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影响主线通行的匝道连接部位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道路的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不影响主线通行的匝道连接部位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的道路施工中,地下快速路的施工越来越多。目前,地下道路的匝道施工,主要通过异形工作井来完成主线与匝道结构的同时开挖施工,由于异形工作井尺寸较大,占地面积较多,施工周期较长且安全风险大,在城市核心区应用时,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尤其对于后期新增匝道,在主路需要通行时,采用异形工作井的成本会更高,且存在危及主路通行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针对地下匝道施工采用的异形工作井存在的成本高、危及主线通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影响主线通行的匝道连接部位的施工方法,在不影响主线通行的前提下,实现了匝道与主线结构连接部位的快速暗挖,相对于异形工作井对施工空间的苛刻要求,该方法降低了对施工环境空间要求,并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速度。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影响主线通行的匝道连接部位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采用盾构管片形成围护结构,主线的路面设置于形车道板上;所述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在主线道路位于匝道一侧施工条形基坑四周的围护型地连墙,在主线道路另一侧施工直线型地连墙;步骤二、在围护型地连墙内进行条形基坑的开挖,并施作横向支撑结构,条形基坑开挖至底部标高,进行坑底土体加固;步骤三、在条形基坑内安装施工设备,将钢管桩水平打入土体内,在主线道路的围护结构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上排钢管桩和下排钢管桩,上排钢管桩和下排钢管桩的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侧的围护型地连墙、直线型地连墙上;上排钢管桩底部、下排钢管桩顶部设置有导轨;步骤四、沿主线道路长度方向依次施工若干排平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板,两个相邻的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与盾构管片的长度相匹配;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匹配的滑槽,支撑板通过导轨和滑槽导向;支撑板包括C形槽口,C形槽口的直径与盾构管片的外径相匹配,支撑板的C形槽口包覆盾构管片;步骤五、开挖相邻支撑板之间的土体,将支撑板上下两端分别与顶部、底部的导轨固定;步骤六、依次拆除主线道路隧道管片,并施作匝道围护结构,最后进行土方回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影响主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阿晋,王新新,孙廉威,程子聪,沈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