设有过油栓,所述过油栓
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空心螺栓夹持固定,所述空心螺栓与所述过油孔螺纹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油栓的过油通道采用圆通孔、沟槽、椭圆通孔或其结合的形式。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油孔的数量为四个,且绕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油路的数量为四个,且绕中轴线对称分布。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通孔内还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有节流头,所述节流头内设有节流孔。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副注油口,所述副注油口与其中一个所述油路连通,所述副注油口内安装有副堵油螺栓,用以封堵所述副注油口。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缸体分别与所述端座及所述底座螺纹连接并轴向抵接;所述外缸体分别与所述端座及所述底座螺纹连接,所述外缸体的一端轴向抵接所述底座,另一端轴向抵接端盖,所述端盖螺接在所述端座的端部。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保证密封效果,多个位置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多个位置选自包括以下各项位置的组:
[0017]所述活塞头与所述内缸体之间、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端座之间、所述端座与所述内缸体之间、所述端座与外缸体之间、所述底座与所述内缸体之间、所述底座与所述外缸体之间、所述主堵油螺栓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副堵油螺栓与所述底座之间以及上述各项的组合。
[0018]在本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实施方式,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
[0019]本技术所述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包括端座、底座、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及固定在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头,端座、底座密封固定在外缸体及内缸体的两端,内缸体固定套设在外缸体的内部,内缸体及外缸体之间形成外腔,活塞头滑动密封套设在内缸体中,活塞杆通过端座密封并活动贯穿端座,活塞头分割内缸体为靠近端座一侧的第一内腔及靠近底座一侧的第二内腔,活塞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多个过油孔,用以连通第一内腔及第二内腔,其中一个过油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以在活塞杆拉伸时堵塞,压缩时打开;底座内设有连通第二内腔及外腔的多个油路,油路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以在活塞杆压缩时堵塞,拉伸时打开;底座内还设有主注油口,主注油口分别连通内腔注油管路及外腔注油管路,内腔注油管路与第二内腔连通,外腔注油管路与外腔连通,主注油口内安装有主堵油螺栓,用以封堵主注油口;外腔内还套设有泡棉蓄能器。活塞杆受到重载荷压缩时,底座上的油路在第二单向阀作用下堵塞,第二内腔中的液压油经过活塞头上的过油孔流向第一内腔;当活塞杆拉伸时,第一单向阀堵塞其中一个过油孔,第一内腔中的液压油经过其余过油孔流向第二内腔,同时第二单向阀打开,第二内腔与外腔连通,进行压差调节。这种结构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其结构简单耐用,且满足了重载荷环境中对大阻尼力的要求。
[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的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的阐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的半剖图;
[0023]图2为沿图1中F

F向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活塞头的侧视图;
[0025]图4为沿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沿图3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7]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7为图6中底座的侧端面视图;
[0029]图8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包括端座、底座、外缸体、内缸体、活塞杆及固定在所述活塞杆一端的活塞头,所述端座、所述底座密封固定在所述外缸体及所述内缸体的两端,所述内缸体固定套设在所述外缸体的内部,所述内缸体及所述外缸体之间形成外腔,所述活塞头滑动密封套设在所述内缸体中,所述活塞杆通过端座密封并活动贯穿所述端座,所述活塞头分割所述内缸体为靠近所述端座一侧的第一内腔及靠近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二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多个过油孔,用以连通所述第一内腔及所述第二内腔,其中一个过油孔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用以在所述活塞杆拉伸时堵塞,压缩时打开;所述底座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内腔及所述外腔的多个油路,所述油路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用以在所述活塞杆压缩时堵塞,拉伸时打开;所述底座内还设有主注油口,所述主注油口分别连通内腔注油管路及外腔注油管路,所述内腔注油管路与所述第二内腔连通,所述外腔注油管路与所述外腔连通,所述主注油口内安装有主堵油螺栓,用以封堵所述主注油口;所述外腔内还套设有泡棉蓄能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内腔一端的第一钢球容纳腔及第一钢球,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及所述第二内腔之前设有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一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钢球直径,位于所述第一钢球容纳腔还设有第一挡杆,用于限制所述第一钢球的活动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荷固定阻尼力液压双向速度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内腔一端的第二钢球容纳腔及第二钢球,所述第二钢球容纳腔连通所述油路,所述第二钢球的直径大于所述油路的直径,所述第二钢球容纳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普力莱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