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69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包装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二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三薄膜层;所述涂布层为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在经过121摄氏度30分钟的高温蒸煮灭菌后,仍然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卫生。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


[0001]本技术属于食品包装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

技术介绍

[0002]食品工业中,为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保持食品的风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需要两个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灭菌,其中肉类食品很可能存在肉毒杆菌,肉毒杆菌的芽胞抵抗力很强,需要121摄氏度高温蒸煮维持30分钟灭菌,才能杀死芽胞,保证食品安全,这也意味着其包装材料需要适应于121摄氏度30分钟的高温蒸煮灭菌。二是阻隔外界氧气等气体和水汽的侵入,在食品软包装中,使用高阻隔材料,可防止由于氧气等气体的渗透而引起的微生物繁殖和内容物氧化,防止由于水汽的渗透而引起内容物霉变,防止香味的失散和异味的吸附等,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0003]目前,在食品软包装材料中,阻隔性最好的是铝箔,但是铝箔不透明,而且耐折性差。透明的食品软包装阻隔性材料常用的有:1、乙烯乙烯醇共聚物,2、镀氧化硅薄膜和镀氧化铝薄膜,3、聚偏二氯乙烯涂层薄膜,4、聚乙烯醇涂层薄膜,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6、聚酰胺薄膜。
[0004]其中,进口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薄膜对气体具有极好的阻隔性,但价格十分昂贵,而且其阻隔性会随湿度升高而急速变差;聚偏二氯乙烯涂层薄膜和聚乙烯醇涂层薄膜耐热性很差,聚乙烯醇涂层薄膜在高湿度下阻隔性还会急剧下降,两者都不适用于高温蒸煮;以聚酰胺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基材的镀氧化铝薄膜、流延聚丙烯薄膜这三者层压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已经是目前高温蒸煮级阻隔性较高的复合膜结构,但在经过121摄氏度30分钟的高温蒸煮灭菌后,其氧气透过率为6.2cm3/(m2·
24h
·
0.1MPa),水蒸气透过率为6.9g/(m2·
24h),常温条件下放置4个月后食品的香味已经能闻得出变化,这样的阻隔性能并不理想。
[0005]现有技术中,制备一种在经过121摄氏度30分钟的高温蒸煮灭菌后,仍然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同时具有透明可视性、符合食品包装安全卫生标准的包装薄膜,一直是行业内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及其制备方法,本技术的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在经过121摄氏度30分钟的高温蒸煮灭菌后,仍然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能,大大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二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三薄膜层;所述涂布层为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薄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胶粘剂层为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薄膜层为聚酰胺薄膜层。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薄膜层为聚丙烯薄膜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薄膜层为蒸煮级流延聚丙烯薄膜层。
[0014]本技术提供的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将各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位于最外侧,蒸煮级流延聚丙烯薄膜位于最内侧,吸湿性的聚酰胺薄膜和亲水性的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则复合在里面,两层薄膜之间采用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粘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蒸煮级流延聚丙烯薄膜、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层都是疏水性的,这种排列方式可以有效阻挡高温蒸煮灭菌时,高温高压水汽对聚酰胺薄膜和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的破坏。而分别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聚酰胺薄膜涂布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控制一定的涂布量,不只阻隔效果要优于同样涂布量只在其中一种薄膜上涂布,而且涂层的烘干和交联固化更加容易及完全。制备方法中所采用的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和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都是反应体系,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熟化方式,有效地使复合界面形成特定的交联聚合物,能够抵抗高温蒸煮灭菌时高温高压水汽对复合膜的破坏,提高对氧气和水汽的阻隔作用。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纳米硅、水性聚氨酯、水分散异氰酸盐固化剂,制备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
[0017]S2.将上述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电晕面,还有双电晕聚酰胺薄膜的其中一面;
[0018]S3.将上述涂布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聚酰胺薄膜,熟化烘干,冷却待用;
[0019]S4.使用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将上述涂布并熟化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聚酰胺薄膜,和蒸煮级流延聚丙烯薄膜,依次进行层压复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没有涂层一面位于最外侧,蒸煮级流延聚丙烯薄膜热封面位于最内侧;
[0020]S5.将上述复合完成的复合膜熟化、冷却,获得包装复合膜产品。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的制备方法为:
[0022]S11.将15

20份的纳米硅加入到59.6

64.6份的去离子水中,搅拌15分钟;
[0023]S12.再加入19.43份的水性聚氨酯,搅拌15分钟;
[0024]S13.再加入0.97份的水分散异氰酸盐固化剂,搅拌20分钟;
[0025]S14.超声分散10分钟;
[0026]S15.用300目的滤网过滤,得到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
[002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在干式复合机上进行涂布,涂布量控制在1.5克每平方米,干式复合机的烘道三级温度设置依次为75℃、85℃、100℃,机器转速设置为80转每分钟,将上述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涂布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电晕面,还有双电晕聚酰胺薄膜的其中一面。
[0028]本技术中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液是水分散体系,由于水的
挥发速率比有机溶剂低,因此水分散体系的干燥固化要慢,水份的存在还会影响后续步骤中使用的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效果,所以涂布时涂布量、烘道温度、机速和排风系统等的控制非常重要。
[002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将上述涂布完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和聚酰胺薄膜,放置于55摄氏度的鼓风干燥箱中熟化,36小时后取出,放置于23摄氏度的空调房中冷却8小时待用。
[0030]本技术步骤S3中,由于水性聚氨酯的主要固体成分是亲水性的,干燥后的涂层若不产生一定程度的交联,则耐水性会差,阻隔性也会不足,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入的水分散异氰酸盐固化剂就是要起到交联固化的作用,所以涂布完成后必须进行有效的熟化过程。
[0031]本技术步骤S4中,使用双组分酯溶性聚氨酯胶粘剂进行层压复合,由于上述涂布并熟化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二薄膜层、涂布层、胶粘剂层、第三薄膜层;所述涂布层为水性聚氨酯-纳米硅混合涂布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高阻隔复合包装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波陈惠平沈国锋杨炜泓吴创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挚信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