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881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驱,包括基架、机心与定位装置。基架上配置有底板。机心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且第二侧与基架衔接。机心以第二侧为支点而往底板来回摆动,使得第一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的间。当第一侧位于第二位置时最接近底板。定位装置用以将机心的第一侧导引至第二位置并定位于第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光驱,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使机心稳定上下移动的光驱。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今对数字数据的储存需求量增大,传统的软盘已经不符时代所需,光盘片俨然成为主流的储存媒介,因此光驱已经成为每一台计算机所必备的接口设备。一般而言,每一桌上型计算机都包含有一台托盘式光驱。在公知的托盘式光驱中,机心(traverse)的四端设置有垫圈(damper),这些垫圈再由螺丝等组件分别固定于机壳及支架上。另外,机壳上通常配置有具至少一导槽的滑动板(up-down plate),而导槽再与支架上的相对应的凸块耦接。当托盘退出光驱时,首先托盘会带动滑动板向一侧移动,接着支架会由本身的凸块与滑动板上的导槽相配合,并沿着导槽的导引向下位移,以使机心的一侧亦随之向下移动,最后旋转轴上的转盘(tumtable)脱离光盘片,完成退片的动作。由于机心的另一侧以垫圈固定于机壳上,因此机心向下的位移过程近似以固定于机壳上的垫圈作为支点进行旋转。然而,机心的长度为固定,导致机心在向下的旋转过程中,连接支架的机心一侧会愈来愈偏离导槽,进而导致支架上的凸块因长度不够易与导槽分离。这样的情形会导致光驱无法正常运作的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驱,此光驱的机心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导引机心移动的导槽脱离耦接关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驱,包括一基架,具有一底板;一机心,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基架衔接,该机心以该第一侧为支点而往该底板来回摆动,使得该第二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第二侧于该第二位置时最接近该底板;以及一定位装置,用以将该机心的该第二侧导引至该第二位置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以朝该底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上,该定位凹部相对于该定位凸部位于该底板上。其中该定位凸部为一定位杆,该定位凹部为一开口。其中该光驱还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连接,用以承载该机心,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是以朝该底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承载件上,该定位凹部相对于该定位凸部位于该底板上。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设置于该底板上,而该定位凹部位于该机心上,该定位凸部相对于该定位凹部并朝该机心延伸。其中该光驱还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连接,用以承载该机心,该定位凸部朝该承载件延伸,而该定位凹部相对于该定位凸部位于该承载件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驱,包括一基架,具有一底板;一机心,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基架衔接;一承载件,具有至少一突出块,该承载件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连接,用以承载该机心;一滑动板,以可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基架上,且该滑动板具有至少一导槽,该突出块对应插入该导槽;当该滑动板滑动时,该突出块经由该导槽的导引带动该承载件以该第一侧为支点而往该底板来回摆动,使得该第二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且该第二侧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最接近该底板;以及一定位装置,用以将该机心的该第二侧导引至该第二位置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以朝向该底板的方式设置于该机心与该承载件两者之一上,该定位凹部是以相对于该定位凸部的方式位于该底板上。其中该定位凸部为一定位杆,该定位凹部为一开口。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机心与该承载件两者之一上具有该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相对于该定位凹部并以朝向该定位凹部的方式设置于该底板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分解图。图2A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机心第二侧于第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B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机心第二侧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光驱的分解图。图4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光驱的分解图。图5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光驱的分解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光驱,可由定位装置导引机心或承载件的行进路径,以避免机心或承载件于光驱退片时与基架的间有耦接不良的现象发生。以下列举四个实施例说明。第一实施例请参照图1,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分解图。光驱10的基架102上配置有定位用的定位孔1021、1022。机心108的第一侧1081两端分别配置有垫圈1102与1104。这两个垫圈再分别利用定位件1122与1124定位于定位孔1021与1022上。相对地,机心108的第二侧1082两端分别配置有垫圈1106与垫圈1108,而此两垫圈再分别利用定位件1126与1128定位于一承载件(supporting element)106上的定位孔1023与1024,其中承载件106可例如是一支架(frame)。承载件106上除了定位孔1023与1024之外,还设置有突出块1064与突出块1066。滑动板(up-down plate)114是以可水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基架102上相对定位孔1021及定位孔1022的一侧,且滑动板114设置有导槽1142与导槽1144。突出块1064是对应插入导槽1142中,而突出块1066则对应插入导槽1144中。再者,承载件106上设置有一定位凸部1062,其中此定位凸部1062可例如是由承载件106延伸而出的定位杆或是独立的金属组件。底板104配置于基架102上,且底板104上具有对应定位凸部106的定位凹部1042。较佳地,底板104与基架10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定位凹部1042为一开口,如图1中所示。当滑动板114水平移动时,突出块1064及1066分别顺着导槽1142及1144的导引带动承载件106上下移动,并使得机心108的第二侧1082得以第一侧1081上的垫圈1102及1104作为支点往底板1042的方向来回摆动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请参照图2A,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机心第二侧于第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当机心108的第二侧1082位于第一位置时,承载件106及机心108处于水平状态。请参照图2B,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机心第二侧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当滑动板114水平移动时,导槽1142导引突出块1064向底板104的方向移动,并使得承载件106及机心108随之朝同方向移动。在承载件106的移动过程中,定位凸部1062能延伸穿过例如是开口的定位凹部1042。由定位凹部1042与定位凸部1062的配合,承载件106及机心108顺着定位凸部1062所导引的方向移动,最后机心108的第二侧1082定位于第二位置。请参照图2C,其显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光驱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当机心108的第二侧1082被定位于第二位置时,承载件106的水平位移量被有效限制于定位凹部1042的孔径范围内。甚至当定位凹部1042的孔径只刚好容许定位凸部1062穿过时,承载件106的水平位移量有可能被完全消除掉。这样一来,只要定位凹部1042的孔径维持于一预设大小的内,就能让承载件106上的突出块1064及1066维持在插入导槽1142的状态,避免因为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驱,包括:一基架,具有一底板;一机心,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基架衔接,该机心以该第一侧为支点而往该底板来回摆动,使得该第二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第二侧于该第二位置时最接近该底板;以及 一定位装置,用以将该机心的该第二侧导引至该第二位置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驱,包括一基架,具有一底板;一机心,具有相对的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与该基架衔接,该机心以该第一侧为支点而往该底板来回摆动,使得该第二侧移动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该第二侧于该第二位置时最接近该底板;以及一定位装置,用以将该机心的该第二侧导引至该第二位置并定位于该第二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以朝该底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上,该定位凹部相对于该定位凸部位于该底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凸部为一定位杆,该定位凹部为一开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驱还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连接,用以承载该机心,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是以朝该底板延伸的方式设置于该承载件上,该定位凹部相对于该定位凸部位于该底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位装置包括一定位凸部及一定位凹部,该定位凸部设置于该底板上,而该定位凹部位于该机心上,该定位凸部相对于该定位凹部并朝该机心延伸。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驱还包括一承载件,该承载件与该机心的该第二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南
申请(专利权)人: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