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68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包括呈锥形的圆锥筒,与圆锥筒同轴设置并连接在圆锥筒的大端口处的圆柱筒,与圆锥筒同轴设置并连接在圆锥筒的小端口处的沉沙嘴,设置在圆柱筒的侧壁上的并与圆柱筒的侧壁相切的进料筒,安置在圆柱筒顶部的顶盖,设置在顶盖上并位于顶盖中心的固定件,以及安置在固定件上并伸入圆柱筒内的溢流机构。本实用性通过对溢流管件的重新设计,将溢流管件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缩小,从而避免空气柱的产生或者增大,有效的解决了因为空气柱的产生或增大引起的旋流器发生溢流喘气和溢流波动的问题,有效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果。的分离效果。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石旋流器


[0001]本技术属于分离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石灰石旋流器。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主要以火电发电为主,火力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硫化物气体,环境污染严重,因此需要对排放的气体脱硫。脱硫系统中,石灰石湿磨系统制浆时,湿式球磨机出来的浆液渐开线或切线或螺旋线方式进入到石灰石旋流器,在强大离心场力的作用下,迅速完成其全部分离过程;从上部溢流机构得到粒度细而密度小的溢流产物,从下部沉砂管得到粒度粗而密度大的沉砂产物。
[0003]石灰石旋流器内的流体高速旋转的时候,在旋流器中间的强制旋涡的部分会产生负压,使旋流器内外产生一定的压力差,然后旋流器通过与大气相通的溢流管和沉砂嘴吸入空气在旋流器中形成空气柱。由于空气柱的尺寸和位置均布稳定,一方面加剧旋流器内流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使得沿不同半径方向进入溢流的颗粒粒度的差别增大;最终导致石灰石旋流器经常会发生溢流喘气、溢流波动以及分级作业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导致溢流和沉砂的产品量不稳定、产品粒度组成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空气柱还会加大湍流、位置波动等动能消耗,从而增加产品的制备成本。
[0004]目前,常用的旋流器中的溢流管通常为单一圆柱形空腔体结构,在溢流管下沿位置,由于空气柱的不稳定,导致流体流动状态容易紊乱,造成短路流增多,导致溢流中粗颗粒含量增加以及沉砂中细颗粒含量增多,影响旋流器分级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石灰石旋流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包括呈锥形的圆锥筒,与圆锥筒同轴设置并连接在圆锥筒的大端口处的圆柱筒,与圆锥筒同轴设置并连接在圆锥筒的小端口处的沉沙嘴,设置在圆柱筒的侧壁上的并与圆柱筒的侧壁相切的进料筒,安置在圆柱筒顶部的顶盖,设置在顶盖上并位于顶盖中心的固定件,以及安置在固定件上并伸入圆柱筒内的溢流机构;
[0008]所述溢流机构包括安置在固定件上的上柱管,与上柱管同轴设置并连接的上锥管,与上锥管同轴设置且一端连接在上锥管大端口的下柱管,与下柱管同轴设置并连接在下柱管另一端的下锥管,其中,下锥管的大端口与下柱管连接,上锥管、下柱管、下锥管均位于圆柱筒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柱管的直径和下锥管小端口的直径均大于上柱管的直径。
[0010]进一步地,所述溢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柱管的外侧壁上并与固定件匹配的固定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顶盖的中心并位于圆柱筒内的安装筒,以及设置在安装筒的内侧壁上并与固定圈匹配的卡圈,其中,固定圈的直径位于卡圈的内圈直径
和安装筒直径之间,下柱筒的直径小于卡圈的内圈直径,上柱管位于安装筒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石灰石旋流器还包括设置在顶盖上的螺孔。
[0013]进一步地,当溢流机构固定在固定件上时,所述安装筒的内侧壁与固定圈和上柱管的外侧壁形成的顶部开口的腔室,腔室的腔体内填充可拆卸的密封填料,腔室的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其中,密封盖位于顶盖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包括设置在密封盖中心位置的并与上柱管匹配的穿孔,以及设置在密封盖上并与螺孔匹配的固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筒的内壁和圆锥筒的内壁设有树脂陶瓷内衬。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根据旋流器空气柱产生的原因和旋流器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出发,将旋流器中的溢流机构的流体的入口缩小,在本技术用溢流机构中的将下锥管的小口端作为流体进入溢流机构的进入口,通过将流体的进入口缩小,减少了流体从溢流机构中排出去的量,降低阻力,从而降低旋流器内外的压力差,避免旋流器通过与大气相通的溢流机构和沉砂嘴吸入空气并在旋流器中形成空气柱,防止旋流器内空气柱的产生或增大,从而解决了因为空气柱的产生或增大引起的旋流器发生溢流喘气和溢流波动的问题,有效提高旋流器的分离效果。此外,本技术还通过缩小溢流机构中用于流体溢出的端口的直径,即将本技术中用于流体溢出的上柱管的直径设置的小于下柱管和下锥管的小端口的直径,促使流体从上柱管溢出的时候是以满管的形式溢出,从而进一步避免空气从溢流机构的上柱管进入旋流器中产生空气柱,有效解决空气柱引起的旋流器发生溢流喘气和溢流波动的问题,避免能源的浪费,降低制备成本。
[0018](2)本技术通过将将上柱管的直径设置的小于下柱管和下锥管的小端口的直径,在流体压力差的作用下更有利于将流体排出溢流机构,有利于能源的节约。
[0019](3)本技术通过在溢流机构的上柱管的外侧壁上设置固定圈,在固定件的安装筒的内侧壁上设有卡圈,通过固定圈和卡圈的组合使用将溢流机构固定在固定件中,该方式有利于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对旋流器分离效果的要求和溢流机构的磨损程度对溢流机构进行更换。此外,本技术还在安装筒的内侧壁与卡圈、固定圈、上柱管的外侧壁形成的顶部有开口的腔室内装填有可拆卸的密封填料,密封填料一方面避免溢流机构在固定件中晃动引起旋流器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拆卸密封填料避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流体浆液的固化导致溢流机构难以拆除更换。同时,本技术还在腔室的顶部开口处安置有密封盖,进一步对安装筒的内侧壁与卡圈、固定圈、上柱管的外侧壁的腔室进行密封。
[0020](4)本技术还在圆柱筒的内壁和圆锥筒的内壁设有树脂陶瓷内衬,增加本技术的耐磨性,从而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中溢流机构安置在固定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1-圆锥筒,2-圆柱筒,3-沉沙嘴,4-进料筒,5-顶盖,6-固定件,7-溢流机构,8-上柱
管,9-上锥管,10-下柱管,11-下锥管,12-安装筒,13-卡圈,14-固定圈,15-密封填料,16-密封盖,17-螺孔,18-固定孔,19-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6]如图1-3所述,该旋流器包括圆柱筒2、圆锥筒1、沉沙嘴3、进料筒4、顶盖5、固定件6、溢流机构7。具体地,圆柱筒2连接在圆锥筒1的大端口处,沉沙嘴3连接在圆锥筒1的小端口处,顶盖5安置在圆柱筒2的顶部,进料筒4连接在圆柱筒2的侧壁的上部并同时与圆柱筒的侧壁相切,固定件6在设置在顶盖的中心处,溢流机构安置在固定件中并伸入圆柱筒内。
[0027]如图1所示,溢流机构7包括上柱管8、上锥管9、下柱管10、下锥管11。具体的,所述上柱管8安置在固定件6中,上锥管9与上柱管8同轴设置并连接,下柱管10与上锥管9同轴设置且下柱管的一端与上锥管的大端口连接,下锥管11与下柱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锥形的圆锥筒(1),与所述圆锥筒(1)同轴设置并连接在所述圆锥筒(1)的大端口处的圆柱筒(2),与所述圆锥筒(1)同轴设置并连接在所述圆锥筒的小端口处的沉沙嘴(3),设置在所述圆柱筒(2)的侧壁上的并与所述圆柱筒的侧壁相切的进料筒(4),安置在所述圆柱筒(2)顶部的顶盖(5),设置在所述顶盖(5)上并位于所述顶盖(5)中心的固定件(6),以及安置在所述固定件(6)上并伸入所述圆柱筒内的溢流机构(7);所述溢流机构包括安置在所述固定件(6)上的上柱管(8),与所述上柱管(8)同轴设置并连接的上锥管(9),与所述上锥管(9)同轴设置且一端连接在所述上锥管(9)大端口的下柱管(10),与所述下柱管(10)同轴设置并连接在所述下柱管另一端的下锥管(11),其中,所述下锥管的大端口与所述下柱管连接,所述上锥管、下柱管、下锥管均位于圆柱筒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管的直径和下锥管小端口的直径均大于上柱管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灰石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柱管(8)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固定件(6)匹配的固定圈(14)。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军任志超李斌魏辉党佩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陕西渭南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