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8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涉及中速磨煤机安装技术领域,所述磨煤机包括磨煤机筒体,所述引流结构设于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其中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多个折向挡板和对应安装在每个折向挡板上的导流条,多个折向挡板呈竖直固定在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且多个折向挡板沿磨煤机筒体顶部四周依次排列均匀布置,所述导流条呈倾斜设置于所述折向挡板的侧壁上,用于对磨煤机筒体内粉风混合气流进行引流;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目前在磨煤机运行过程中煤粉细度过大的问题,使得粉风混合气流不与磨煤机内筒发生撞击,提高粉风混合气流速度以提升磨煤机制粉能力及质量。力及质量。力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中速磨煤机安装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中速辊式磨煤机是能将一定体积的原煤块碾磨成细小的煤粉颗粒的机械设备,它广泛应用在发电、冶炼等大型工厂的喷煤系统中。中速辊式磨煤机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
[0003]现有ZGM113型中速辊式磨煤机由于分离器分离效果差,煤粉细度偏高,R90普遍超过20%,煤粉不均匀,不能给锅炉燃烧提供合格煤粉,目前锅炉飞灰含碳量在5%以上,大渣含碳量在8%

11%左右,同层燃烧器燃烧偏差较大具体体现为不同电场飞灰取样结果显示两侧含碳量比中间区域高出1倍,飞灰含碳量高,大渣含碳量高;另一方面,煤质细度偏高燃尽距离变长,导致过热器、再热器易发生超温现象,为保证机组安全需投入大量减温水控制超温,目前机组过热器减温水量平均约150t/h,再热器减温水量平均约50t/h,给公司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旨在解决目前在磨煤机运行过程中煤粉细度过大的问题,使得粉风混合气流不与磨煤机内筒发生撞击,提高粉风混合气流速度以提升磨煤机制粉能力及质量。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所述磨煤机包括磨煤机筒体,所述引流结构设于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其中
[0007]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多个折向挡板和对应安装在每个折向挡板上的导流条,多个折向挡板呈竖直固定在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且多个折向挡板沿磨煤机筒体顶部四周依次排列均匀布置,所述导流条呈倾斜设置于所述折向挡板的侧壁上,用于对磨煤机筒体内粉风混合气流进行引流。
[0008]作为优选方案,多个所述折向挡板沿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呈列阵排列成圆形状;结合多个折向挡板与导流条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在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形成一圈圆形状引流结构以实现均匀引流,避免粉风混合气流直接撞击到磨煤机内筒上,提高粉风混合气流速度以提升磨煤机制粉能力及质量。
[0009]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所述折向挡板的安装角度为在垂直于其排列所形成的圆形切线方向左右45
°
范围内;由此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节每个折向挡板在水平方向的安装角度以达到更好的引流效果。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设于所述折向挡板的上端并与所述折向挡板呈垂直固定连接,本技术方案中导流条为焊接固定在折向挡板上端的粉风混合物引流铁板,采用导流条与折向挡板呈垂直连接,能够有效增加粉风混合气流与导流条的接触面积,避免粉风混合气流直接撞击到磨煤机内筒上而造成严重能量损失,进一步提高粉风混合气流速度以提升磨煤机制粉能力及质量。
[0011]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由靠近磨煤机筒体侧壁的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该结构及倾斜角度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引流粉风混合气流以避免直接撞击到磨煤机内筒上。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折向挡板的外侧边缘处,且导流条的下端距离折向挡板顶端的垂直间距大于等于70mm,所述导流条的上端靠近所述折向挡板的顶端,且导流条的上端距离折向挡板外侧边缘的水平间距大于等于300mm;该尺寸设计的有益效果:避免一次风粉直接撞击磨煤机筒体,减小一次风粉速度损失,降低出口粉管磨损程度,降低了流动阻力。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与折向挡板焊接固定,且导流条为条形块状结构,且所述导流条每个截面面积均为长方形;该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安装且稳定性好,可有效降低了磨煤机煤粉细度。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的结构尺寸为长
×

×
高为310mm
×
100mm
×
10mm;该尺寸设计的有益效果:避免一次风粉直接撞击磨煤机筒体,减小一次风粉速度损失,降低出口粉管磨损程度,上部锥体内气流的流动靠外侧进入出口管,降低了流动阻力降低了流动阻力。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流条与折向挡板垂直连接的一侧侧面为其长度边和高度边构造的固定面,用以保证导流条安装稳定性,使得导流条长度边和宽度边所构造的端面作为粉风混合气流的引流面,进一步提高对粉风混合物的引流效果,降低磨煤机煤粉细度。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折向挡板的下端开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设于折向挡板靠近磨煤机筒体一侧,该结构设计可有效降低磨煤机系统阻力,以进一步提高粉风混合气流流动速度,结构设计巧妙且合理。
[0017]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在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设引流结构,在每个沿磨煤机筒体顶部四周依次排列均匀布置的折向挡板上端焊接一向下倾斜设置的导流条,用于对磨煤机筒体内粉风混合气流进行引流,避免粉风混合气流直接撞击到磨煤机内筒上而导致能量损失严重的技术问题,进而提高粉风混合气流速度以提升磨煤机制粉能力及质量。
[0019]2.本技术引流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在磨煤机运行过程中煤粉细度过大的问题,能够显著降低磨煤机煤粉细度,经实践磨煤机煤粉细度从20%以上下降至16%以下,煤粉分离效果好且细度均匀,能够给锅炉燃烧提供高质量煤粉,以显著提高了锅炉的经济性的同时可有效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0020]3.本技术磨煤机通过对其折向挡板进行改进,结合引流结构的巧妙设计,可有效降低磨煤机系统阻力,经应用于实践,相同给煤量时改进后的磨煤机入口一次风压降低,从而降低了磨煤机制粉单耗,有效减低了运行成本,显著提高了其应用的经济性,从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磨煤机上引流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向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流条安装在折向挡板上的示意图;
[0025]图4示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导流条安装在折向挡板上的示意图。
[0026]图中:1

出粉管道;2

折向挡板;21

缺口;3

磨煤机筒体;4

落煤管道;5

导流条;51

固定面;52

水平延长段;53...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所述磨煤机包括磨煤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设于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其中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多个折向挡板和对应安装在每个折向挡板上的导流条,多个折向挡板呈竖直固定在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且多个折向挡板沿磨煤机筒体顶部四周依次排列均匀布置,所述导流条呈倾斜设置于所述折向挡板的侧壁上,用于对磨煤机筒体内粉风混合气流进行引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向挡板沿磨煤机筒体内侧顶部呈列阵排列成圆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折向挡板的安装角度为在垂直于其排列所形成的圆形切线方向左右45
°
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设于所述折向挡板的上端并与所述折向挡板呈垂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由靠近磨煤机筒体侧壁的一侧至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磨煤机上的引流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多文李名生孙小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