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柔风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23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柔风空调,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主导风板、副导风板,以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同步使副导风板一端的轴体自对应的孔二移动至坡面上,移动过程中,在由低至高的坡面对轴体的挤压作用下,辅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主、副导风板上风孔对应;主导风板复位时,副导风板另一端轴体对应的坡面对其挤压复位,上述空调结构下可根据需要选择正常状态或柔风状态,且柔风效果时,减小出风口处缝隙,提高柔风效果。提高柔风效果。提高柔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柔风空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柔风空调。

技术介绍

[0002]在家用制冷空调器领域,现有的空调器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直吹人时容易风量太强,出风温度非常低导致容易感冒,甚至被吹面瘫,避开人吹时又感觉不到凉爽。市场上的柔风空调器是通过内导风板上设置柔风孔。柔风时候关闭副导风板,通过副导风板上的柔风孔将风柔化,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154643中专利所记载,缺点在于:此种技术下,由于内导风板关闭时无法将空调器出风口完全关闭,存在很大的缝隙,空调器的风可以通过内导风板与风口之间的缝隙吹出,不能实现真正的柔风,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申请文件公开一种新型柔风空调,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主导风板,主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及两端部固定的第一端板,其一第一端板与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固定的电机连接,所述主导风板中第一板体与第一端板形成的槽中设置与主导风板同步转动的副导风板,副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及其两端部固定的第二端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上均设置若干风孔,第二端板上设置轴体且轴体端部分别自第一端板上对应设置的孔一中穿过且孔一的中心与第一端板的旋转中心错位,两轴体轴向对应的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分别设置与临近轴体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一、导向槽二,轴体轴向对应的导向槽一、导向槽二的槽璧上设置有腰型孔二且沿主导风板转动方向该槽璧呈坡面向前延伸,该坡面的低位端与所述孔二相接,导向槽一与导向槽二中孔二及坡面的分布相反;
[0005]以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同步使副导风板一端的轴体自对应的孔二移动至坡面上,移动过程中,在由低至高的坡面对轴体的挤压作用下,辅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主、副导风板上风孔对应;主导风板复位时,副导风板另一端轴体对应的坡面对其挤压复位。
[0006]本方案中以主副导风板同步转动配合,以空调壳体上导向槽对副导风板上轴体进行导向,转动过程中以坡面挤压轴体从而使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二者风孔对应,出风口的气流风孔经过继而柔化,腰型孔二的目的在于使主副导风板维持当前位置小幅度往复转动,如起始状态下,主导风板转动,副导风板的其一轴体端部在腰型孔二中,相对另一轴体的端部抵接对应导向槽中坡面的高位端,继续转动至坡面的低位端,该过程中,主副导风板同步转动,可正常对出风口气流导向;需要柔风时,驱使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幅度增加,副导风板中其一轴体端部自腰型孔二移动至同一导向槽中坡面的低位端,继续转动则坡面挤压轴体使副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两板体上风孔对应,出风口处气流自风孔经过柔化,副导风板上相对另一轴体处于对应导向槽中腰型孔二中,可选择使该导风板处于某一位置,或小幅度往复转动均可,上述空调结构下可根据需要选择正常状
态或柔风状态,且柔风效果时,减小出风口处缝隙,提高柔风效果。
[0007]为避免转动过程中,副导风板在自重或风阻下相对主导风板移动,可选择如下结构:
[0008]第一、使轴体与对应的第一端板上孔一孔壁为紧配合,如轴体上包覆弹性层。
[0009]第二,所述第二板体边侧与第一板体对应位置处为凹凸配合,且凹端、凸端中至少一个为弹性体,弹性体通过凹凸配合可提高主副导风板的紧固度,且在副导风板受力下可相对移动。
[0010]进一步,所述第二板体中间部分边侧设置若干齿槽,形成凹端,齿槽对应的第一板体上设置钩体,钩体上朝向齿槽的位置处设置弹性卡块,形成凸端,以弹性卡块与齿槽配合可相对固定主副导风板。
[0011]进一步,所述导向槽一、导向槽二分别位于第一端板、第一板体之间部分对应的空调壳体上,布局合理。
[0012]进一步,所述导向槽一、导向槽二的圆心为主导风板的旋转中心,可更好地与轴体配合。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其一端部的第一端板上设置转轴,对应的空调壳体上设置孔三,相对的第一端板与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固定的电机连接,布局合理。
[0014]对于轴体的形状,如常见的圆柱体,优选所述轴体为多棱体,多棱体包括矩形体,有助提升主副导风板的同步转动稳定性。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为弧形,且风孔呈阵列分布。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改进空调出风口处出风结构,可根据需要,在电机驱动下其正常导风或使主副导风板相对移动使风孔对应柔化气流,使用方便,柔风效果时,减小出风口处缝隙。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实施例1中本空调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是实施例1中本空调出风口处主副导风板安装结构图;
[0021]图3是实施例1中主副导风板配合结构图;
[0022]图4是实施例1中主导风板的结构图;
[0023]图5是实施例1中副导风板的结构图;
[0024]图6是实施例1中空调壳体上导向槽一、导向槽二的结构图;
[0025]图7是实施例1中导向槽一的结构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7]1、壳体;2、出风口;3、主导风板;4、副导风板;5、挡板;6、导向槽一;7、孔二;8、坡面;9、轴体;10、风孔;11、导向槽二;12、孔三;13、齿槽;14、卡块;15、转轴;16、钩体;31、第一板体;32、第一端板;41、第二板体;42、第二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图2所示,本空调中在出风口2处安装主导风板3、副导风板4。参见图3

5,主导风板3包括第一板体31及两端部固定的第一端板32,主导风板3由出风口2处空调壳体1上固定的电机(图中未显示)驱使转动,主导风板3中第一板体31与第一端板32形成的槽中安装与主导风板同步转动的副导风板4。副导风板4包括第二板体41及其两端部固定的第二端板42,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上均阵列状成型有若干风孔10,第一板体31与第二板体41之间存在间隙以方便相对移动。第二端板42上成型矩形状轴体9且轴体端部分别自第一端板32上对应成型的孔一中穿过,且孔一的中心与第一端板的旋转中心错位。
[0031]如图2、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两轴体9轴向对应的出风口2处空调壳体上分别成型有与临近轴体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一6、导向槽二11,两个导向槽均为部分圆弧,其圆心为主导风板3转动中心线对应的壳体位置,导向槽一6、导向槽二11分别位于第一端板、第一板体之间部分对应的空调壳体上(即常见空调出风口处两侧的挡板5上),轴体轴向对应的导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风空调,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主导风板,主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及两端部固定的第一端板,其一第一端板与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固定的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风板中第一板体与第一端板形成的槽中设置与主导风板同步转动的副导风板,副导风板包括第二板体及其两端部固定的第二端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上均设置若干风孔,第二端板上设置轴体且轴体端部分别自第一端板上对应设置的孔一中穿过且孔一的中心与第一端板的旋转中心错位,两轴体轴向对应的出风口处空调壳体上分别设置与临近轴体相配合的弧形导向槽一、导向槽二,轴体轴向对应的导向槽一、导向槽二的槽璧上设置有腰型孔二且沿主导风板转动方向该槽璧呈坡面向前延伸,该坡面的低位端与所述孔二相接,导向槽一与导向槽二中孔二及坡面的分布相反;以电机驱使主导风板转动,同步使副导风板一端的轴体自对应的孔二移动至坡面上,移动过程中,在由低至高的坡面对轴体的挤压作用下,辅导风板相对主导风板横向移动使主、副导风板上风孔对应;主导风板复位时,副导风板另一端轴体对应的坡面对其挤压复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杜兵张先雄罗显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康韩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