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59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包括机架、肥料箱、传动轴、抛肥盘,还包括肥量调节机构,所述肥量调节机构包括肥料盘、套筒、肥量调节片、弹簧、拉索,所述套筒设置于肥料盘底面正中心处,所述肥量调节片套设于套筒外,所述弹簧缠绕于套筒外壁上,所述弹簧下端与套筒连接,上端与肥量调节片连接,所述肥料盘上周向设有若干漏孔一,所述肥量调节片设有若干漏孔二,所述漏孔一和漏孔二错位布置,所述拉索与肥量调节片边缘连接,所述拉索由控制手柄控制,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拉索控制肥量调节片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人为能自动控制施肥量,而且成本低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机构。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特别涉及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抛肥机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农业生产中人为的补充营养元素,改善土地营养结构,用以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但过度的施肥反而会对土地以及农作物产生负面的影响。合理的施肥既能使农作物正常生长,也能让肥料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对抛肥机施肥量的控制要求也愈加提高。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5812775U、名称为“电控抛肥机”的中国技术专利,该专利公开了机架、肥料箱,在所述肥料箱底部设置有排肥器,所述排肥器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与行走速度检测传感器连接;在排肥器出口下方设置有抛肥盘,抛肥盘与传动箱传动连接。该专利利用传感器检测到的行走速度来控制施肥量,但每种作物的施肥要求不一样,不同阶段对肥量的要求也不一样,而且控制成本也高。
[0004]针对以上问题,现需提供一种人为能自动控制施肥量,而且成本低的施肥量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施肥过程中不能人为控制施肥量,而且控制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人为能自动控制施肥量,而且成本低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
[0006]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包括机架、肥料箱、传动轴,抛肥盘,所述肥料箱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抛肥盘与传动轴固定连接,还包括肥量调节机构,所述肥量调节机构设置于肥料箱出口正下方并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抛肥盘与传动轴设置在肥量调节机构下方,所述肥量调节机构包括肥料盘、套筒、肥量调节片、弹簧、拉索,所述套筒固定设置于肥料盘底面正中心处,所述肥量调节片套设于套筒外并与肥料盘紧抵,所述弹簧缠绕于套筒外壁上,所述弹簧下端与套筒固定连接,上端与肥量调节片固定连接,所述肥料盘上周向设有若干漏孔一,所述肥量调节片设有若干漏孔二,所述漏孔一和漏孔二错位布置,所述拉索与肥量调节片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拉索由控制手柄控制,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拉索控制肥量调节片转动。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肥量调节机构的肥料盘固定在机架上,弹簧缠绕于套筒之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筒上,另一端固定在肥量调节片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肥量调节片紧抵肥料盘,传动轴的动力由拖拉机提供。当抛肥机需要进行抛肥作业时,通过控制手柄拉动拉索,拉索带动肥量调节片转动,肥料从漏孔一和漏孔二之间的间隙落入抛肥盘中,当漏孔一和漏孔二完全重叠时,抛肥机的施肥量达到最大,由此可通过控制肥量调节片转动角度的大小控制施肥量,当不需要进行抛肥作业时,只需将控制手柄复位,肥量调节片在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原位。本技术通过肥量调节机构的设置,提供一种人为能自动控制施肥量,而且成本低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套筒底部固定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弹簧下端与环形凸台固定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与环形凸台固定连接更加紧密,结构设计合理,避免弹簧、肥量调节片与套筒连接不稳而直接落入抛肥盘中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索外设有皮套,所述皮套一端固定有中空螺杆,所述中空螺杆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拉索支架上,所述拉索穿过中空螺杆与肥量调节片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套可以保护拉索,同时中空螺杆和支架固定连接,拉索支架的设置使拉索传动稳定。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索支架由两块竖直向上的铁块组成,所述铁块上设有U型结构,所述中空螺杆设置于铁块的U形结构中并通过螺母固定。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支架的双铁块U形结构设置,结构简单,中空螺杆能稳定的固定于拉索支架之上,使得拉索传动更加稳定,提高了拉索的传动效率。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拉索与肥量调节片固定连接处设有调节片把手。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片把手的设置,便于拉索与肥量调节片的固定连接和转动。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漏孔一和漏孔二设置为与肥料盘同心的扇形。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肥料盘和肥量调节片上的扇形漏孔一和扇形漏孔二不易发生堵塞,同时扇形漏孔也易于加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当抛肥机需要进行抛肥作业时,通过控制手柄拉动拉索,拉索带动肥量调节片转动,肥料从漏孔一和漏孔二之间的间隙落入抛肥盘中,当漏孔一和漏孔二完全重叠时,抛肥机的施肥量达到最大,由此可通过控制肥量调节片转动角度的大小控制施肥量,当不需要进行抛肥作业时,只需将控制手柄复位,肥量调节片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原位。本技术通过肥量调节机构的设置,提供一种人为能自动控制施肥量,而且成本低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
[0020]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弹簧与环形凸台固定连接更加紧密,结构设计合理,避免弹簧、肥量调节盘与套筒连接不稳直接落入抛肥盘中,皮套可以保护拉索,拉索支架的双铁块U形结构设置,结构简单,中空螺杆能稳定的固定于拉索支架之上,使得拉索传动更加稳定,提高了拉索的传动效率。
[002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调节片把手的设置,便于拉索与肥量调节片的固定连接和转动,肥料盘和肥量调节片上的扇形漏孔一和扇形漏孔二不易发生堵塞,同时扇形漏孔也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与抛肥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1、机架,2、肥料箱,3、肥量调节机构,31、肥料盘,32、套筒,33、肥量调节片,34、弹簧,35、拉索,351、控制手柄,352、皮套,353、中空螺杆,354、拉索支架,36、漏孔一,37、漏孔二,38、环形凸台,39、调节片把手,4、传动轴,5、抛肥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包括机架1、肥料箱2、传动轴4、抛肥盘5,所述肥料箱2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抛肥盘5与传动轴4固定连接,还包括肥量调节机构3,所述肥量调节机构3设置于肥料箱2出口正下方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抛肥盘5与传动轴4设置在肥量调节机构3下方,所述肥量调节机构3包括肥料盘31、套筒32、肥量调节片33、弹簧34、拉索35,所述套筒32固定设置于肥料盘31底面正中心处,所述肥量调节片33套设于套筒32外并与肥料盘31紧抵,所述弹簧34缠绕于套筒32外壁上,所述弹簧34下端与套筒32固定连接,上端与肥量调节片33固定连接,所述肥料盘31上周向设有若干漏孔一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肥机施肥孔调节机构,包括机架(1)、肥料箱(2)、传动轴(4)、抛肥盘(5),所述肥料箱(2)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抛肥盘(5)与传动轴(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肥量调节机构(3),所述肥量调节机构(3)设置于肥料箱(2)出口正下方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抛肥盘(5)与传动轴(4)设置在肥量调节机构(3)下方,所述肥量调节机构(3)包括肥料盘(31)、套筒(32)、肥量调节片(33)、弹簧(34)、拉索(35),所述套筒(32)固定设置于肥料盘(31)底面正中心处,所述肥量调节片(33)套设于套筒(32)外并与肥料盘(31)紧抵,所述弹簧(34)缠绕于套筒(32)外壁上,所述弹簧(34)下端与套筒(32)固定连接,上端与肥量调节片(33)固定连接,所述肥料盘(31)上周向设有若干漏孔一(36),所述肥量调节片(33)设有若干漏孔二(37),所述漏孔一(36)和漏孔二(37)错位布置,所述拉索(35)与肥量调节片(33)边缘固定连接,所述拉索(35)由控制手柄(351)控制,所述控制手柄(351)通过拉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英霞赵军赵薇赵纯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双羽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