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行间施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803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行间施肥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排布有若干施肥机构,施肥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施肥箱,施肥箱下侧连接有电动施肥器,电动施肥器下方的机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施肥轴,施肥轴的下部连接有施肥盘,施肥轴的外周设有从上往下倾斜且朝外延伸的滑肥环,滑肥环下侧连接在施肥盘上侧,施肥轴内连接有滑肥轮,滑肥轮外排布有若干滑料齿,施肥轴的外周开有呈环形的出肥口,滑肥部的下侧与出肥口下侧的施肥轴内壁相接,相邻两个滑料齿之间具有滑肥口,滑肥口与出肥口连通,滑肥环上具有若干与滑肥口一一对应的滑肥槽,施肥盘上排布有若干与滑肥槽一一对应的落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肥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肥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肥更加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间施肥机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行间施肥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田间施肥作业时,使用施肥机代替以前的人工施肥。现有的施肥机包括机架,机架可升降地连接在行走装置上,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施肥箱,施肥箱下侧排布有若干电动施肥器,电动施肥器的下侧连接有施肥管,施肥时,电动施肥器动作,电动施肥器将肥料沿着施肥管往田地上排,肥料往往堆积在某处,施肥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行间施肥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施肥不均匀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实现行间施肥,施肥更加均匀。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间施肥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排布有若干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施肥箱,所述施肥箱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施肥器,所述施肥箱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施肥器,所述电动施肥器下方的机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具有进肥腔的施肥轴,所述进肥腔覆盖电动施肥器的落料口所在区域,所述施肥轴的下部连接有施肥盘,施肥轴的外周设有从上往下倾斜且朝外延伸的滑肥环,所述滑肥环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施肥盘上侧,施肥轴的进肥腔内连接有滑肥轮,所述滑肥轮外周排布有若干滑料齿,相邻滑料齿之间的滑肥轮上部的外侧设有滑肥部,施肥轴的外周开有呈环形的出肥口,滑肥部的下侧与出肥口下侧的施肥轴内壁相接,所述相邻两个滑料齿和滑肥部之间形成滑肥口,所述滑肥口与出肥口连通,所述滑肥环上具有若干与滑肥口一一对应的滑肥槽,所述施肥盘上排布有若干与滑肥槽一一对应的落肥口,所述落肥口与对应的滑肥槽连通。
[0005]本技术中,机架可升降地连接在行走装置后方,行走装置上安装有无人驾驶导航系统,行走装置带动本技术行走至田间设定的初始位置,施肥机构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与作物行对应,施肥盘在行间;工作时,导航系统调用之前的作业路径,使行走装置按照之前的种植路径行驶,电动施肥器动作,肥料从电动施肥器的落料口排至进肥腔内,肥料沿着导肥部滑落至滑肥口,再依次经过出肥口、滑肥槽和落肥口排出,施肥轴转动,施肥轴带动施肥盘的转动,肥料旋转式向外抛,提高施肥的均匀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现行间施肥,施肥更加均匀;可应用于行间除草施肥的工作中。
[0006]为了进一步避免施肥轴的上移,向下伸出机架的施肥轴上套装有限位壳体,限位壳体固定连接在机架下侧,所述限位壳体朝下的一端开有限位槽,所述施肥轴上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在限位槽内,限位环的上侧抵触在限位壳体上,限位环可转动地连接在限位壳体上。
[0007]为了实现施肥轴的转动,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施肥电机,所述施肥电机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连接有驱动轴,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轴承座一,所述驱
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轴承座一上,轴承座一前方的机架上排布有若干轴承座二,所述轴承座二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从动轴,所述驱动轴与从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与施肥轴对应的传动箱,从动轴为各个传动箱的动力输入,所述传动箱上连接有向外输出动力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施肥轴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0008]为了进一步实现施肥轴的转动,所述驱动轴上连接有主动链轮,所述从动轴上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经链条与从动链轮连接。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0]图2为本技术中隐藏掉一个固定罩后的立体结构图。
[0011]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一。
[0014]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5]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8为本技术中施肥轴、固定罩、机架和限位壳体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9为本技术中施肥轴与滑肥环连接在一起的局部立体图。
[0018]图10为图9中的D

D向视图。
[0019]图11为本技术中施肥轴和施肥盘连接在一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本技术中施肥轴与滑肥环连接在一起的立体结构图。
[0021]图13为图12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其中,1施肥机构,101滑肥环,102施肥盘,103施肥箱,104限位壳体,105施肥轴,106固定罩,106a限位阶,107限位盘,108电动施肥器,109主动锥齿轮,110齿轮轴,111传动箱,112落肥口,113限位环,114限位盖,115滑料齿,116支撑轴承,117进肥腔,118导肥道,119出肥口,120滑肥轮,121滑肥部,122滑肥槽,123导肥部,124从动锥齿轮124,2机架,3施肥电机,4从动轴,5从动链轮,6轴承座一,7输出轴,8轴承座二,9链条,10主动链轮,11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13所示的一种行间施肥机,包括机架2,机架2上排布有若干施肥机构1,施肥机构1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2上的施肥箱103,施肥箱103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施肥器108,电动施肥器108下方的机架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罩106,机架2上可转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具有进肥腔117的施肥轴105,施肥轴105的上端连接有限位盘107,固定罩106上侧的施肥轴105上套装有限位盖114,限位盖114与固定罩106固定连接,施肥轴105经支撑轴承116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罩106上,限位盖114和固定罩106内的限位阶106a进一步限制支撑轴承116的上下移动,限位盘107的下侧抵触在限位盖114上,进肥腔117覆盖电动施肥器108的落料口所在区域,施肥轴105的下部连接有施肥盘102,施肥轴105的外周设有从上往下倾斜且朝
外延伸的滑肥环101,滑肥环101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施肥盘102下侧,施肥轴105的进肥腔117内连接有滑肥轮120,滑肥轮120外周排布有若干滑料齿115,相邻滑料齿115之间的滑肥轮120上部的外侧设有滑肥部121,施肥轴105的外周开有呈环形的出肥口119,滑肥部121的下侧与出肥口119下侧的施肥轴105内壁相接,相邻两个滑料齿115和滑肥部121之间形成滑肥口,滑肥轮120上侧设有由边缘向上凸起的导肥部123,导肥部123底部的外侧与滑肥口上侧齐平,滑肥口与出肥口119连通,滑肥环101上具有若干与滑肥口一一对应的滑肥槽122,相邻两个滑肥槽122之间的滑肥环上设有导肥道118,施肥盘102上排布有若干与滑肥槽122一一对应的落肥口112,落肥口112与对应的滑肥槽122连通。
[0025]为了进一步避免施肥轴105的上移,向下伸出机架2的施肥轴105上套装有限位壳体104,限位壳体104固定连接在机架2下侧,限位壳体1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间施肥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排布有若干施肥机构,所述施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施肥箱,所述施肥箱下侧固定连接有电动施肥器,所述电动施肥器下方的机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竖直设置且具有进肥腔的施肥轴,所述进肥腔覆盖电动施肥器的落料口所在区域,所述施肥轴的下部连接有施肥盘,施肥轴的外周设有从上往下倾斜且朝外延伸的滑肥环,所述滑肥环的下侧固定连接在施肥盘上侧,施肥轴的进肥腔内连接有滑肥轮,所述滑肥轮外周排布有若干滑料齿,相邻滑料齿之间的滑肥轮上部的外侧设有滑肥部,施肥轴的外周开有呈环形的出肥口,滑肥部的下侧与出肥口下侧的施肥轴内壁相接,所述相邻两个滑料齿和滑肥部之间形成滑肥口,所述滑肥口与出肥口连通,所述滑肥环上具有若干与滑肥口一一对应的滑肥槽,所述施肥盘上排布有若干与滑肥槽一一对应的落肥口,所述落肥口与对应的滑肥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间施肥机,其特征在于:向下伸出机架的施肥轴上套装有限位壳体,限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小波王昱张瑞宏沈辉张剑峰单翔金亦富龚俊杰张翼夫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