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747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包括机台、点胶机构、点胶载台和取料定位机构,机台上设有并排的二Y轴模组,每一Y轴模组上滑动安装有点胶载台,点胶载台上方设有一点胶机构,点胶机构安装在X轴模组上,X轴模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一侧,支架横跨过二Y轴模组,支架另一侧设有二取料定位机构与Y轴模组的点胶载台一一对应,所述的点胶机构包括胶针及相连的带加热针筒,带加热针筒通过连接板安装在Z轴模组上,Z轴模组通过滑座滑动安装在X轴模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点胶机构供两工位的载台进行圆孔点胶,实现双侧上料,具有结构合理、效率高等优点。高等优点。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点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全面屏中,需要开圆孔以置放摄像头,由于开孔,背光会影响到摄像头工作,因此,在开孔侧壁进行封胶,以避免全面屏的背光的影响。现有的点胶机构或封胶设备满足不了产品点胶的精度和圆度以及遮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采用上料、点胶双工位交替作业。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包括机台、点胶机构、点胶载台和取料定位机构,机台上设有并排的二Y轴模组,每一Y轴模组上滑动安装有点胶载台,点胶载台上方设有一点胶机构,点胶机构安装在X轴模组上,X轴模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一侧,支架横跨过二Y轴模组,支架另一侧设有二取料定位机构与Y轴模组的点胶载台一一对应,点胶机构包括胶针及相连的带加热针筒,带加热针筒通过连接板安装在Z轴模组上,Z轴模组通过滑座滑动安装在X轴模组上。
[0006]进一步,二Y轴模组之间设有擦胶机构,擦胶机构安装在机台上。
[0007]进一步,擦胶机构包括安装板及安装于其上的两电机及两卷轮,两卷轮中一个是卷装放料轮、另一个是卷装收料轮,两卷轮水平设置并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两卷轮卷绕布带并经过气缸夹头形成针头擦胶夹部,针头擦胶夹部一侧设有收集用的胶杯,所述气缸夹头由气缸驱动并设置在安装板上。
[0008]进一步,点胶载台包括点胶平台、V轴、U轴和底座、点胶平台安装在V轴上,V轴由V轴电机驱动可360度旋转,V轴与U轴一体加工成形以确保旋转轴同心度,U轴安装在底座,U轴与U轴电机连接且旋转角度大于70度。
[0009]进一步,点胶平台包括治具和相连的FPC托板,治具一角具有缺口,缺口下面设有CCD定位背光源。
[0010]进一步,底座为U形座,U形座的支撑壁顶面设有对刀仪,支撑壁的侧面设有针头下相机定位。
[0011]进一步,取料定位机构通过直线模组安装在支架上,取料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一侧设有吸板式吸嘴及定位CCD相机,吸板式吸嘴一侧设有FPC吸嘴,其中吸板式吸嘴的一拐角具有缺口。
[0012]进一步,取料定位机构的支撑板上设有读码器可读取信息并上传。
[0013]本技术通过一点胶机构供两工位的载台进行圆孔点胶,实现一侧手工或机械
上料,另一侧手工上下料,操作方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移除外罩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移除外罩另一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移除外罩主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移除外罩俯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移除外罩侧视图。
[0020]图7本技术实施例擦胶机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擦胶机构另一示意图。
[0022]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点胶载台示意图。
[0023]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取料定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包括机台1、点胶机构2、点胶载台3和取料定位机构4,机台1上设有并排的二Y轴模组51,每一Y轴模组上滑动安装有点胶载台3,点胶载台3上方设有一点胶机构2,点胶机构2安装在X轴模组52上,X轴模组52固定安装在支架6的一侧,支架6横跨过二Y轴模组51,支架6另一侧设有二取料定位机构4与Y轴模组的点胶载台3一一对应。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点胶机构2包括胶针21及相连的带加热针筒,带加热针筒通过连接板安装在Z轴模组53上,Z轴模组53通过滑座滑动安装在X轴模组52上。本技术实施例中,二Y轴模组51之间设有擦胶机构7,擦胶机构7安装在机台上。
[0026]请参阅图7及图8,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擦胶机构7包括安装板71及安装于其上的两电机及两卷轮72,两卷轮中一个是卷装放料轮、另一个是卷装收料轮,两卷轮水平设置并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两卷轮卷绕布带并经过气缸夹头形成针头擦胶夹部73,针头擦胶夹部一侧设有收集用的胶杯74,所述气缸夹头由气缸驱动并设置在安装板上。
[0027]请参阅图9,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点胶载台3包括点胶平台31、V轴32、U轴33和底座34、点胶平台31安装在V轴32上,V轴32由V轴电机驱动可360度旋转,V轴32与U轴33一体加工成形以确保旋转轴同心度,U轴安装在底座34,U轴与U轴电机连接且旋转角度大于70度。点胶平台包括治具311和相连的FPC托板312,治具一角具有缺口,缺口下面设有CCD定位背光源。底座为U形座,U形座的支撑壁顶面设有对刀仪35,支撑壁的侧面设有针头下相机36定位。其中点胶平台,采用防静电PEEK材料制作,且可机器人上料;FPC托板,确保封胶过程不可下垂及翘曲。
[0028]请参阅图10,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取料定位机构4通过直线模组安装在支架6上,取料定位机构4包括支撑板41,支撑板一侧设有吸板式吸嘴42及定位CCD相机43,吸板式吸嘴一侧设有FPC吸嘴44,其中吸板式吸嘴的一拐角具有缺口。取料定位机构的支撑板上设有读码器45可读取信息并上传。
[0029]如图1,及图4,机台1底部设有移动轮,机台及支架外设有外罩100。
[0030]本技术工作流程如下:
[0031]人工入料、产品靠边定位、机械手取料、CCD定位(上光源+背光)及VCR读码、产品放至V轴中心、CCD检测中心位置、平台至点胶位、测高仪检测产品高度、U轴旋转一定角度、V轴旋转点胶、CCD检测点胶结果、平台复位、要工取料。
[0032]本技术满足双面上料功能,主操作面人工上料,另一操作面机械上料。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实现一侧手工或机械上料,另一侧手工上下料。
[0033]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点胶机构、点胶载台和取料定位机构,机台上设有并排的二Y轴模组,每一Y轴模组上滑动安装有点胶载台,点胶载台上方设有一点胶机构,点胶机构安装在X轴模组上,X轴模组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一侧,支架横跨过二Y轴模组,支架另一侧设有二取料定位机构与Y轴模组的点胶载台一一对应,所述的点胶机构包括胶针及相连的带加热针筒,带加热针筒通过连接板安装在Z轴模组上,Z轴模组通过滑座滑动安装在X轴模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其特征在于:二Y轴模组之间设有擦胶机构,擦胶机构安装在机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工位圆孔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擦胶机构包括安装板及安装于其上的两电机及两卷轮,两卷轮中一个是卷装放料轮、另一个是卷装收料轮,两卷轮水平设置并分别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两卷轮卷绕布带并经过气缸夹头形成针头擦胶夹部,针头擦胶夹部一侧设有收集用的胶杯,所述气缸夹头由气缸驱动并设置在安装板上。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庆黄茂烽温建章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