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泉专利>正文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55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管道承插接口防渗漏技术领域;FRPM管的承插接口经常出现管道接头沉降变形、间隙超标、位移超标等,接头变形引起管道接口处渗漏,采用制管用树脂材料裱糊堵漏增加管道的刚度,降低了管道抗击形变的能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缝隙填充结构呈圆环状分布于承口端部并与管道内壁平齐,表面设置防渗涂层,防渗涂层中间增设胎基布,防渗涂层和胎基布紧贴管道内壁,利用防渗涂层和缝隙填充结构实现双重防渗漏,解决接口处存在的渗漏问题,有效避免传统防渗处理后管道形成刚性连接,造成局部较长的管道刚度提高的问题。造成局部较长的管道刚度提高的问题。造成局部较长的管道刚度提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承插接口防渗漏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即玻璃钢管,FRPM)具有重量轻、刚度好、糙率小、不影响水质等特点,同时它还具有安装方便、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综合费用适中、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城市给水、污水排放、工业水处理等工程中;标准接头连接采用双胶圈承插式连接,弯头等特殊部位采用现场裱糊处理,与阀门等设备的连接采用标准法兰连接。根据管道受力情况,作用于管道上永久荷载有土压力、管道自重,可变荷载有静水压力、地面堆积荷载和车辆荷载及管道运行时出现的真空压力、地下水作用等,经常出现管道接头沉降变形、间隙超标、位移超标等现象,甚至在缝隙中能够触摸到橡胶圈,内部变形超标及局部空鼓,接头变形引起管道接口处渗漏;接口处采用制管用树脂材料在管道内部裱糊堵漏,接口处形成刚性连接,造成局部较长管道的刚度提高,管道承受较大轴向剪力,易产生剪切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该技术主要用于长距离输水管道的承插连接管道防渗,柔性结构避免管道的刚度增大,在机车变形情况下使管道承受较大轴向剪力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柔性防渗漏结构呈圆环状,位于管道内部的承口和插口的连接处,包括承口端部的缝隙填充结构和位于管道内壁的防渗涂层,缝隙填充结构填充在承口和插口之间并向橡胶圈方向延伸,缝隙填充结构的截面呈三角形,缝隙填充结构朝向管道内部的一面与管道的内壁平齐;防渗涂层包括紧贴缝隙填充结构的第一防渗涂层,以及置于第一防渗涂层表面的第二防渗涂层,第一防渗涂层与第二防渗涂层之间设置胎基布,胎基布紧贴第一防渗涂层和管道的内壁。
[0006]进一步,缝隙填充结构与管道之间设有界面剂涂层。
[0007]进一步,防渗涂层与管道之间设置界面剂涂层。
[0008]进一步,界面剂涂层沿管道轴线方向的宽度不小于350mm。
[0009]进一步,胎基布的宽度为150mm。
[0010]进一步,缝隙填充结构位于胎基布的中线上。
[0011]进一步,防渗涂层中部承插接口处的厚度不小于3mm,防渗涂层两端的厚度不小于2mm。
[0012]综上所述,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采用柔性防渗结构,在承口变形和插口变形不同步,橡胶圈压缩变形
后,适应管道的局部形变,满足管道接口处的止水要求;防渗涂层的宽度大于承接插口的宽度,利用防渗涂层和缝隙填充结构实现双重防渗漏,解决接口处存在的渗漏问题,有效避免传统防渗处理后管道形成刚性连接,造成局部较长的管道刚度提高,在机车变形情况下使管道承受较大的轴向剪力,在后期产生剪切破坏的隐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5]图2为管道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管道,2

缝隙填充结构,3

防渗涂层,4

橡胶圈,5

承口,6

插口,21

管区回填I,22

管区回填II,23

沟槽带回填,24砂砾石回填层,25

灰土夯实回填层,图1中A部分为处理后的结构,B部分为处理前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位于两根相邻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接口处,柔性防渗漏结构呈圆环状,位于管道1内部的承口5和插口6的连接处,包括承口5端部的缝隙填充结构2和位于管道1内壁的防渗涂层3,缝隙填充结构2填充在承口5和插口6之间并向橡胶圈4方向延伸,缝隙填充结构2的截面呈三角形,缝隙填充结构2朝向管道1内部的一面与管道1的内壁平齐,缝隙填充结构2与管道1之间设有界面剂涂层;防渗涂层3与管道1之间设置界面剂涂层,界面剂涂层沿管道1轴线方向的宽度不小于350mm,防渗涂层3包括紧贴缝隙填充结构2的第一防渗涂层,以及置于第一防渗涂层表面的第二防渗涂层,防渗涂层3中部的厚度不小于3mm,防渗涂层3两端的厚度不小于2mm,第一防渗涂层与第二防渗涂层之间设置胎基布,胎基布紧贴第一防渗涂层和管道1的内壁,胎基布的宽度为150mm,缝隙填充结构2位于胎基布的中线上,实现胎基布对称分布于缝隙填充结构2两端。
[0019]管道表面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清除表层氧化层及表面的棱角,用丙酮擦拭干净灰尘和浮渣,管壁表面平整、坚固、无孔洞。
[002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管道1的基面处理完成后,在管道1表面涂刷界面剂形成界面剂涂层,界面剂涂层厚度均匀,且无漏涂;缝隙填充结构2选用高强聚氨酯,填充后表面平整并与管道1内壁平齐;防渗涂层3选用SK手刮聚脲,待界面剂涂层表干和缝隙填充结构2的高强聚氨酯固化达到80%,直接刮涂第一防渗涂层,第一防渗涂层表面铺盖胎基布,实用刮板将胎基布按压刮平,直至胎基布与管壁贴紧,在胎基布上刮涂第二防渗涂层,根据施工要求和SK手刮聚脲的性能,防渗涂层3的作业时间不超过2小时;在本实施例中,防渗涂层3宽度为300mm,缝隙填充结构2的中线与防渗涂层3的中线重合,中部宽度为150mm的防渗涂层3的厚度为3mm,防渗涂层3两侧宽度均为75mm,防渗涂层3此部位的厚度为2mm,防渗涂层3用量为0.8kg/m3,在防渗涂层3的周边,确保防渗涂层3与管道1搭接牢固可靠,避免防渗涂层3在高速水量冲刷下开口或掀起,刮涂防渗涂层3时需涂刷均匀,防止出现气泡。
[0021]SK手刮聚脲为单组分,分为“抗冲磨型”和“防渗型”两种,本实施例中采用抗冲磨型SK手刮聚脲,各项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其中最主要的强度、伸长率及附着力指标均可满
足止水、变形的功能要求;高强聚氨酯密封胶为柔性防水材料,是单组分高触变膏状体,其接触空气后,在空气中湿气作用下固化成一种高弹性的密封胶,作为接缝处理中的填料使用。高强聚氨酯密封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2。
[0022]表1
[0023][0024]表2
[0025][0026]本技术在承插接口中应用,经验收和静水压检测,渗漏量能够达到0.87L/min.km,远远低于规范允许渗漏量3.0L/min.km的要求。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渗漏结构呈圆环状,位于管道(1)内部的承口(5)和插口(6)的连接处,包括承口(5)端部的缝隙填充结构(2)和位于管道(1)内壁的防渗涂层(3),缝隙填充结构(2)填充在承口(5)和插口(6)之间并向橡胶圈(4)方向延伸,缝隙填充结构(2)的截面呈三角形,缝隙填充结构(2)朝向管道(1)内部的一面与管道(1)的内壁平齐;所述防渗涂层(3)包括紧贴缝隙填充结构(2)的第一防渗涂层,以及置于第一防渗涂层表面的第二防渗涂层,第一防渗涂层与第二防渗涂层之间设置胎基布,胎基布紧贴第一防渗涂层和管道(1)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承插接口柔性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填充结构(2)与管道(1)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泉南彦波张娟裴翠梅范锐谦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