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需求侧响应中储能调度优化
,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储能技术逐渐成熟,经济性愈发成为评估电力市场中储能价值的关键指标,对储能调度策略进行经济性评估,是提高储能技术利润以及减小投资成本的重要理论依据。采用分时电价技术与电力储能系统为配电网络供能相结合的思路,可达成削峰填谷,极大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由于分时电价策略的制定对储能调度策略存在重要影响,本文建立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策略的储能调度策略效益潜力评估模型,综合考虑多重分时电价对储能调度策略的影响并量化储能调度策略在多重TOU策略下的效益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及设备,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包括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以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机设备实现以下步骤,S1、获取地区电力负荷观测值及峰平谷时段划分结果,建立基于电价弹性矩阵的需求响应模型,用于计算分时电价策略后各小时负荷;S2、基于等步长迭代方法生成多重分时电价,以S1中电力负荷观测值为输入量,利用多重分时电价计算各分时电价策略下的小时负荷数据,计算基于多重分时电价负荷数据的储能充放电电量;S3、基于步骤S2计算的多重分时电价下的储能充放电电量,建立考虑多重分时电价方案的储能调度充放电效益潜力评估模型,并计算储能系统在不同分时电价策略下的充放电潜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获取地区电力负荷观测值及峰平谷时段划分结果,建立基于电价弹性矩阵的需求响应模型,用于计算分时电价策略后各小时负荷,具体包括,步骤1.1、获取地区电力负荷观测值及峰平谷时段划分结果;步骤1.2、利用公式(1)计算第i时段用电需求量关于第j时段电价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ρi
j
:式(1)中,ΔQ
i
为实行分时电价后i时段负荷变化量;Q
i0
为分时电价前i时段负荷;Δp
j
为实行分时电价后j时段电价变化量;p
j0
为分时电价前i时段电价;i或j的值取1、2、3分别表示峰时段、平时段和谷时段;步骤1.3、利用公式(2)构建电价弹性矩阵E,其中主对角线元素为自弹性系数,其值为负;非对角线元素为交叉弹性系数,其值为正:步骤1.4、利用公式(3)建立基于分时电价的需求响应模型:式(3)中,Q
i
为分时电价后第i时段负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基于多重分时电价负荷数据的储能充放电电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步骤包括:步骤2.1、利用公式(4)构建基于等步长迭代的多重分时电价模型:p
m,1
=p
(m
‑
1),1
+Δp,2≤m≤k
ꢀꢀꢀꢀꢀꢀꢀꢀꢀꢀꢀꢀꢀ
(4)式(4)中,p
m,1
为第m种分时电价策略峰时段的电价;Δp为迭代步长;k为第k种分时电价
策略;步骤2.2、利用公式(5)构建考虑峰谷差最小的目标函数,共计算k种分时电价的各时段电价,且各分时电价策略的峰时段电价满足公式(4)的约束条件;min{maxQ(p
m,s
)
‑
minQ(p
m,s
)}
ꢀꢀꢀꢀꢀꢀꢀꢀꢀꢀꢀꢀꢀ
(5)式(5)中,maxQ(p
m,s
)和minQ(p
m,s
)分别为当采用第m种分时电价策略后,用户一天内负荷最大值和负荷最小值;步骤2.3、利用公式(6)、(7)、(8)、(9)分别建立储能系统经济收益B
p
、储能系统购电成本C
p
、放电深度为D
DoD
(i)时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C
deg
(D
DoD
(i))、第i小时储能系统损耗成本(i))、第i小时储能系统损耗成本(i))、第i小时储能系统损耗成本(i))、第i小时储能系统损耗成本(i))、第i小时储能系统损耗成本式(6)、(7)中,E
dch
、E
ch
分别为第i小时储能系统向电网放电的能量、第i小时从电网向储能系统充电的能量;t
D
、t
C
分别为储能放电时段、储能充电时段;p(i)为第i小时电价;式(8)、(9)中,D
DoD
(i)为第i小时储能系统的放电深度;C
B
为储能系统替换成本;α、β、γ为函数系数;η
c
、η
d
分别为储能充、放电效率;步骤2.4、考虑储能调度过程的约束函数;步骤2.5、利用粒子群算法计算不同分时电价下的储能充放电电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考虑多重分时电价的储能调度效益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4、考虑储能调度过程的约束函数,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玉明,马静,朱刘柱,荣秀婷,张辉,杨贺钧,时瑞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