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腔内密封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613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瘤腔内密封支架,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内层血流导向件、瘤腔近端密封部和支撑固定部;其中:瘤腔近端密封部套装于内层血流导向件外部,且瘤腔近端密封部一端连接于内层血流导向件近端边缘或近端外周面;植入状态下:内层血流导向件穿过瘤腔,且支撑固定部支撑内层血流导向件并将内层血流导向件固定于瘤腔内部;瘤腔近端密封部撑开呈自内层血流导向件近端向远端方向直径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且瘤腔近端密封部外周面贴合于瘤腔近端内表面并密封内层血流导向件近端外周面与瘤腔近端内表面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EVAR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时,支架植入后极易发生移位和Ia型内漏等并发症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瘤腔内密封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瘤腔内密封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腹主动脉是连接胸主动脉及下肢动脉并提供腹腔脏器血供的重要血管通道。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通常直径增大50%以上定义为动脉瘤,是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瘤体增大速度的加快,瘤体破裂的危险性呈指数升高,一旦破裂,大量的血液灌注入腹腔,病人循环血量不足,从而导致病人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医院曾对所有住院期间死亡病人进行尸检,发现在50岁以上人群中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在80岁以上男性病人中发病率可达5.9%。
[0003]对于腹主动脉瘤,目前药物尚不能治愈,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由于开放式手术创伤大、恢复周期长、死亡率高等原因,患者在满足EVAR治疗的前提下往往优先选择创伤小、死亡率低的EVAR手术对腹主动脉瘤进行治疗。
[0004]目前通过EVAR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方法为:通过股动脉,应用特制的输送装置将覆膜支架推送到腹主动脉位置进行释放,将覆膜支架近端锚定于正常段的腹主动脉壁,隔绝高压动脉血流与覆膜动脉瘤血管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虽然与传统手术相比,EVAR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是EVAR对于腹主动脉瘤的解剖条件的严格要求也限制了部分EVAR手术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例如,该手术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肾动脉下方有足够长度的正常主动脉,可以作为支架的近段锚定区(一般要求≥15mm),而且瘤径与瘤体所成角度也要在一定范围之内(一般要求≤60
°
)。若锚定区不足或瘤径成角过大则支架植入后极易发生移位、Ia型内漏等并发症,将会导致腹主动脉瘤继续有动脉血流灌注,动脉瘤血管壁仍要承受血液压强,大大降低EVAR手术的术后效果,甚至造成EVAR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瘤腔内密封支架,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过EVAR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时,支架植入后极易发生移位和Ia型内漏等并发症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瘤腔内密封支架,该瘤腔内密封支架包括内层血流导向件、瘤腔近端密封部和支撑固定部;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采用覆膜或覆膜支架或密网支架;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套装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外部,且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外周面;在植入状态下: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穿过瘤腔,且所述支撑固定部支撑所述内层
血流导向件并将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固定于所述瘤腔内部;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撑开呈: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远端方向直径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且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瘤腔的近端内表面,并密封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外周面与所述瘤腔的近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多种可选实施方式: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包括近端外层骨架,所述近端外层骨架套装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外部,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外周面,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开口直径大于第一端开口直径;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上连接有覆膜;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为金属骨架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骨架。
[0008]进一步可选地,在体外释放状态下,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撑开呈: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远端方向延伸,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直径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远端方向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或者,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撑开呈: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方向延伸,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直径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远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方向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或者,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撑开呈垂直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环形盘状结构。
[0009]可选地,所述近端外层骨架呈网格状结构,和/或,以植入状态下,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方向为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内侧,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的端部由外向内弯曲。
[0010]可选地,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采用覆膜支架或密网支架的情况下,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包括内层骨架,以植入状态下所述内层骨架位于所述瘤腔内部的部位为所述内层骨架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呈筒形,在所述主体段上覆盖有覆膜或密网;所述支撑固定部包括瘤腔远端密封部;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周面;在植入状态下: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撑开呈: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远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近端方向直径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且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瘤腔的远端内表面,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密封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周面与所述瘤腔的远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
[0011]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包括远端外层骨架,所述远端外层骨架套装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部,且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周面,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开口直径大于第一端开口直径;所述远端外层骨架上连接有覆膜;所述远端外层骨架为金属骨架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骨架。
[00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远端外层骨架呈网格状结构,和/或,以植入状态下,所述远端外层骨架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方向为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内侧,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的端部由外向内弯曲。
[0013]可选地,所述远端外层骨架与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之间相互间隔且彼此分离;或者,所述支撑固定部还包括外层中部骨架,所述外层中部骨架套装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的外部;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远端连接于所述外层中部骨架的近端,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近端
连接于所述外层中部骨架的远端。
[0014]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外层中部骨架采用网格状金属骨架,和/或,所述外层中部骨架上缠绕有纤毛。
[0015]可选地,所述外层中部骨架上设有覆膜,且所述外层中部骨架上的覆膜、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上的覆膜以及所述远端外层骨架上的覆膜连接为一体。
[0016]可选地,所述外层中部骨架呈直管状,或者,所述外层中部骨架呈近端直径和远端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的变径形状。
[0017]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采用可填充式密封圈,所述可填充式密封圈上设有自闭式填充口,所述可填充式密封圈在自填充口充气或加入填充物后呈所述伞状结构。
[00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采用覆膜支架或密网支架的情况下,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包括内层骨架,以植入状态下所述内层骨架位于所述瘤腔内部的部位为所述内层骨架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呈筒形,在所述主体段上覆盖有覆膜或密网;所述支撑固定部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血流导向件(1)、瘤腔近端密封部(2)和支撑固定部;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采用覆膜或覆膜支架或密网支架;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套装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外部,且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外周面;在植入状态下: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穿过瘤腔,且所述支撑固定部支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并将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固定于所述瘤腔内部;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撑开呈: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远端方向直径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且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瘤腔的近端内表面,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密封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外周面与所述瘤腔的近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瘤腔近端密封部(2)包括近端外层骨架,所述近端外层骨架套装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外部,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外周面,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开口直径大于第一端开口直径;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上连接有覆膜;所述近端外层骨架为金属骨架或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骨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在体外释放状态下,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撑开呈: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远端方向延伸,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直径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远端方向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或者,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方向延伸,且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直径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远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方向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或者,垂直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环形盘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外层骨架呈网格状结构,和/或,以植入状态下,所述近端外层骨架朝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方向为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内侧,所述近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的端部由外向内弯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采用覆膜支架或密网支架的情况下,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包括内层骨架,以植入状态下所述内层骨架位于所述瘤腔内部的部位为所述内层骨架的主体段,所述主体段呈筒形,在所述主体段上覆盖有覆膜或密网;所述支撑固定部包括瘤腔远端密封部(3);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周面;在植入状态下: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3)撑开呈:自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远端向所述内层血流导向件(1)的近端方向直径逐渐增加的伞状结构,且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3)的外周面贴合于所述瘤腔的远端内表面,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3)密封所述主体段的远端
外周面与所述瘤腔的远端内表面之间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瘤腔内密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瘤腔远端密封部(3)包括远端外层骨架,所述远端外层骨架套装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部,且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边缘或连接于所述主体段的远端外周面,所述远端外层骨架的第二端开口直径大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晓男董永贺刘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