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941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抗冲击旋流器,采用的方案是:包括旋流器本体,所述旋流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回流槽,所述旋流器本体的侧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回流槽中铺设有第一柔性耐磨垫,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通过连接件与回流槽的壁连接,所述溢流槽中铺设有第二柔性耐磨垫,所述第二柔性耐磨垫通过连接件与溢流槽的壁连接。使用柔性耐磨垫更具利于砂浆流动减轻冲击性,并且也利于铺设和补漏,尤其是使用后的旋流器,铺设后能够减少因回流槽及溢流槽磨透而发生的停砂时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减轻员工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旋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旋流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旋流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旋流器长时间使用后,其回流槽和溢流槽的耐磨层磨损严重,经常发生磨透漏浆情况,每周因磨透漏浆问题需要停砂维修4小时左右,并且产生的砂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需要安排专人进行清理,现有的处理措施通常是对旋流器回流槽及溢流槽进行除锈、焊接、修补,重新做耐磨处理,这就导致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0003]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旋流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回流槽和溢流槽的耐磨层磨损严重的现状,研发一种抗冲击旋流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旋流器,以解决目前旋流器长时间使用后存在回流槽和溢流槽的耐磨层磨损严重造成维护成本高且污染周边环境的问题。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冲击旋流器,包括旋流器本体,所述旋流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回流槽,所述旋流器本体的侧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回流槽中铺设有第一柔性耐磨垫,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通过连接件与回流槽的壁连接,所述溢流槽中铺设有第二柔性耐磨垫,所述第二柔性耐磨垫通过连接件与溢流槽的壁连接。回流槽应用于旋流器下方,筛选后的砂浆通过回流槽进入砂仓,能够有效的减少砂浆直接对砂仓的磨损,通过在回流槽中铺设第一柔性耐磨垫,可有效减小回流槽的磨损;溢流槽位于旋流器侧方,用于收集旋流器溢流出的砂浆,通过在溢流槽中铺设第二柔性耐磨垫,可有效减小溢流槽的磨损,使用柔性耐磨垫更具利于砂浆流动减轻冲击性,并且也利于铺设和补漏,尤其是使用后的旋流器,铺设后能够减少因回流槽及溢流槽磨透而发生的停砂时间,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减轻员工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的一部分铺在回流槽的底部,第一柔性耐磨垫的另一部分靠近回流槽的侧壁且通过连接件与回流槽的侧壁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回流槽的侧壁和第一柔性耐磨垫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将两者连接。使用时只需钻孔就可用连接件连接,简单易操作。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塑封钢丝绳,所述塑封钢丝绳穿过第一连接孔后将回流槽的侧壁和第一柔性耐磨垫绑紧。成本低,方便操作连接,尤其是应用到磨损后的旋流器中。
[0009]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上安装有钢编管,所述钢编管通过法兰连接到溢流槽的壁上。可对原溢流槽进行改进,拆除溢流槽底部弯头,改用Φ100钢编管,优化管路走向,减轻磨损。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耐磨垫的一部分铺在溢流槽的底部,第二柔性耐磨垫的
另一部分靠近溢流槽的侧壁且通过连接件与溢流槽的侧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的侧壁和第二柔性耐磨垫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过第二连接孔将两者连接。使用时只需钻孔就可用连接件连接,简单易操作。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塑封钢丝绳,所述塑封钢丝绳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将溢流槽的侧壁和第二柔性耐磨垫绑紧。成本低,方便操作连接,尤其是应用到磨损后的旋流器中。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和第二柔性耐磨垫均采用皮带。可将废旧环形运输皮带分割成合适形状,用电钻钻孔,用Φ5.6mm塑封钢丝绳固定于周边槽钢,易取材,不浪费,节约成本。
[00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旋流器,可利用废旧环形运输带分割成合适形状,用电钻钻孔,用Φ5.6mm塑封钢丝绳固定于周边槽钢;将废旧运输带铺在回流槽及溢流槽底部,拆除溢流槽底部弯头,改用钢编管,优化砂浆走向,减轻磨损,用很小的成本解决大问题,减少停砂时间,减少因为旋流器回流槽及溢流槽磨透漏浆对周边环境和周边环境的污染,降低维修强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回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溢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旋流器本体,2、溢流槽,3、回流槽,4、第二柔性耐磨垫,5、钢编管,6、第一柔性耐磨垫,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击旋流器,包括旋流器本体1,旋流器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回流槽3,回流槽3中铺设有第一柔性耐磨垫6,第一柔性耐磨垫6通过连接件7与回流槽3的壁连接,回流槽3应用于旋流器下方,筛选后的砂浆通过回流槽3进入砂仓,能够有效的减少砂浆直接对砂仓的磨损,通过在回流槽3中铺设第一柔性耐磨垫6,可有效减小回流槽3的磨损。具体的,第一柔性耐磨垫6的一部分铺在回流槽3的底部,第一柔性耐磨垫6的另一部分靠近回流槽3的侧壁且通过连接件7与回流槽3 的侧壁连接,回流槽3的侧壁和第一柔性耐磨垫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连接件7穿过第一连接孔将两者连接,连
接件7为塑封钢丝绳,塑封钢丝绳穿过第一连接孔后将回流槽3的侧壁和第一柔性耐磨垫6绑紧,第一柔性耐磨垫6采用皮带,使用时只需钻孔就可用连接件7连接,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方便操作连接,尤其是应用到磨损后的旋流器中。
[0023]旋流器本体1的侧部设置有溢流槽2,流槽中铺设有第二柔性耐磨垫4,第二柔性耐磨垫4通过连接件7与溢流槽2的壁连接,溢流槽2位于旋流器侧方,用于收集旋流器溢流出的砂浆,溢流槽2上安装有钢编管5,钢编管5 通过法兰连接到溢流槽2的壁上,可对原溢流槽2进行改进,拆除溢流槽2 底部弯头,改用Φ100钢编管5,优化管路走向,减轻磨损。第二柔性耐磨垫4的一部分铺在溢流槽2的底部,第二柔性耐磨垫4的另一部分靠近溢流槽2 的侧壁且通过连接件7与溢流槽2的侧壁连接,溢流槽2的侧壁和第二柔性耐磨垫4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7穿过第二连接孔将两者连接,连接件7为塑封钢丝绳,塑封钢丝绳穿过第二连接孔后将溢流槽2的侧壁和第二柔性耐磨垫4绑紧,成本低,方便操作连接,尤其是应用到磨损后的旋流器中,第二柔性耐磨垫4采用皮带。
[0024]使用过程中,利用废旧环形运输带分割成合适形状,用电钻钻孔,用Φ5.6mm塑封钢丝绳固定于周边槽钢;将废旧运输带铺在回流槽3及溢流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冲击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流器本体(1),所述旋流器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回流槽(3),所述旋流器本体(1)的侧部设置有溢流槽(2),所述回流槽(3)中铺设有第一柔性耐磨垫(6),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6)通过连接件(7)与回流槽(3)的壁连接,所述溢流槽(2)中铺设有第二柔性耐磨垫(4),所述第二柔性耐磨垫(4)通过连接件(7)与溢流槽(2)的壁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耐磨垫(6)的一部分铺在回流槽(3)的底部,第一柔性耐磨垫(6)的另一部分靠近回流槽(3)的侧壁且通过连接件(7)与回流槽(3)的侧壁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3)的侧壁和第一柔性耐磨垫(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件(7)穿过第一连接孔将两者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冲击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为塑封钢丝绳,所述塑封钢丝绳穿过第一连接孔后将回流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史延超史维敏修青山张明杰王春磊陶春源生瑞东杨洪良尹希臻王文海李丕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