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772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轮对的预定位位置设有定位处钢轨,所述定位处钢轨的纵向两侧与普通钢轨焊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定位处钢轨竖向上设有孔槽,该孔槽内部设有顶芯机构,所述顶芯机构顶部为可上下伸缩的顶杆,同时所述顶芯机构底部与气动装置连接以控制顶杆的伸缩;所述顶杆收缩时,所述孔槽顶部的空隙用于轮对的定位,所述顶杆伸长时顶部与所述孔槽吻合,从而将组装好的轮对推出且恢复正常轮轨关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提高轮对定位精度,节约人力,提高组装效率,解决了传统转向架组装轮对组装工序需多人参与,人工肉眼定位,反复组装,才能就位,耗费人力,效率不高的问题。效率不高的问题。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转向架
,具体涉及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段转向架组装流水线的转向架和轮对的组装工序中,轮对采用人工定位,需人工反复校对调试才能组装成功,耗时耗力耗人工;若在钢轨与轮对需要定位的位置进行物理划线,还是存在肉眼观察定位精度不够,组装误差大的问题,轮对在钢轨上预定位位置人工肉眼观察无法一步到位,需要人工反复调试来确定位置。
[0003]因此现有技术中转向架组装轮对组装工序需多人参与,人工肉眼定位,反复组装才能就位,耗费人力,转向架组装流水线的轮对组装工序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解决了传统转向架组装轮对组装工序需多人参与,人工肉眼定位,反复组装,才能就位,耗费人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轮对的预定位位置设有定位处钢轨,所述定位处钢轨的纵向两侧与普通钢轨焊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定位处钢轨竖向上设有孔槽,该孔槽内部设有顶芯机构,所述顶芯机构顶部为可上下伸缩的顶杆,同时所述顶芯机构底部与气动装置连接以控制顶杆的伸缩;所述顶杆收缩时,所述孔槽顶部的空隙用于轮对的定位,所述顶杆伸长时顶部与所述孔槽吻合,从而将组装好的轮对推出且恢复正常轮轨关系。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轮对的横向两侧均设有对应的举升定位系统。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从竖向上,轮对轴线、转向架轴箱中线上和所述顶杆中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从横向和纵向上,所述孔槽均设于所述定位处钢轨的中心。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装置与所述定位处钢轨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轮对的预定位位置区域设有橡胶保护层,以防凹槽对轮对踏面造成刮伤。
[0011]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的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在轮轨预定位位置加工有孔槽并安装有顶芯机构,通过重力作用使轮对落入孔槽定位,转向架吊装下降到指定高度完成组装,通过气动装置操纵顶杆运动使钢轨廓形复原,顶出轮对从而完成组装,该方式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高精密仪器,能有效提高轮对定位精度,节约人力,提高组装效率,解决了传统转向
架组装轮对组装工序需多人参与,人工肉眼定位,反复组装,才能就位,耗费人力,效率不高的问题。
[0013]本技术的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利用纯机械结构与气压传动相融合,可精准确定轮对预定位位置,操作简单易行,可适用于动车运用所、车辆段及地铁车辆段转向架轮对组装工艺,提高组装效率,节省人工,经济合理,且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侧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区域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0018]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第一轮对、2

第一轴箱、3

气动装置、4

定位处钢轨、5

普通钢轨、6

顶杆、7

孔槽、8

焊缝、9

第二轴箱、10

第二轮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
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适用于动车运用所、车辆段及地铁车辆段转向架组装流水线轮对组装工序,可大大提高转向架轮对组装工序的效率。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正视图,图3和图4分别为A区域和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包括气动装置3、定位处钢轨4、顶杆6等。本技术的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在轮轨预定位位置加工有孔槽并安装有顶芯机构,通过重力作用使轮对落入孔槽定位,转向架吊装下降到指定高度完成组装,通过气动装置操纵顶杆运动使钢轨廓形复原,顶出轮对从而完成组装,该方式不需要使用过多的高精密仪器,能有效提高轮对定位精度,节约人力,提高组装效率。
[0025]具体地,轮对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轮对的预定位位置设有定位处钢轨(4),所述定位处钢轨(4)的纵向两侧与普通钢轨焊接或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定位处钢轨(4)竖向上设有孔槽(7),该孔槽(7)内部设有顶芯机构,所述顶芯机构顶部为可上下伸缩的顶杆(6),同时所述顶芯机构底部与气动装置(3)连接以控制顶杆的伸缩;所述顶杆(6)收缩时,所述孔槽(7)顶部的空隙用于轮对的定位,所述顶杆(6)伸长时顶部与所述孔槽(7)吻合,从而将组装好的轮对推出且恢复正常轮轨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组装轮对举升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轮对的横向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佳张宇沈漱玉邓学军龚艳玲龚睫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铁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