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毒、杀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大的需求。例如,受伤后需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免发生感染、化脓等恶化境况;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就餐前,需要及时对双手等关键部位进行消毒。瓜果蔬菜食用前需要清洗处理,以清除农药等污染物的残留。传统上,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往往是先用水清洗,然后涂抹酒精、碘酒、双氧水等消毒液或化学药剂进一步处理。尽管这些方法可以满足一般的生活生产需求,但也存在着药剂不易保存、可携带性差、易有化学残留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0003]现代方法中,采用光等离子消毒杀菌是一种新型的消毒方式,如专利申请号为201910702265.9,利用光等离子管产生紫外光,将空气中的气体分离成光等离子,进行杀菌消毒。此方法提高了消毒杀菌的速率,但对人体皮肤伤害很大,不能直接对伤口进行消毒杀菌。又如专利申请号201710098445.1,通过空气射流高压放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1)、次高压发生组件(2)、离子发生模块(3)、激光组件(4),其中,所述次高压发生组件(2)和离子发生模块(3)安装在外套(1)的内部,激光组件(4)安装在外套(1)的外部,次高压发生组件(2)为其提供次高电压,离子发生模块(3)将介质管中的液态中性介质转换成雾状高能活性离子,雾状高能活性离子具有消毒、杀菌和降解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1)包括次高压腔(11)、手持杆套(12)、保护套(13)、底座(14),其中,手持杆套(12)一端与次高压腔(11)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套(13)连接,底座(14)安装在保护套(13)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高压发生组件(2)包括电路板(21)、电源(22)、开关(23)、充电接口(24)、指示灯(25)、弹簧顶针(26),其中,弹簧顶针(26)、指示灯(25)、充电接口(24)、开关(23)、电源(22)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电路板(21)上;所述弹簧顶针(26)作为次高压电传导接口,用于将次高电压传输到所述离子发生模块(3)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模块(3)包括电极帽(31)、电极片(32)、防水透气膜(33)、密封垫(34)、第一介质管(351)、第一微孔管(361)、金属丝(37)、第一软垫(381)、密封套(39)、第一锁紧螺头(3101),金属丝(37)与电极片(32)连接,电极片(32)位于电极帽(31)内,防水透气膜(33)设置在电极帽(31)内;所述第一微孔管(361)置于所述第一介质管(351)的底部,第一软垫(381)、密封套(39)依次套入第一微孔(361)管中,所述第一锁紧螺头(3101)通过螺纹与第一介质管(351)的尾部配合连接并同时挤压第一软垫(381)和密封套(39),对第一微孔管(361)进行卡紧、定位,所述金属丝(37)贯穿所述第一介质管(351)并伸入第一微孔管(36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高能活性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模块(3)包括电极帽(31)、电极片(32)、防水透气膜(33)、密封垫(34)、第二介质管(352)、第二微孔管(362)、金属丝(37)、第二软垫(382)、第二锁紧螺头(3102),金属丝(37)与电极片(32)连接,电极片(32)置于电极帽(31)内,防水透气膜(33)安装在电极帽(31)内,密封垫(34)置于第二介质管(352)的上端,电极帽(31)通过螺纹与第二介质管(352)上端配合连接并同时挤压密封垫(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龙,董晓峰,刘晓斌,林恒龙,杨泽群,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