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环、复合触点、方向电极及方向电极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62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环、复合触点、方向电极及方向电极的制作方法,其中隔离环包括:环体,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适于套设;安装位,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环体上,适于安装片状触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环本身为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套设在电极的刺激段上后,不仅能够为片状触点提供定位固定,还可起到绝缘阻隔作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隔离环,可以辅助片状触点的定位固定,可以降低片状触点在刺激段上的装配难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环、复合触点、方向电极及方向电极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的隔离环、复合触点、方向电极及方向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是通过立体精确定位技术,将电极植入到人体大脑深部的特定核团区域,在脉冲发生器的控制下,通过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靶点的治疗技术。通过体外程控给与脉冲发生器一定的刺激参数,可以改变核团的兴奋性,实现调节神经功能。脉冲发生器可以调整诸如频率、脉冲宽度和电压等刺激参数,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DBS的神经调控功能。随着神经刺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症状被证明使用DBS是有效的,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和强迫症等多种肢体和精神疾病在使用神经刺激疗法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0003]传统DBS产品主要调节的刺激参数为频率、脉冲宽度和电压。而实际临床中对电极刺激的方向也有一定的需求,因为在大脑中不仅对不同区域进行刺激的效果不同,在相同区域朝向不同的方向刺激也有不同的效果。传统电极刺激端为环形触点,刺激方向无法控制,难以实现精准刺激,不能得到最优化的调控。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105246542A公开了一种由具有凹部或穿孔的制备电极形成的分段电极(亦称为方向电极)引导件及其制造方法,其公开的制备电极包括通过连接材料接合在一起的单个分段电极触点。分段电极触点由多个形成一组,环绕在电极引导件的圆周上,可以控制刺激方向。然而,由于电极触点是通过研磨等方式移除连接材料形成的,制作工艺难度大,效率低,良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研磨制备电极的方式制备方向电极触点导致的工艺难度大,制作效率低,良率低、成本高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方向电极制造难度的隔离环。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定位安装片状触点的复合触点。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复合触点的方向电极以及方向电极的制作方法。
[0008]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离环,包括:
[0009]环体,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适于套设;
[0010]安装位,至少为一个,弹性可变形,设置在所述环体上,适于安装片状触点。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体包括:
[0012]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体的一端;
[0013]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体的另一端;
[0014]连接条,连接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并形成所述安装位。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条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从而在
所述环体上形成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所述安装位。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环体包括:
[0017]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体的一端;
[0018]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体的另一端;
[0019]第三环体,至少为一个,位于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之间;
[0020]连接条,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三环体,所述第二环体和所述第三环体,并形成所述安装位;在所述第三环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还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体,形成所述安装位。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触点,包括:
[0022]片状触点;
[0023]隔离环,所述隔离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环,所述片状触点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方向电极,包括刺激段,所述刺激段包括:
[0025]芯轴,外壁上设有若干沿所述芯轴轴向延伸的通槽;
[0026]导线,具有若干条,穿设在所述通槽内部;
[0027]所述芯轴外侧套设有至少零个环形触点,和至少一个复合触点,所述复合触点为上述的复合触点;
[0028]若干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片状触点,或者与所述环形触点、所述片状触点电连接。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方向电极,在多腔管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包括:
[0030]多腔管,内部设有若干沿所述多腔管轴向延伸且两端开口的通道;所述多腔管包括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段的两端,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外层去除,露出所述通道,露出的所述通道形成通槽;
[0031]导线,布置在所述通道和所述通槽内部;
[0032]所述第一段上间隔套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触点和至少零个绝缘环;所述连接触点与所述导线的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连接段;
[0033]所述第三段上套设有至少零个环形触点和至少一个复合触点;所述片状触点,或者所述环形触点和所述片状触点与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刺激段;所述复合触点为上述的复合触点。
[003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的连接触点与套设在所述第三段上的环形触点、片状触点通过所述导线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003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段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环形触点,且两个所述环形触点相邻设置时,在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环形触点中间还套设有绝缘环。
[003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条所述导线为标记导线。
[00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方向电极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从多腔管的一端选取一定长度作为第一段,从多腔管的另一端选取一定长度作为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中间的部分为第二段;
[0039]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外层去除,使所述内部通道的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部分外露,形成通槽;
[0040]将若干导线的一端与连接触点焊接,将连接触点或者连接触点和绝缘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段上;
[0041]将导线从位于所述第一段的通槽穿入,经位于所述第二段的通道后从位于所述第三段的通槽穿出;
[0042]将若干导线的另一端与复合触点上的片状触点,或者环形触点、复合触点上的片状触点焊接,然后将所述第三段弯曲后穿过所述复合触点,或者所述环形触点和所述复合触点,或者所述环形触点、所述复合触点和绝缘环;使所述复合触点,或所述环形触点和所述复合触点,或所述环形触点、所述复合触点和所述绝缘环套设在所述第三段上;
[0043]或者,将若干导线的另一端与片状触点,或者环形触点、片状触点焊接;将所述第三段弯曲后穿过所述环形触点,使所述环形触点安装在所述第三段上;安装隔离环,或者隔离环和绝缘环,将所述片状触点安装在所述隔离环上;
[0044]或者包括如下步骤,
[0045]从多腔管的一端选取一定长度作为第一段,从多腔管的另一端选取一定长度作为第三段,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中间的部分为第二段;
[0046]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外层去除,使所述内部通道的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部分外露,形成通槽;
[0047]将若干导线的一端与复合触点上的片状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体(31),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30),适于套设;安装位(32),至少为一个,弹性可变形,设置在所述环体(31)上,适于安装片状触点(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1)包括:第一环体(33),位于所述环体(31)的一端;第二环体(34),位于所述环体(31)的另一端;连接条(35),连接所述第一环体(33)和所述第二环体(34),并形成所述安装位(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1)包括:第一环体(33),位于所述环体(31)的一端;第二环体(34),位于所述环体(31)的另一端;第三环体(36),至少为一个,位于所述第一环体(33)和所述第二环体(34)之间;连接条(35),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环体(33)和所述第三环体(36),所述第二环体(34)和所述第三环体(36),并形成所述安装位(32);在所述第三环体(36)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还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环体(36),形成所述安装位(32)。4.一种复合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片状触点(2);隔离环(3),所述隔离环(3)为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环(3),所述片状触点(2)安装在所述安装位(32)上。5.一种方向电极,包括刺激段(42),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段(42)包括:芯轴(76),外壁上设有若干沿所述芯轴(76)轴向延伸的通槽(74);导线(6),具有若干条,穿设在所述通槽(74)内部;所述芯轴(76)外侧套设有至少零个环形触点(1),和至少一个复合触点(5),所述复合触点(5)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复合触点;若干所述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片状触点(2),或者与所述环形触点(1)、所述片状触点(2)电连接。6.一种方向电极,在多腔管(7)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腔管(7),内部设有若干沿所述多腔管(7)轴向延伸且两端开口的通道(70);所述多腔管(7)包括第一段(71)、第二段(72)和第三段(73),所述第一段(71)和所述第三段(7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段(72)的两端,所述第一段(71)和所述第三段(73)的外层去除,露出所述通道(70),露出的所述通道(70)形成通槽(74);导线(6),布置在所述通道(70)和所述通槽(74)内部;所述第一段(71)上间隔套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触点(8)和至少零个绝缘环(81);所述连接触点(8)与所述导线(6)的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连接段(41);所述第三段(73)上套设有至少零个环形触点(1)和至少一个复合触点(5);所述片状触点(2),或者所述环形触点(1)和所述片状触点(2)与所述导线(6)的另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刺激段(42);所述复合触点(5)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复合触点(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向电极,其特征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段(71)上的连接触点(8)与套设在所述第三段(73)上的环形触点(1)、片状触点(2)通过所述导线(6)一一对应地
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73)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环形触点(1),且两个所述环形触点(1)相邻设置时,在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