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57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其包括主机和雾化杯;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板和人体接近传感器,壳体的正面设有与该人体接近传感器相配合的红外透射窗口,人体接近传感器连接控制板,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与该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插孔;雾化杯与主机可拆卸连接地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其底部设有与插孔相配合的电极;主机的控制板根据人体接近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雾化杯的启动和停止。通过使雾化杯与主机可拆卸连接,方便雾化器的组装;并且为了避免交叉及院内感染,只需更换与主机连接的雾化杯即可,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雾化器。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因此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湿化气道,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目的。但雾化器易污染,导致交叉及院内感染,为了避免此类感染,雾化器一般作为一次性产品,消耗较大。现有的雾化器制造成本较高、组装复杂,不利于降低雾化器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雾化器,旨在解决现有雾化器存在的使用成本高、组装复杂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0005]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板和人体接近传感器,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与该人体接近传感器相配合的红外透射窗口,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连接控制板,用于探测使用者的设定部位是否靠近主机,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与该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插孔;
[0006]雾化杯,其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地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其底部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电极;
[0007]其中,所述主机的控制板根据人体接近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雾化杯的启动和停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卡合部,所述雾化杯的底部设有与卡合部相对应的凸起。
[000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有第一凸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第一凸柱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柱穿过第一通孔与前壳体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控制板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罩住人体接近传感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上设有安装保护罩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设于第二通孔内的保护罩共同构成所述红外透射窗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罩两侧设有耳部,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耳部相对应的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穿设于耳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雾化杯还包括:
[0014]杯体,用于盛放药液,其顶部设有进液口、侧面设有出液口,对应于所述出液口设有安装座,并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
[0015]雾化片,用于将杯体内的药液雾化,装设在所述杯体的安装座中,所述雾化片的电
极对应装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0016]雾化嘴,用于将经雾化片处理形成的雾化颗粒送出,其与所述杯体可拆卸地卡扣连接,将所述雾化片锁固在杯体的安装座中;
[0017]杯盖,用于密封所述进液口,其设置在雾化嘴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侧面设有两第一安装臂,所述第一安装臂外侧设有卡块;所述雾化嘴上设有第二安装臂,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设有可与卡块相卡合的卡槽。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臂末端设有拨拉部。
[0020]进一步地,所述杯盖侧面设有柔性连接部,所述杯盖与雾化嘴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所述杯盖侧面还设有提拉部,所述提拉部与柔性连接部相对设置。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雾化杯与主机可拆卸连接,使得整个雾化器的组装很方便;并且为了避免交叉及院内感染,只需更换与主机连接的雾化杯即可,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另外,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使用者而言,人体接近传感器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仅通过调整主机与自身的距离即可控制雾化杯的启动和停止,使用者能够更为轻松地使用雾化器,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性和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附图中:
[0023]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主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雾化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说明如下:
[0029]10雾化器;
[0030]1主机11壳体111安装腔1111开口1112卡合部1113插孔112前壳体1121第二通孔113后壳体1131第一凸柱114保护罩1141耳部12控制板121第一通孔122第二凸柱13人体接近传感器;
[0031]2雾化杯21凸起22杯体221进液口222出液口223安装座224安装孔225第一安装臂2251卡块23杯盖231柔性连接部232提拉部24雾化片241电极25雾化嘴251第二安装臂2511卡槽2512拨拉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33]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003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10,其包括主机1和与主机1可拆卸连接的雾化杯2,主机1用于安置并控制雾化杯2。主机1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壳体11内的控制板12和人体接近传感器13,雾化杯2、人体接近传感器13连接控制板12,人体接近传感器13用于探测使用者的设定部位是否靠近主机1,优选地,人体接近传感器13为红外感应器。控制板12根据人体接近传感器13的反馈信号控制雾化杯2的启动和停止。由于雾化杯2与主机1可拆卸连接,使得整个雾化器10的组装很方便。并且为了避免交叉及院内感染,只需更换与主机1连接的雾化杯2即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另外,对于行动不方便的使用者而言,人体接近传感器13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仅通过调整主机1与自身的距离即可控制雾化杯2的启动和停止,使用者能够更为轻松地使用雾化器10,大大提升了使用者的操作舒适性和体验感。
[0035]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1顶部设有安装腔111,安装腔111的侧面设有开口1111、底部设有卡合部1112以及与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插孔1113,雾化杯2底部设有与卡合部1112相对应的凸起21,当凸起21沿开口1111进入安装腔111内并与卡合部1112卡合时,雾化杯2可固定在主机1上;需要更换雾化杯2时,将雾化杯2从安装腔111内推出即可。
[0036]如图3所示,壳体11包括前壳体112和后壳体113,控制板12装设在后壳体113上,后壳体113上设有第一凸柱1131,控制板12上设有与第一凸柱1131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1,第一凸柱1131穿过第一通孔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控制板和人体接近传感器,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与该人体接近传感器相配合的红外透射窗口,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连接控制板,用于探测使用者的设定部位是否靠近主机,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腔,该安装腔的底部设有与该控制板电性连接的插孔;雾化杯,其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地装设在所述安装腔中,其底部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合的电极;其中,所述主机的控制板根据人体接近传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所述雾化杯的启动和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底部设有卡合部,所述雾化杯的底部设有与卡合部相对应的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上设有第一凸柱,所述控制板上设有与第一凸柱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凸柱穿过第一通孔与前壳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设置在控制板上,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用于罩住人体接近传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上设有安装保护罩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设于第二通孔内的保护罩共同构成所述红外透射窗口。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行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鸿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