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34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属于摩托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凸轮轴本体为一体制造,润滑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轴体,凸轮轴轴体的两端分别具有轴环部,两端的轴环部之间的凸轮轴轴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间隔分布的凸轮,两端的轴环部、以及每个凸轮上均设置有润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在凸轮轴轴体设置油道以及在轴环部设置润油孔一、凸轮上设置润油孔二,对凸轮、轴环部全面润滑,润滑效果较好,避免长期使用磨损,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凸轮轴


[0001]本技术属于摩托车零部件
,涉及一种摩托车凸轮轴。

技术介绍

[0002]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凸轮轴的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新型摩托车凸轮轴[申请号:201520993077.3;授权公告号:CN205330752U],其包括凸轮、轮颈、凸轮轴和凸轮轴油封,凸轮轴油封一侧设置有正时齿形带轮,凸轮一侧设置有轴颈,凸轮另一侧设置滚动轴承。
[0003]上述的轴承为一体制造,能承受较大的扭矩;但该凸轮轴上并未针对凸轮、轮颈设置润滑结构;在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润滑困难,特别是凸轮长期工作在高的疲劳接触应力下,易产生磨损、刮伤、撕裂及早期失效,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摩托车凸轮轴。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轴体,所述的凸轮轴轴体的两端分别具有轴环部,两端的轴环部之间的凸轮轴轴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间隔分布的凸轮,其特征在于,两端的轴环部、以及每个凸轮上均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的润滑结构包括凸轮轴轴体上具有呈轴向设置的主油道,所述的主油道位于凸轮轴轴体的偏心位置、且该主油道的一端贯穿凸轮轴轴体的其中一端的轴环部,两端的轴环部上分别具有呈径向设置有润油孔一、且该润油孔一和主油道垂直连通,每个凸轮上分别具有径向设置的润油孔二、且润油孔二和主油道垂直连通。
[0006]本摩托车凸轮轴主要在轴环部设置润油孔一、凸轮上设置润油孔二,润油孔一、润油孔二均和油道连通,通过润油孔一、润油孔二可对凸轮轴轴体整体全面润滑,润滑效果较好,避免磨损、刮伤、撕裂,使用寿命长。
[0007]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中,所述的凸轮包括与凸轮轴轴体同轴设置的环形部、远离环形部径向外凸设置的凸轮抵靠部,所述的主油道位于凸轮轴轴体的环形部内;所述的润油孔二均在凸轮轴轴体的凸轮的环形部上开设,每个润油孔二的孔口呈同一轴向排列呈一字型。每个凸轮的润滑位置相同致使每个凸轮的润滑效果较好,能有效防止凸轮的磨损。
[0008]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中,所述的凸轮轴轴体上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三个凸轮,中间的凸轮的轴向距离大于两端的凸轮的轴向距离,两端的凸轮相对于中间的凸轮对称分布。在实际制造时,中间的凸轮的轴向尺寸是两端的凸轮的轴向尺寸的两倍,该中间的凸轮的润油孔二对称分布两个,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中间的凸轮运行润滑较为稳定。
[0009]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中,所述的润油孔一的孔口和润油孔二的孔口两者的朝向相同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轴环部的润滑效果较好,不易磨损。
[0010]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中,主油道贯穿凸轮轴轴体的其中一端的轴环部上具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的槽底设置有润油孔三,所述的润油孔三的孔口和润油孔二的孔口的朝向相同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保证带有环形槽的轴环部的润滑有效性,减少装配磨损。
[0011]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中,所述的凸轮轴轴体上还设置有副油道,所述的副油道的一端与主油道同向贯穿其中一端的轴环部,所述的副油道的另一端延伸至中间的凸轮的位置,中间凸轮上设置有与副油道连通的销孔,被副油道贯穿的轴环部和相邻的凸轮之间设置有与副油道连通的润油孔四,该润油孔四的孔口和销孔的孔口两者的朝向相同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能保证凸轮轴轴体整体的润滑性,整体润滑效果较好,防止有效磨损,使用寿命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摩托车凸轮轴的优点为: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在凸轮轴轴体设置油道以及在轴环部设置润油孔一、凸轮上设置润油孔二,对凸轮、轴环部全面润滑,润滑效果较好,避免长期使用磨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摩托车凸轮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摩托车凸轮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凸轮轴轴体;2、轴环部;3、凸轮;4、主油道;5、润油孔一;6、润油孔二;7、环形部;8、凸轮抵靠部;9、环形槽;10、润油孔三;11、副油道;12、销孔;13、润油孔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摩托车凸轮3轴主要由凸轮轴轴体1组成,凸轮轴轴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轴环部2,两端的轴环部2之间的凸轮轴轴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间隔分布的凸轮3,两端的轴环部2、以及每个凸轮3上均设置有润滑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润滑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凸轮轴轴体1上具有呈轴向设置的主油道4,主油道4位于凸轮轴轴体1的偏心位置、且该主油道4的一端贯穿凸轮轴轴体1的其中一端的轴环部2,两端的轴环部2上分别具有呈径向设置有润油孔一5、且该润油孔一5和主油道4垂直连通,每个凸轮3上分别具有径向设置的润油孔二6、且润油孔二6和主油道4垂直连通。
[0018]在实际制造时,该凸轮3主要由与凸轮轴轴体1同轴设置的环形部7、远离环形部7径向外凸设置的凸轮抵靠部8组成,主油道4位于凸轮轴轴体1的环形部7内;润油孔二6均在凸轮轴轴体1的凸轮3的环形部7上开设,每个润油孔二6的孔口呈同一轴向排列呈一字型;润油孔一5的孔口和润油孔二6的孔口两者的朝向相同设置。
[0019]在实际制造时,该凸轮轴轴体1上轴向均匀间隔分布有三个凸轮3,中间的凸轮3的轴向距离大于两端的凸轮3的轴向距离,两端的凸轮3相对于中间的凸轮3对称分布;主油道4贯穿凸轮轴轴体1的其中一端的轴环部2上具有环形槽9,环形槽9的槽底设置有润油孔三10,润油孔三10的孔口和润油孔二6的孔口的朝向相同设置。
[0020]在实际制造时,该凸轮轴轴体1上还设置有副油道11,副油道11的一端与主油道4
同向贯穿其中一端的轴环部2,副油道11的另一端延伸至中间的凸轮3的位置,中间凸轮3上设置有与副油道11连通的销孔12,被副油道11贯穿的轴环部2和相邻的凸轮3之间设置有与副油道11连通的润油孔四13,该润油孔四13的孔口和销孔12的孔口两者的朝向相同设置。
[0021]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包括凸轮轴轴体(1),所述的凸轮轴轴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轴环部(2),两端的轴环部(2)之间的凸轮轴轴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轴向间隔分布的凸轮(3),其特征在于,两端的轴环部(2)、以及每个凸轮(3)上均设置有润滑结构,所述的润滑结构包括凸轮轴轴体(1)上具有呈轴向设置的主油道(4),所述的主油道(4)位于凸轮轴轴体(1)的偏心位置、且该主油道(4)的一端贯穿凸轮轴轴体(1)的其中一端的轴环部(2),两端的轴环部(2)上分别具有呈径向设置有润油孔一(5)、且该润油孔一(5)和主油道(4)垂直连通,每个凸轮(3)上分别具有径向设置的润油孔二(6)、且润油孔二(6)和主油道(4)垂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3)包括与凸轮轴轴体(1)同轴设置的环形部(7)、远离环形部(7)径向外凸设置的凸轮抵靠部(8),所述的主油道(4)位于凸轮轴轴体(1)的环形部(7)内;所述的润油孔二(6)均在凸轮轴轴体(1)的凸轮(3)的环形部(7)上开设,每个润油孔二(6)的孔口呈同一轴向排列呈一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凸轮轴,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刘祖明杨顺智刘彬杨七勇
申请(专利权)人:玉环锐凯动力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