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2-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548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含氮苯并杂环化合物,属于生物碱中的一大类。在农药和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抗菌、抗病毒、抗糖尿病、抗结核,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传统的方法中,喹唑啉酮通常是由2

氨基苯甲酰胺与醛、羧酸、羧基卤化物偶合而成。但这些方法条件苛刻,存在着分离困难、催化剂昂贵、原子经济性差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首次以易得的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使用无金属催化剂,以较高的产率得到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步骤经济性、原子经济性等绿色合成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案,所述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式(Ⅱ)所示:
[0004][0005]所述的R1包括氢、C1

C3烷基、C1

C3烷基氧基、C3

C7环烷基、C1

C3烷基氨
[0006]基、卤代烷基、卤素羟基、氨基、硝基、氰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07]所述的R2包括氢、C1

C3烷基、C1<br/>‑
C3烷基氧基、卤代烷基、C3

C7环烷基、C1

C3烷基氨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08]所述的R3包括氢、C1

C3烷基、C1

C3烷基氧基、卤代烷基、C3
‑‑
C7环烷基、C1

C3烷基氨基、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0009]基于上述提供的结构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到如下所述2

苯基喹唑啉

4(3H)

酮类化合物,包括
[0010][0011]中的任意一种。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为原料,以DMSO为溶剂,碘单质为催化剂,50

150℃下反应0.1

12h(进一步优选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6h),反应结束后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目标产物(II),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0013][0014]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I),催化剂各物料的摩尔比为1

2:0.1

0.5。
[0015]所述的催化剂包括单质碘。
[0016]所述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乙醚、1,4

二氧六环、1,2

二氯乙烷、乙腈、乙二醇二甲醚、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N,N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的单一溶剂,进一步优化为:二甲基亚砜。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I)为该实验模型反应的原料,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在催化量的碘单质作用下发生氧化加成反应,直接得到目标产物(II)。该方法首次使用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I)为原料,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9]实施例1:2

苯基喹唑啉

4(3H)

酮的合成方法
[0020][0021]将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0.44mmol,100mg),单质碘(0.04mmol,11mg),二甲基亚砜(2ml)依次加入试管中,130℃反应6h,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浓缩至干,柱层析(石油醚: 乙酸乙酯=4:1)分离,得到2

苯基喹唑啉

4(3H)

酮,产率:(91mg,91%)。1H NMR(400MHz,DMSO

d6):δ= 12.54(s,1H),8.21

8.15(m,3H),7.88

7.82(m,1H),7.76(d,J=7.2Hz,1H),7.62

7.51(m,4H);
13
C NMR(100 MHz,DMSO

d6):δ=162.71,152.78,149.19,135.09,133.16,131.88,129.08,128.23,127.97,127.07,126.32, 121.43.
[0022]替换催化剂及用量,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溶剂,反应温度时,反应结果如下:
[0023][0024]实施例2:5


‑2‑
苯基喹唑啉

4(3H)

酮的合成方法
[0025][0026]将2

(苄氨基)
‑6‑
氟苯甲酰胺(0.41mmol,100mg),单质碘(0.04mmol,11mg),二甲基亚砜(2ml)依次加入试管中,130℃反应6h,结束后,反应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浓缩至干,柱层析(石油醚: 乙酸乙酯=4:1)分离,得到5


‑2‑
苯基喹唑啉

4(3H)

酮,产率:(89mg,77%)。1H NMR(400MHz,DMSO

d6): δ=12.59(s,1H),8.20

8.17(m,2H),7.83

7.78(m,1H),7.61

7.54(m,4H),7.26

7.25(m,1H);
13
C NMR(100 MHz,DMSO

d6):δ=162.29,160.0,159.68,153.73,151.32,135.60(d,J=10.7Hz),132.67,132.13,129.80(d,J =75.6Hz),124.02,113.33(d,J=20.20Hz),110.86(d,J=6.1Hz).
19
F NMR(376MHz,DMSO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I)、催化剂及溶剂加入反应试剂中,50

150℃下反应0.1

12h,反应结束后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合并浓缩,柱层析分离即可得到目标产物(II),反应方程式如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2

(苄基氨基)苯甲酰胺(I),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

2:0.1

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

苯基喹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单质碘。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祈星文思妙妙崔晓峰周海峰赵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