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769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舱底水舱出水口处设置有净水排放泵,净水排放泵连接于取样水管与出水管;取样水管上连接有流量开关以及油份浓度检测仪,油份浓度检测仪与流量开关连接于PLC控制器;出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分支为舷外出水管与舱底水舱返回管;舷外出水管连通至船舶舷外,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至舱底水舱入水口;PLC控制器连接于第一三通阀用于控制第一三通阀的导通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防止未达标水排到舷外。明可有效防止未达标水排到舷外。明可有效防止未达标水排到舷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舱底水排舷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国际大环境对于环境保护日趋严格,船舶舱底水主要来源于船舶各平台泄放水、造水机、空调凝水,这些凝水来自机械设备,其中必然包含燃油、滑油成分,目前各国对于舱底水(含净水泄放舱中水)排舷较为严格,处罚力度较大,是港口检察官必检项目。国际公约对于排放达标的限制为15ppm,当油分值超过15ppm后即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回舱底水舱,禁止排舷。
[0003]监测过程中,关键步骤来自取样管路,一旦篡改取样管路,使取样管路中保留达标水后,传感器的油分值将一直低于15ppm,这就会造成排舷水无论达标与否,传感器都检测为合格,使未达标的水排到舷外,造成环境污染。
[0004]鉴于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防止篡改取样管路的设计,使未达标水不能排到舷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以防止未达标水排到舷外。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舱底水舱出水口处设置有净水排放泵,净水排放泵连接于取样水管与出水管;
[0008]取样水管上连接有流量开关以及油份浓度检测仪,油份浓度检测仪与流量开关连接于PLC控制器;
[0009]出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分支为舷外出水管与舱底水舱返回管;舷外出水管连通至船舶舷外,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至舱底水舱入水口;
[0010]PLC控制器连接于第一三通阀用于控制第一三通阀的导通方向。
[0011]第一三通阀为气动三通阀。
[0012]气动三通阀还连接于通气管道。
[0013]油份浓度检测仪还连接于淡水冲洗管道。
[0014]舷外出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
[0015]PLC控制器还连接于流量计。
[0016]舷外出水管还通过第二三通阀与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
[0017]第二三通阀为手动三通阀。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有效避免取样水管路遭篡改或阻塞造成的不合格舱底水误排舷,保证系统正常运行;2.有效解决各国港口检察官的船上检查,避免造成由于检查不合格造成的船舶滞留;3.结构简单、无特殊维护要求,通电、通气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示意图。
[0020]图中,1、PLC控制器,2、流量开关,3、第一三通阀,4、油份浓度检测仪,5、流量计,6、净水排放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舱底水舱出水口处设置有净水排放泵6,净水排放泵6连接于取样水管与出水管;
[0023]取样水管上连接有流量开关2以及油份浓度检测仪4,油份浓度检测仪4与流量开关2连接于PLC控制器1;
[0024]出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3分支为舷外出水管与舱底水舱返回管;舷外出水管连通至船舶舷外,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至舱底水舱入水口;
[0025]PLC控制器1连接于第一三通阀3用于控制第一三通阀3的导通方向。
[0026]第一三通阀3为气动三通阀。
[0027]气动三通阀还连接于通气管道。
[0028]油份浓度检测仪4还连接于淡水冲洗管道。
[0029]舷外出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5。
[0030]PLC控制器1还连接于流量计5。
[0031]舷外出水管还通过第二三通阀与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
[0032]第二三通阀为手动三通阀。
[0033]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时候,舱底水舱排出的水通过净水排放泵6同时进入取样水管与出水管,取样水管上的流量开关2检测是否有水进入取样水管,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PLC控制器1;水继续进入油份浓度检测仪4(油份浓度检测仪4 可为15ppm油份浓度检测仪)进行浓度检测,检测结果传输至PLC控制器1,只有当流量开关2检测到有水进入取样水管,且油份浓度检测仪4检测到的油液浓度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值时(比如7ppm),PLC控制器1才会控制第一三通阀3将出水管导通于舷外出水管,此时水进入舷外出水管排出至舷外,在排出舷外的过程中,舷外出水管上的流量计5会检测排出水的流量,并将此信息存储至PLC控制器1;若流量开关2检测到无水进入取样水管,则说明取样水管堵塞或因人为造成不流通,此时PLC控制器1会发送报警信号至AMS,并控制第一三通阀3将出水管导通于舱底水舱返回管。同样的,若油份浓度检测仪4 检测到的油液浓度大于预先设定的值,则PLC控制器1仍然控制第一三通阀3 将出水管导通于舱底水舱返回管,水最终返回舱底水舱进行循环过滤以直至满足要求。
[0034]若在水进入舷外出水管排出至舷外后,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譬如检测设备故障等)我们仍想将其导回舱底水舱,只需控制第二三通阀使其与舱底水舱返回管导通即可。若要对油份浓度检测仪4进行清洗,可通过将淡水注入油份浓度检测仪4,清洗过程要求将油份浓度检测仪4拆开清洗,需手动操作。淡水的供给可通过连接于油份浓度检测仪4的第三三通阀的导通进行。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舱底水舱出水口处设置有净水排放泵(6),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排放泵(6)连接于取样水管与出水管;所述取样水管上连接有流量开关(2)以及油份浓度检测仪(4),所述油份浓度检测仪(4)与流量开关(2)连接于PLC控制器(1);所述出水管通过第一三通阀(3)分支为舷外出水管与舱底水舱返回管;所述舷外出水管连通至船舶舷外,所述舱底水舱返回管连通至所述舱底水舱入水口;所述PLC控制器(1)连接于所述第一三通阀(3)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三通阀(3)的导通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篡改式舱底水排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3)为气动三通阀。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东伟杨述闯唐传安李斌钟元吉尤加法李大勇李中华安乐陈翔宇刘侃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