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嘉林专利>正文

防溜车及驻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241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溜车及驻车系统;该系统由第一防溜车装置及第二防溜车装置组成;第一防溜车装置及第二防溜车装置都安装在转轴上;第一防溜车装置由第一锁止器P1、第一单向离合器F1配合工作;第二防溜车装置由第二锁止器P2、第二单向离合器F2配合工作;当单独由第二锁止器P2中的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实施收紧拉索时,可使车辆具有防止溜后功能;当单独由第一锁止器P1中的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实施收紧拉索时,可使车辆具有防止溜前功能;当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和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都处于放松拉索时,可使车辆具有驻车功能;当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和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都处于收紧拉索时,可使车辆解除驻车及防溜车功能。溜车功能。溜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溜车及驻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溜车及驻车系统,它可使汽车在坡道起步时,防止溜车;也可使汽车停放时起驻车作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防止溜车的操作1:在坡道上起步时,踩下离合器踏板,挂入对应挡位;然后,驾驶员手脚协条,慢抬离合器至半联动状态,并适时释放驻车制动器;此时,稳住离合器,开始轻踩油门,等到车头翘得比较厉害时松手刹;最后,完全抬起离合器。牢记:踩油门时,离合器要抬得慢,过快易熄火。这也是考取驾驶证的的个训练项目。公知的防止溜车的操作 2:采用坡道起步辅助系统防溜车的生效条件较多,且防溜车时间是设定时间,仍存在安全隐患;动力传动与制动的释放的配合上仍不能同步,存在着协调时间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消除汽车在坡道起步时,存在发生溜车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溜车及驻车系统,防溜车及驻车系统通过控制安装在转轴上的第一防溜车装置、第二防溜车装置所处的状态,便可使汽车在坡道上向前或向后起步时都不会发生溜车现象,还可以替代传统的驻车制动器。第一防溜车装置是由由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一锁止铁芯、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支架孔、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组成的。第二防溜车装置是由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二锁止铁芯、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支架孔、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组成的。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一锁止铁芯、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支架孔、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二锁止铁芯、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支架孔、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组成。
[0005]转轴可以是变速器的输出轴、或传动轴、或主减速器的输入轴。转轴与汽车驱动轮是联动,当转轴沿n1方向转动时,汽车驱动轮随动向前转动;当转轴沿n2方向在转动时,驱动轮随动向后转动。同理:汽车驱动轮向前转动时,转轴也随动沿n1方向转动;汽车驱动轮后前转动时,转轴也随动沿n2方向转动。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08]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防溜车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防溜车装置的机械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1.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12.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3.第一锁止铁芯,15,第一复位弹簧,16.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内表面,18.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
齿槽,21.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22.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3.第二锁止铁芯,25,第二复位弹簧,26.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内表面,28.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30.第一固定支架孔,31.转轴,32.第二固定支架孔,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41.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第一单向离合器F1、安装在转轴31上,第一锁止器P1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孔30上。第二单向离合器F2、安装在转轴31上,第二锁止器P2、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孔32上。
[0012]如图2所示,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11安装在转轴31上,由转轴31的圆周表面作为第一单向单合器内圈的内表面,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安装在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11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的内表面作为与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11的接触面,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 18;转轴31可以沿n1方向超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转动,但转轴31不可以沿n2方向超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转动。第一锁止铁芯13、第一复位弹簧15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孔30内,第一固定支架孔30上设有第一通孔33,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1的拉索穿过第一通孔33与第一锁止铁芯13的一端连接。当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1收紧拉索时,使第一锁止铁芯13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5后离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18;此时,转轴31既可沿 n1方向旋转,也可以沿n2方向旋转。当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1放松拉索时,在第一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一锁止铁芯13的另一端进入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18中,此时,转轴31可沿n1方向旋转,但不可以沿n2方向旋转。
[0013]如图3所示,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21安装在转轴31上,由转轴31的圆周表面作为第二单向单合器内圈的内表面,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安装在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21上,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的内表面作为与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21的接触面,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 28;转轴31可以沿n2方向超越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转动,但转轴31不可以沿n1方向超越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转动。第二锁止铁芯23、第二复位弹簧25安装在第二固定支架孔32内,第二固定支架孔32上设有第二通孔34,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的拉索穿过第二通孔34与第二锁止铁芯23的一端连接。当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收紧拉索时,使第二锁止铁芯23压缩第一复位弹簧15后离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28;此时,转轴31既可沿n1方向旋转,也可以沿n2方向旋转。当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放松拉索时,在第二复位弹簧25的弹力作用下,使第二锁止铁芯23的一端进入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28中;此时,转轴31可沿n2方向旋转,但不可以沿n1方向旋转。
[0014]本技术的工作过程:
[0015]车辆停在坡道上,且前轮与坡道的接触面高于后轮与坡道的接触面,当车辆向前起步时,只需令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1放松拉索,第一锁止铁芯13的一端在第一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下进入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18中,将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锁定,使之不能转动;同时,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收紧拉索,令第二锁止铁芯23压缩第二复位弹簧25 后离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28,从而取消对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22的锁定,使第二
单向单合器外圈22能转动。此时,如果驱动轮处于还没有接受向前驱动力的期间,车辆便会产生溜后的趋势,并使转轴31产生沿n2方向转动的趋势,则第一第一单向离合器F1出现锁止现象;由于第一锁止铁芯13的另一端已进入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18中,将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12锁定,因此,做成转轴31不能沿n2方向转动,驱动轮也就不能向后转动,进而使车辆不会产生溜后的现象。在驱动轮接受向前驱动力的期间,转轴31沿n1方向转动,第一离合器F1不发生锁止现象。因此允许转轴31沿n1方向旋转,继而带动驱动轮向前滚动,车辆起步向前行驶。
[0016]2.车辆停在坡道上,且后轮与坡道的接触面高于前轮与坡道的接触面,当车辆向后起步时,只需令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42放松拉索,第二锁止铁芯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溜车及驻车系统,由转轴、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一锁止铁芯、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固定支架孔、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第二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第二单向单合器外圈、第二锁止铁芯、第二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支架孔、第二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组成;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安装在转轴上,由转轴的圆周表面作为第一单向单合器内圈,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安装在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的内表面作为与第一单向离合器楔块及保持弹簧总成的接触面,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的处表面设有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齿槽;转轴可以沿n1方向超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转动,但转轴不可以沿n2方向超越第一单向单合器外圈转动;第一锁止铁芯、第一复位弹簧安装在第一固定支架孔内,第一固定支架孔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的拉索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锁止铁芯的一端连接,当第一拉索及松紧器总成收紧拉索后,使第一锁止铁芯压缩第一复位弹簧后离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嘉林尤客英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莫嘉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