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608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CB主板,PCB主板上设有转换电路,转换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和转换芯片,单片机连接有拨码开关,转换芯片连接有物理层芯片,物理层芯片分别连接有SFP插座,SFP插座连接有光模块,光模块连接有转换接口,相邻的转换接口形成24端口,壳体上设有电源指示灯和光电指示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底脚的可拆卸结构,当底脚出现损坏时,方便维修更换;底部的吸盘,固定效果好,不易发生偏移滑落,与壳体四周的防撞硅胶条配合,增大缓冲力,避免壳体跌落损伤,延长使用寿命;两侧的散热孔与过滤网,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壳体内部。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壳体内部。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壳体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数据转换
,具体是指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光纤交换机等。
[0003]近年来,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升,各种设备的接口也越来越多样化。例如,具有安全数字输入输出(Secure Digital Input and Output,SDIO)接口的设备,具有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的设备,具有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的设备等。
[0004]现有的交换机接口排列紧密,散热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卡顿、延迟等现象,在不使用时端口容易进灰尘,影响交换机的使用。而且没有相关的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不好,容易发生偏移,掉落地面,损伤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PCB主板,所述PCB主板上设有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和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拨码开关,所述转换芯片连接有物理层芯片,所述物理层芯片分别连接有SFP插座,所述SFP插座连接有光模块,所述光模块连接有转换接口,相邻的转换接口形成24端口,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源指示灯和光电指示灯,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朝向壳体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孔朝向壳体外部的一侧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所述壳体上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转换接口的外侧,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容纳腔连通,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盖板的两端与滑块铰接,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底脚,所述底脚的底部均匀设有吸盘。
[0007]作为改进,所述转换电路还包括电压保护模块,所述电压保护模块连接转换芯片和转换接口。
[0008]作为改进,所述底脚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底脚为硅胶材质。
[0009]作为改进,所述底脚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0010]作为改进,所述壳体的四周包裹有防撞硅胶条。
[0011]作为改进,所述盖板上设有内嵌式的拾取槽。
[0012]作为改进,所述过滤网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底脚的可拆卸结构,当底脚出现损坏时,方便维修更换;底部的吸盘,固定效果好,不易发生偏移滑落,与壳体四周的防撞硅胶条配合,增大缓冲力,避免壳体跌落损伤,延长使用寿命;两侧的散热孔与过滤网,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壳体内部,而且可拆卸的结构,方便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的盖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的盖板与滑块的局部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的盖板与滑块的配合示意图。
[0019]如图所示:1、壳体,2、PCB主板,3、转换接口,4、电源指示灯,5、光电指示灯,6、散热孔,7、散热风扇,8、过滤网,9、盖板,10、容纳腔,11、开口,12、滑槽,13、滑块,14、底脚,15、吸盘,16、防撞硅胶条,17、拾取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结合附图,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PCB主板2,所述PCB主板2上设有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和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拨码开关,所述转换芯片连接有物理层芯片,所述物理层芯片分别连接有SFP插座,所述SFP插座连接有光模块,所述光模块连接有转换接口3,相邻的转换接口3形成24端口,所述壳体1上设有电源指示灯4和光电指示灯5,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孔6,所述散热孔6朝向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7,所述散热孔6朝向壳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8,所述壳体1上铰接有盖板9,所述盖板9设置在转换接口3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0,所述壳体1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与容纳腔10连通,所述开口11的两侧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设有滑块13,所述盖板9的两端与滑块13铰接,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底脚14,所述底脚14的底部均匀设有吸盘15。
[0022]所述转换电路还包括电压保护模块,所述电压保护模块连接转换芯片和转换接口3。
[0023]所述底脚14为直角梯形结构,所述底脚14为硅胶材质。
[0024]所述底脚14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
[0025]所述壳体1的四周包裹有防撞硅胶条16。
[0026]所述盖板9上设有内嵌式的拾取槽17。
[0027]所述过滤网8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
[0028]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底脚14的可拆卸结构,结合说明书附图可知,底脚14的
上端有连接块,连接块与壳体1过盈配合,当底脚14出现损坏时,方便维修更换;底部的吸盘15,固定效果好,不易发生偏移滑落,与壳体1四周的防撞硅胶条16配合,增大缓冲力,避免壳体1跌落损伤,延长使用寿命;散热风扇7对内部的热空气进行抽吸排出,壳体1两侧的散热孔6与过滤网8,减少外部灰尘进入壳体1内部,而且可拆卸的结构,方便进行清理;盖板9与滑块13铰接配合,通过拾取槽17将盖板9转至平行地面,然后控制盖板9推动滑块13沿滑槽12移动,将盖板9沿开口11进入容纳腔10内,使得转换接口3暴露出来,不使用时,将盖板9放下,遮住转换接口3;电源指示灯4和光电指示灯5显示工作状态。
[002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4口交换机接口转换电路及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PCB主板(2),所述PCB主板(2)上设有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电源芯片、单片机和转换芯片,所述单片机连接有拨码开关,所述转换芯片连接有物理层芯片,所述物理层芯片分别连接有SFP插座,所述SFP插座连接有光模块,所述光模块连接有转换接口(3),相邻的转换接口(3)形成24端口,所述壳体(1)上设有电源指示灯(4)和光电指示灯(5),所述壳体(1)的两侧设有散热孔(6),所述散热孔(6)朝向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扇(7),所述散热孔(6)朝向壳体(1)外部的一侧设有可拆卸的过滤网(8),所述壳体(1)上铰接有盖板(9),所述盖板(9)设置在转换接口(3)的外侧,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0),所述壳体(1)上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与容纳腔(10)连通,所述开口(11)的两侧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设有滑块(13),所述盖板(9)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李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和天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