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波器、光盘装置、光检测器和衍射光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503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在搭载有双波长多激光器的光拾波器中,实现没有因干涉而产生的光量变动的、产生高精度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光检测器、衍射光栅、光拾波器和光盘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分别对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被分支成3个的光束进行受光的直线状地配置的3个受光区域;分别对从本身波长比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的光束进行受光的直线状地配置的3个受光区域。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波长的光束进行受光的3个受光区域中两端的受光区域的距离,比对第二波长的光束进行受光的3个受光区域中两端的受光区域的距离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光盘的再现或记录的光检测器、衍射光栅、光拾波器和光盘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装载了双波长多激光器、在跟踪误差的产生中使用DPP方式而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产生中使用非点像差方式的光拾波器已为所知。在这样的光拾波器中,光检测器的检测区域的图形为3行2列,根据来自各个检测区域的信号产生跟踪误差信号或聚焦误差信号(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03-272218号公报))。此外,还公开了(例如,专利文献2(特开2005-85369号公报))简化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3行2列的检测区域的图形、实现了光检测器的低价格化的技术。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使用双波长多激光器光源的情况下,由于DVD和CD的光路大体上一致,故不仅DVD的光束而且CD的光束也会向DVD专用的衍射光栅入射,不仅CD的光束而且DVD的光束也会向CD专用的衍射光栅入射。结果,就变成为例如DVD的光束在DVD专用的衍射光栅产生子光束1,而且,在CD专用的衍射光栅产生子光束2。在该情况下,虽然子光束1可用于跟踪控制,但是,子光束2却变成为额外的干扰成分。即,存在着在光束通过各自的衍射光栅时因发生额外的干扰成分而向DVD用·CD用各自的光检测器入射光,作为额外的信号成分将干扰成分加上去的隐患。当子光束1和子光束2在光检测器上产生了进行重叠的区域时,结果就变成为子光束1和子光束2因光路长度发生了些微的变化而在该重叠的区域中产生干涉。为此,例如,当产生了盘倾斜或面摆动时,用光检测器所检测的光量就会产生大的变动,引起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变动,存在着使稳定的位置控制变得困难起来,不能良好地进行再现、记录的隐患。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这些问题也照样存在。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中,如图14所示,结果变成为在DVD用的检测区域(3行2列的检测区域之中左侧的检测区域)中,不仅原来的子光束1就连子光束2也进行重叠。此外,在CD用的检测区域(3行2列的检测区域之中右侧的检测区域)中,也同样为,不仅原来的子光束1就连子光束2也进行重叠。此外,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技术中,如图2(B)所示,作子光束2可借助于CD专用的衍射光栅从DVD光束产生050、051,可借助于DVD专用的衍射光栅从CD光束产生052、053。其结果是会产生不仅原来的子光束1就连子光束2也要进行重叠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稳定的再现动作或记录动作的光检测器、衍射光栅、光拾波器、和光盘装置。具体解决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光检测器,具备第一受光区域,其接受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和第二受光区域,其接受从波长比所述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所述第一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入射的位置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衍射光栅,具备将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的光束至少分支成3个光束的第一光栅图形;和将从波长比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的光束至少分支成3个光束的第二光栅图形。第一光栅图形的光栅槽的宽度与第二光栅图形的光栅槽的宽度不同。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拾波器,具备射出第一波长的光束的第一激光光源;射出波长比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光束的第二激光光源;将从第一激光光源或上述第二激光光源射出的光束至少分支成3个光束的上述的衍射光栅;将光束聚光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的物镜;以及接受来自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反射光的上述光检测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光盘装置,具备上述的光拾波器;输入信息信号的信息输入部分;由从信息输入部分输入的信息产生记录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上的信号,并向光拾波器输出的记录信号产生部分。专利技术的效果倘采用本专利技术,则可以提供可以实现光学信息记录媒体的稳定的再现动作或记录动作的光检测器、衍射光栅、光拾波器和光盘装置。附图说明从以下根据附图进行的说明中,可以更为清楚地了解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的特点、目的和优点,这些附图如下。图1是说明实施例1的光检测器的说明图。图2是说明现有例的光检测器的说明图。图3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拾波器的概略构成。图4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理想的衍射光栅。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实际的衍射光栅的干扰光束的说明图。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图形的说明图。图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盘上的光斑(spot)配置。图8用于说明实施例4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图形。图9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拾波器的概略构成。图10用于说明向实施例5的衍射光栅入射的入射光束的有效直径与部件误差的关系。图11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检测器的内部结线。图12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盘装置的概略构成。图13用于说明实施例8的照射在光检测器上的光束的配置关系。图14用于说明现有的光检测器。图15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拾波器的概略构成。图16示出了实施例9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图形和被衍射光栅分支的光束的概略。图17用于说明照射在实施例9的光检测器上的光束的配置关系。图18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检测器的概略构成。图19用于说明实施例11的衍射光栅的光栅图形。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将对应于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和CD(Compact Disc)的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装载到该光盘上的光拾波器、装载到该光拾波器上的光检测器、和衍射光栅为例进行说明。以下,根据附图详细地对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用图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在这里对光检测器进行说明。图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检测器。光检测器001具有6个的检测区域002、003、004、005、006、007。此外,各个检测区域都已被4分割,检测区域002具有检测面A、B、C、D,检测区域003具有E1、E2、E3、E4,检测区域004具有F、F2、F3、F4,检测区域005具有A’、B’、C’、D’,检测区域006具有E’1、E’2、E’3、E’4,检测区域007具有F’1、F’2、F’3、F’4。检测区域002、003、004对DVD的光束进行受光。检测区域002对DVD主光束010进行受光,检测区域003、004分别对DVD子光束011、012进行受光。此外,检测区域005、006、007接受CD的光束。检测区域005对CD主光束013进行受光,检测区域006、007分别对CD子光束014、015进行受光。在DVD和CD中,设想在聚焦误差信号的产生中采用差动非点像差方式,在跟踪误差信号的产生中采用DPP方式。另外,差动非点像差方式,由于是众所周知的技术,故详细的说明省略。由光检测器001得到的检测信号,与DVD/CD光学系统一起检测主光束的总光量、聚焦误差信号和跟踪误差信号。检测信号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式1~6进行检测。DVD主总光量=A+B+C+D(公式1)CD主总光量=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受光区域,其接受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和第二受光区域,其接受从波长比所述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 被分支的光束,所述第一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 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入射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7-25 2005-213606;JP 2006-2-22 2006-0446441.一种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受光区域,其接受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和第二受光区域,其接受从波长比所述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在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所述第一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受光区域配置在当从所述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光束时,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被分支的光束不入射、并在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入射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衍射光栅和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光束,是光束的1次衍射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衍射光栅具有所述第一波长的波长选择性,所述第二衍射光栅具有所述第二波长的波长选择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光区域配置在对在第一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束的0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并对在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1次衍射光不进行受光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受光区域配置在对在第二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所述第二波长的光束的0次衍射光和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并对在第1衍射光栅处被分支的1次衍射光不进行受光的位置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光区域由对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束的0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1个受光区域和对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2个受光区域构成,对所述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2个受光区域被配置于所述第二波长的光束的1次衍射光不发生入射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受光区域由对所述第二波长的光束的0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1个受光区域和对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2个受光区域构成,对所述1次衍射光进行受光的2个受光区域被配置于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束的1次衍射光不发生入射的位置上。6.一种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受光区域,其对从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至少被分支成3个的光束在第一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处被反射的光束之中本身为0次衍射光的1个光束进行受光;第二和第三受光区域,分别对在所述第一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处被反射的光束之中本身为1次衍射光的2个光束进行受光;第四受光区域,对从波长比所述第一波长更长的第二波长的激光光源射出、至少被分支成3个的光束在第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处被反射的光束之中本身为0次衍射光的1个光束进行受光;和第五和第六受光区域,分别对在所述第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处被反射的光束之中本身为1次衍射光的2个光束进行受光,从所述第二受光区域到所述第三受光区域的距离,比从所述第五受光区域到所述第六受光区域的距离更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的光束和所述第二波长的光束,分别从已装载到同一激光器芯片上的所述第一波长的激光光源和所述第二波长的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村友人大西邦一井上雅之泉克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视听媒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