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9312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其中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及测量机构,其中:测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压靠组件及激光测距组件,安装支架连接在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压靠组件和激光测距组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测量机构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电芯模组移动至检测位置时,压靠组件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激光测距组件发出的激光照射至被压靠组件压靠的极耳及汇流排上以测量出极耳与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的自动测量。的自动测量。的自动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锂电池模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折弯的极耳焊接至电池模组的汇流排上。由于极耳的长度存在差异,极耳弯折时可能发生极耳异常重叠的现象(如两极耳部分重叠或单极耳本身异常折叠),最终造成焊接效果不良。
[0003]鉴于上述原因,极耳完成焊接后,需要对弯折后的极耳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重叠。目前,一般通过人工完成对极耳的异常重叠检测,人工检查存在检测效率低下。
[0004]可以想到的,正常弯折的极耳,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不会超过预定阈值(该阈值略大于极耳的厚度);而当极耳弯折中发生异常重叠时,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则超过预定阈值。因此,通过测量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可以判断该极耳是否发生异常弯折。本技术的目的正是提供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及测量系统,以实现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的自动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标,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芯模组的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及测量机构,其中:
[0007]测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压靠组件及激光测距组件,安装支架连接在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上,压靠组件和激光测距组件设置在安装支架上;
[0008]测量机构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电芯模组移动至检测位置时,压靠组件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激光测距组件发出的激光照射至被压靠组件压靠的极耳及汇流排上以测量出极耳与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之间的间距。
[0009]通过移动机构和测量机构的配合,本技术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能够测量出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通过对比该间距与预定的阈值,即能判断弯折的极耳是否出现异常折叠,即:当间距超过预定阈值时,表明极耳出现异常折叠;否则,极耳未出现异常折叠。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及第一平移机构,其中:第一平移机构连接在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上,测量机构的安装支架连接在第一平移机构的驱动端上,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测量机构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平移,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测量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0011]通过升降机构和第一平移机构的配合,测量机构实现在竖直方向和第一水平方向的自由移动,从而使得测量机构能够依次碰触到电芯模组一个侧壁上的所有待测量的极耳。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靠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机构、压头安装板、压头及压力传感
器,其中:第二平移机构设置在安装支架上,压头安装板的上端经转轴连接在第二平移机构的驱动端上,压头安装在所述压头安装板的外侧表面上;测量机构在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检测位置时,第二平移机构驱动压头安装板在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上平移,以带动压头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头安装板的朝向安装支架的内侧表面上。
[0013]通过第二平移机构、压头安装板、压头的配合,压靠组件能够顺利地将待测量的极耳压靠至对应位置处的汇流排上。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对压头的压力检测。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头与压头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压头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时,弹性件受压收缩,压头释放极耳时,弹性件失压复位以带动压头复位。
[0015]通过在压头安装板与压头安装板之间弹性件,实现了压头对极耳的柔性压靠,防止压头压损极耳。
[0016]通过在压头内设置光通道,使得激光测距组件发出的测距激光能够顺利照射至被压头压靠的极耳及汇流排上,防止压头遮挡测距激光。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测距组件包括3D激光扫描测距感应器。
[0018]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激光测距组件,其具备较高的测距精准度。
[0019]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极耳间距测量系统,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20]一种极耳间距测量系统,极耳间距测量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其中:输送导轨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输送导轨用于将承载有电芯模组的治具沿第一水平方向输送至极耳间距检测工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设置在输送导轨的边侧并位于极耳间距检测工位处,承载有电芯模组的治具被输送导轨输送至极耳间距检测工位时,极耳间距测量装置测量电芯模组的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
[0021]通过设置输送导轨和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在输送导轨的输送下,电芯模组被自动上料至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处以实施极耳间距测量;完成极耳间距测量的电芯模组在输送导轨的输送下进入后道工序。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导轨位于极耳间距检测工位处设置有治具定位机构,承载有电芯模组的治具被输送导轨输送至极耳间距检测工位时,治具定位机构将治具固定至输送导轨上。
[0023]通过设置治具定位机构,能够将承载有电芯模组的治具固定在极耳间距检测工位处,方便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实施对电芯模组的极耳间距测量。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治具包括旋转驱动机构及连接在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上的电芯承载板,电芯模组承载于所述电芯承载板上,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电芯承载板旋转以带动承载于电芯承载板上的电芯模组旋转。
[0025]通过将设置旋转驱动机构,驱动电芯模组在水平方向上旋转。如此,只需要在输送导轨的一侧设置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即能实现对电芯模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极耳的间距测量,节省了系统成本。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导轨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
[0027]通过在输送导轨的两侧各设置一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实现了对电芯模组两个相对侧壁上的极耳的同步间距测量,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图本技术中的测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中的压头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中的压头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中的压头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中的压头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的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极耳间距测量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极耳间距测量系统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至图8中包括:
[0037]输送导轨10;
[0038]治具20;
[0039]极耳间距测量装置30,升降机构31、第一平移机构32、测量机构33、安装支架331、第二平移机构332、压头安装板333、压头334、激光测距组件335、弹性件336、压力传感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间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电芯模组的极耳与汇流排之间的间距,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及测量机构,其中:所述测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压靠组件及激光测距组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压靠组件和所述激光测距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测量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驱动下朝向电芯模组移动至检测位置时,所述压靠组件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所述激光测距组件发出的激光照射至被所述压靠组件压靠的极耳及汇流排上以测量出极耳与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之间的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及第一平移机构,其中:所述第一平移机构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测量机构的所述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量机构在第一水平方向上平移,所述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量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升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靠组件包括第二平移机构、压头安装板、压头及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平移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压头安装板的上端经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平移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压头安装在所述压头安装板的外侧表面上;所述测量机构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驱动下移动至所述检测位置时,所述第二平移机构驱动所述压头安装板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上平移,以带动所述压头将极耳压靠至电芯模组的汇流排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头安装板的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内侧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耳间距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与所述压头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沈强强张海欧吴晓峰王荣顾炳韩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奥特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