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燕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74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包括控制箱、立柱、工控机、电池、显示板、激光雷达,所述的控制箱设在下部,立柱设在控制箱上,工控机和电池设在控制箱内;立柱的中上部设有三面显示板,分别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激光雷达设在立柱的上部,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显示板和激光雷达分别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T型路口实现智能检测,并对各个支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的车速与距离等路况信息进行直观显示,特别是在雾天和雨天,给视野遮挡支路上车辆及行人提示,更能提高驾驶人对路口环境的注意力,不受天气和夜间影响,避免因视野问题造成交通事故。避免因视野问题造成交通事故。避免因视野问题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路口交通管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公园、小区等非结构化道路的T型路口,由于建筑物或树木的遮挡会影响驾驶人的视野,导致驾驶人无法全面的获得路口处的交通环境信息,目前解决的办法一般是在道路转角设置凸面镜,通过凸面镜的反射来获取被遮挡道路的视野。但由于凸面镜的大小有限,在凸面镜中的成像会比较小,并且难以引起驾驶人的注意,甚至有驾驶人会忽略凸面镜的存在;由于凸面镜的物理特性,驾驶人无法判断凸面镜中所呈现的车辆与行人的距离和行驶速度,影响驾驶人的判断,导致无法做出合理的应对;在雾天雨天等不良的天气状况以及夜间的条件下,凸面镜无法反射路口清晰的交通环境信息,同时由于凸面镜与观察人距离较远,路口交通环境信息会难以观测获得,因此,公园、小区等非结构化道路的T型路口会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包括控制箱、立柱、工控机、电池、显示板和激光雷达,所述的控制箱设在下部,立柱设在控制箱上,工控机和电池设在控制箱内;立柱的中上部设有三面显示板,分别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激光雷达设在立柱的上部,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显示板和激光雷达分别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
[0004]所述的显示板下端设有枢轴或折页,显示板通过下端的枢轴或折页与立柱相连;立柱上设有拉杆固定盘,显示板的背面螺接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与拉杆固定盘螺接。
[0005]所述的显示板上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三个显示单元,分别为道路状态显示单元、车速显示单元和距离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分别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
[0006]所述的立柱上端设有支撑盘,支撑盘位于显示板的上方;激光雷达设在支撑盘上。
[0007]所述的支撑盘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分布于激光雷达的后方,支撑杆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线路与电池相连。
[0008]每面显示板的下部分别设有投影灯,投影灯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
[0009]所述的控制箱上设有箱门,箱门上设有门锁;控制箱的下端设有固定脚;控制箱的侧边设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将城市电网与电池相连。
[0010]所述的立柱内部为中空结构,线路在立柱内部布设。
[001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2]激光雷达对每条道路情况进行检测,将数据信息通过线路传输给工控机,工控机通过算法运算得到对应道路车辆或行人的数量、速度和距离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线路传输给显示板,通过三面显示板分别显示每条道路相邻道路的路况信息。显示板上的道
路状态显示单元通过亮起不同数量的车辆图标或人形图标来显示相邻道路上驶向路口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车速显示单元和距离显示单元分别通过亮起不同颜色和深浅的指示灯来显示相邻道路上驶向路口的车辆速度和距离。同时工控机通过计算三个方向的车辆或者行人的运动轨迹,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通过向投影灯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其在地面上投射出禁止通行的红色字体及线条,以提高驾驶人对路口交通环境的注意力。
[0013]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源接口分别给电池提供电能使电池蓄电,电池分别给工控机、显示板、激光雷达和投影灯提供电能。控制箱对于内部工控机与电池起保护作用,箱门与门锁方便对该装置进行后期的维修调试等工作。通过螺栓等固定件穿过固定脚将整个装置固定在地面上。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可以对T型路口实现智能检测,并对各个支路上的行人和车辆的车速与距离等路况信息进行直观显示,行人和驾驶人能够准确的获取周围路口交通信息,特别是在雾天和雨天,给视野遮挡支路上车辆及行人提示,更能提高驾驶人对路口环境的注意力,不受天气和夜间影响,避免因视野问题造成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控制箱内结构示意图;
[0019]1、控制箱2、立柱3、工控机4、电池5、显示板6、激光雷达
[0020]7、线路8、拉杆固定盘9、拉杆10、道路状态显示单元
[0021]11、车速显示单元12、距离显示单元13、支撑盘14、支撑杆
[0022]15、太阳能电池板16、投影灯17、箱门18、固定脚19、电源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3所示:
[002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包括控制箱1、立柱2、工控机3、电池4、显示板5和激光雷达6,所述的控制箱1设在下部,立柱2设在控制箱1上,工控机3和电池4设在控制箱1内;立柱2的中上部设有三面显示板5,分别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激光雷达6设在立柱2的上部,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显示板5和激光雷达6分别通过线路7与工控机3和电池4相连。
[0025]所述的显示板5下端设有枢轴或折页,显示板5通过下端的枢轴或折页与立柱2相连;立柱2上设有拉杆固定盘8,显示板5的背面螺接有拉杆9,拉杆9的另一端与拉杆固定盘8螺接,显示板5向下倾斜设置,通过螺接的长度来调整显示板5向下倾斜的角度。
[0026]所述的显示板5上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三个显示单元,分别为道路状态显示单元10、车速显示单元11和距离显示单元12,每个显示单元分别通过线路7与工控机3和电池4相连。
[0027]所述的立柱2上端设有支撑盘13,支撑盘13位于显示板5的上方;激光雷达6设在支撑盘13上。
[0028]所述的支撑盘13上设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分布于激光雷达6的后方,避免影响激
光雷达6的检测准确性;支撑杆14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太阳能电池板15通过线路7与电池4相连。
[0029]每面显示板5的下部分别设有投影灯16,投影灯16通过线路7与工控机3和电池4相连。
[0030]所述的控制箱1上设有箱门17,箱门17上设有门锁;控制箱1的下端设有固定脚18;控制箱1的侧边设有电源接口19,电源接口19将城市电网与电池4相连。
[0031]所述的立柱2内部为中空结构,线路7在立柱2内部布设。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33]激光雷达6对每条道路情况进行检测,将数据信息通过线路7传输给工控机3,工控机3通过算法运算得到对应道路车辆或行人的数量、速度和距离等信息,并将相关信息通过线路7传输给显示板5,通过三面显示板5分别显示每条道路相邻道路的路况信息。显示板5上的道路状态显示单元10通过亮起不同数量的车辆图标或人形图标来显示相邻道路上驶向路口的车辆或行人数量;车速显示单元11和距离显示单元12分别通过亮起不同深浅颜色的指示灯来显示相邻道路上驶向路口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立柱、工控机、电池、显示板和激光雷达,所述的控制箱设在下部,立柱设在控制箱上,工控机和电池设在控制箱内;立柱的中上部设有三面显示板,分别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激光雷达设在立柱的上部,朝向T型路口的三个方向;所述的显示板和激光雷达分别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板下端设有枢轴或折页,显示板通过下端的枢轴或折页与立柱相连;立柱上设有拉杆固定盘,显示板的背面螺接有拉杆,拉杆的另一端与拉杆固定盘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非结构化道路T型路口智能交通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板上至上而下依次设有三个显示单元,分别为道路状态显示单元、车速显示单元和距离显示单元,每个显示单元分别通过线路与工控机和电池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立生马祥生白宇飞韩广德谢宪毅郭柏苍华强贺阳金秋坤张哲纪丙东许新亮姚航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