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733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有利于对装置分别进行酸洗和水洗工序,彻底清洗装置,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离子交换树脂,是带有官能团(有交换离子的活性基团)、具有网状结构、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颗粒物。离子交换树脂的全名称由分类名称、骨架(或基因)名称、基本名称组成。
[0003]孔隙结构分凝胶型和大孔型两种,凡具有物理孔结构的称大孔型树脂,在全名称前加“大孔”。分类属酸性的应在名称前加“阳”,分类属碱性的,在名称前加“阴”。如: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0004]现有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存在使用过后无法得到及时清洗,从而影响之后的使用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及时清洗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一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另一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吨桶与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六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七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分别与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九阀门与第二箱体相连接,所述第十阀门与第一桶体相连接,所述氮气机构与第十一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十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相连接,所述第十三阀门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相连接。
[0010]上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中,所述第一泵体与第一阀门相连接处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六阀门与第七阀门相连接处设有第二流量计。
[0011]上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中,还包括第十四阀门,所述第十四阀门的一端与
第一泵体相连接,所述第十四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一箱体相连接。
[0012]上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中,还包括第十五阀门,所述第十五阀门与第十二阀门相连接。
[0013]上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中,所述第一箱体的容积为三吨,所述第二箱体的容积为一吨。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有利于对装置分别进行酸洗和水洗工序,彻底清洗装置,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第一箱体;
[0019]2:第一泵体;
[0020]3:第一阀门;
[0021]4:第二阀门;
[0022]5:离子交换树脂柱;
[0023]6:第三阀门;
[0024]7:第一吨桶;
[0025]8:第四阀门;
[0026]9:第二泵体;
[0027]10:第五阀门;
[0028]11:第六阀门;
[0029]12:第七阀门;
[0030]13:第一桶体;
[0031]14:第二箱体;
[0032]15:第八阀门;
[0033]16:第九阀门;
[0034]17:第十阀门;
[0035]18:氮气机构;
[0036]19:第十一阀门;
[0037]20:第十二阀门;
[0038]21:第十三阀门;
[0039]22:第一流量计;
[0040]23:第二流量计;
[0041]24:第十四阀门;
[0042]25:第十五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作详细描述。
[0044]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
[0045]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
[0046]包括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一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另一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吨桶与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六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七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分别与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九阀门与第二箱体相连接,所述第十阀门与第一桶体相连接,所述氮气机构与第十一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十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相连接,所述第十三阀门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相连接。
[0047]本技术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酸洗工序时,第一箱体内配置8%浓度的HCL,启动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其余阀门关闭,第一箱体内的HCL以12.5L/min的流量从第一泵体经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后进入到离子交换柱内进行酸洗工序,HCL从第三阀门重新回到第一箱体中;进行水洗工序时,第一吨桶内装有纯水,启动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二阀门、第九阀门和第十阀门,其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箱体、第一泵体、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离子交换树脂柱、第三阀门、第一吨桶、第四阀门、第二泵体、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第一桶体、第二箱体、第八阀门、第九阀门、第十阀门、氮气机构、第十一阀门、第十二阀门和第十三阀门,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一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一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另一端与第三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第八阀门相连接,所述第一吨桶与第四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泵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泵体的另一端与第五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五阀门的另一端与第六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六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七阀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七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秋玉林光维黄致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钰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