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4088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烟道,位于转炉的上方;蒸发冷却器,连接汽化烟道;电除尘器,连接蒸发冷却器;风机,连接电除尘器;烟气切换站,连接风机;烟气切换站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接回收杯阀,第二出口连接放散杯阀;煤气回收组件,连接回收杯阀,用于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煤气;精除尘器,一端连接放散杯阀,另一端连接烟气排放机构;精除尘器用于对经过放散杯阀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除尘;其中,精除尘器包括金属间化合物滤筒,金属间化合物滤筒的滤芯为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上述除尘系统能够使转炉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炉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炉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尤其涉及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钢铁工业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工作正在全国大力推进,钢铁工业处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压力,随着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实施钢铁工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下发,对钢铁工业超低排放工作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
[0003]炼钢转炉一次除尘作为炼钢工序的主要排污源点,目前普遍使用湿法除尘工艺或干法电除尘工艺。颗粒物排放浓度在30mg/m3—80mg/m3之间。就目前的排放水平,无法达到国家生态环境部提出的2025年底前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力争实现10mg/m3的超低排放目标。目前采用干法电除尘的一次除尘工艺在日常生产中,因除尘器或其他设备检修、设备故障、爆燃等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阶段性超标排放现象,因此,如何使干法除尘后的转炉烟气满足超低排放目标,成为当前继续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以解决或者部分解决现有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无法保证除尘后的转炉烟气达到超低排放目标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包括:
[0006]汽化烟道,位于转炉的上方;
[0007]蒸发冷却器,连接汽化烟道,用于冷却转炉的高温烟气并沉降高温烟气中的粗颗粒物;
[0008]电除尘器,连接蒸发冷却器,用于对冷却后的高温烟气实施电除尘;
[0009]风机,连接电除尘器,用于驱使转炉的高温烟气从汽化烟道进入干法除尘系统;
[0010]烟气切换站,连接风机;烟气切换站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接回收杯阀,第二出口连接放散杯阀;
[0011]煤气回收组件,连接回收杯阀,用于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煤气;
[0012]精除尘器,一端连接放散杯阀,另一端连接烟气排放机构;精除尘器用于对经过放散杯阀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除尘;其中,精除尘器包括金属间化合物滤筒,金属间化合物滤筒的滤芯为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
[0013]可选的,滤芯为圆筒形状的折叠滤芯,滤芯的直径为160mm~240mm,高度为2000mm~3000mm。
[0014]可选的,金属间化合物滤筒的数量为300~400。
[0015]可选的,滤芯为FeAl非对称多孔膜、NiAl非对称多孔膜、TiAl非对称多孔膜中的其中一种。
[0016]可选的,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的厚度为0.4~0.6mm。
[0017]可选的,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的最大孔径在25μm以内,平均孔径在20μm以内。
[0018]可选的,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的孔隙率在40%以上。
[0019]可选的,风机为ID风机。
[0020]可选的,煤气回收组件包括煤气冷却器和煤气柜,煤气冷却器连接在回收杯阀与煤气柜之间。
[0021]如上述的技术方案,精除尘器的进口管径为1400~1800mm。
[0022]通过本技术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烟道、蒸发冷却器、电除尘器、风机、烟气切换站、煤气回收组件、精除尘器,实现了在煤气回收阶段,转炉烟气通过汽化烟道进入蒸发冷却器冷却、电除尘器除尘后,通过烟气切换站、回收杯阀进入煤气回收机构回收煤气;在非煤气回收阶段,经电除尘一次除尘后的转炉烟气从放散杯阀进入精除尘器进行二次除尘后排放;其中,精除尘器使用金属间化合物滤筒和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滤芯,具有通量大、阻力小、导电性强、抗磁化、耐高温、过滤精度高的特点,能够良好的用于转炉烟气的二次除尘;从而保证在转炉烟气的非回收阶段,或者在除尘器故障、泄爆、设备检修的异常阶段,也能使转炉烟气中的颗粒物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干法除尘系统的装置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汽化烟道;2、蒸发冷却器;3、电除尘器;4、风机;5、烟气切换站; 6、回收杯阀;7、放散杯阀;8、煤气回收组件;9、精除尘器;10、烟气排放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技术中用到的各种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28]为了解决现有的干法电除尘系统无法进一步降低转炉烟气的颗粒物排放浓度,不能保证转炉烟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问题,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包括:
[0029]汽化烟道1,位于转炉的上方;
[0030]蒸发冷却器2,连接汽化烟道1,用于冷却转炉的高温烟气并沉降高温烟气中的粗颗粒物;
[0031]电除尘器3,连接蒸发冷却器2,用于对冷却后的高温烟气实施电除尘;
[0032]风机4,连接电除尘器3,用于驱使转炉的高温烟气从汽化烟道1进入干法除尘系
统;
[0033]烟气切换站5,连接风机4;烟气切换站5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连接回收杯阀6,第二出口连接放散杯阀7;
[0034]煤气回收组件8,连接回收杯阀6,用于回收高温烟气中的煤气;
[0035]精除尘器9,一端连接放散杯阀7,另一端连接烟气排放机构10;精除尘器9用于对经过放散杯阀7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除尘;其中,精除尘器9包括金属间化合物滤筒,金属间化合物滤筒的滤芯为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
[0036]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干法除尘系统可应用于转炉一次除尘的超低排放工艺路线;在处理转炉高温烟气时,可分为两个阶段:煤气回收阶段和非煤气回收阶段。
[0037]当处于煤气回收阶段时,回收杯阀6开启,放散杯阀7关闭,在风机4的作用下,以CO为主要成分的转炉一次烟气从汽化烟道1进入蒸发冷却器2冷却、在一次烟气中的粗颗粒物沉降后进入电除尘器3进行除尘,然后经过烟气切换站5、回收杯阀6进入煤气回收组件8进行回收利用。可选的,煤气回收组件8包括煤气冷却器和煤气柜,煤气冷却器连接在回收杯阀6与煤气柜之间;在煤气冷却器对烟气进一步冷却后,再通过煤气柜对煤气进行回收。风机4可使用ID风机,ID风机又称之为引风机(nduced Draft Fan),简称为IDFI。烟气排放机构10可以是放散烟囱。
[0038]当处于非煤气回收阶段时,回收杯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的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除尘系统包括:汽化烟道,位于所述转炉的上方;蒸发冷却器,连接所述汽化烟道,用于冷却所述转炉的高温烟气并沉降所述高温烟气中的粗颗粒物;电除尘器,连接所述蒸发冷却器,用于对冷却后的所述高温烟气实施电除尘;风机,连接所述电除尘器,用于驱使所述转炉的高温烟气从所述汽化烟道进入所述干法除尘系统;烟气切换站,连接所述风机;所述烟气切换站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回收杯阀,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放散杯阀;煤气回收组件,连接所述回收杯阀,用于回收所述高温烟气中的煤气;精除尘器,一端连接所述放散杯阀,另一端连接烟气排放机构;所述精除尘器用于对经过所述放散杯阀的高温烟气进行过滤除尘;其中,所述精除尘器包括金属间化合物滤筒,所述金属间化合物滤筒的滤芯为金属间化合物非对称多孔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法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圆筒形状的折叠滤芯,所述滤芯的直径为160mm~240mm,高度为2000mm~3000mm。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力凝郝殿国刘风刚胡卫东陈征马玉桥陶友志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