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771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油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储油装置、进油输送装置、油温调节装置和回油输送装置。储油装置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储油装置的进油口通过回油管路与发动机的出油口连通;进油输送装置设于进油管路上,且能够驱动进油管路的燃油以预设进油油压输送至发动机;油温调节装置,设于进油管路上,且能够将进油管路的油温调控至预设油温;回油输送装置设于回油管路上,且能够驱动进油管路的燃油以预设回油油压输送至储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能够在控制发动机进油油温的前提下,分别实现对进油油压和回油油压的控制。油压的控制。油压的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供油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燃油供给的油压及油温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燃油油耗等工作性能,因此准确控制发动机燃油供给的油压和油温十分重要。
[0003]目前,现有的燃油温控装置能够实现对发动机供油的油温进行控制,但是不具备进油和回油压力调节功能。在法规对发动机进回油压力有要求的情况下,现有的燃油温控装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能够在控制发动机进油油温的前提下,分别实现对进油油压和回油油压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能够在控制发动机进油油温的前提下,分别实现对进油油压和回油油压的控制。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包括:
[0008]发动机;
[0009]储油装置,其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储油装置的进油口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储油装置(2),其出油口通过进油管路(100)与所述发动机(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储油装置(2)的进油口通过回油管路(200)与所述发动机(1)的出油口连通;进油输送装置(3),设置于所述进油管路(100)上,且能够驱动所述进油管路(100)的燃油以预设进油油压输送至所述发动机(1);油温调节装置(4),设置于所述进油管路(100)上,且能够将所述进油管路(100)的油温调控至预设油温;回油输送装置(5),设置于所述回油管路(200)上,且能够驱动所述进油管路(100)的燃油以预设回油油压输送至所述储油装置(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输送装置(5)包括:回油压力传感器(51),设置于所述回油管路(200)上,所述回油压力传感器(51)用于检测所述回油管路(200)的回油油压;回油泵(52),串接于所述回油管路(200)上,所述回油泵(52)能够根据所述回油压力传感器(51)反馈的回油油压信号控制所述回油管路(200)的回油油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输送装置(5)还包括:回油调压阀(53),串接于所述回油管路(200)上,且位于所述回油泵(52)的出油口和所述储油装置(2)的进油口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300),其进油口与所述回油调压阀(5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旁通管路(300)的出油口与所述油温调节装置(4)的进油口连通;旁通调压阀(6),串接于所述旁通管路(300)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供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输送装置(5)还包括:回油泵旁通阀(54),其入口与所述回油泵(52)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泵旁通阀(54)的出口与所述回油泵(52)的出油口连通。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供油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晓成姜化印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