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桑昆峰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50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包括管头,管头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延长管,管头的一侧套接有密封帽,管头的另一侧套接有面罩,延长管的底端套接有直角转换头,直角转换头远离延长管的一端套接有柱形雾化杯,柱形雾化杯的一侧插接有雾化导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该雾化吸入器可供需要雾化的人工气道患者平卧或侧卧时使用,将直角转换头拆下,可供患者站立、半卧位、端坐位时使用,当患者的脖子处有向外凸起接口的气切套管时,可将面罩拆下,可供患者平卧或侧卧时使用,将直角转换头和面罩同时拆下时,可供需要雾化的无机械通气的气管插管、气切套管人工气道患者站立、半卧位、端坐位、俯卧位时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吸入治疗是临床预防或治疗肺部感染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有着消炎、止咳、化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作用,尤其针对胸部手术前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效果更佳。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氧气的气流、压缩气体的高速运动使药液形成雾状或微粒、气溶胶,直径通常在2~5um左右,随着患者的吸气过程进入道下呼吸道,再进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内,相对地进行靶向给药,达到一种精准治疗的作用,但是对于危重患者而言,疾病往往会有一个转归的过程,病情瞬息万变,随着疾病的发展,一些危重病人由普通患者过渡到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再过渡到到气管切开患者,即从非人工气道过渡到人工气道,病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而且,在ICU里病人病情重,由于疾病影响或治疗所需,病人的体位不同于常规病人,比如重症肺炎病人、ARDS病人等,需要取俯卧位,左肺或右肺全切术的病人需要取四分之一侧卧位,因此普通的常规雾化器,对于这种病人而言,使用起来,有着很大的不便和局限,功能单一的雾化吸入器很难能够满足同一危重患者不同时刻不同体位的雾化需求,为了病人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医疗耗材费用,节省护士的人力资源,因此一种多功能用途的雾化吸入器的研制迫在眉睫。
[0003]目前,现有的雾化吸入器功能性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实现无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患者雾化需求,危重患者病情时刻都可能会发生变化,患者续贯出现角色转变,若同一患者从非人工气道过渡到人工气道中的有机械通气人工气道,再过渡到人工气道中的无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现有的雾化吸入器使用起来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不能够满足患者不同时刻的同一雾化需求,故而提出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包括管头,所述管头呈柱形结构,所述管头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延长管,且延长管呈中字型结构,所述管头的一侧套接有密封帽,且密封帽与延长管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帽远离管头的一侧固定有伸出端,所述管头的另一侧套接有面罩,所述延长管的底端套接有直角转换头,且直角转换头呈L型结构,所述直角转换头远离延长管的一端套接有柱形雾化杯,所述柱形雾化杯的一侧插接有雾化导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导管的两端均套接有连接端口,且连接端口的直径大于雾化导管的直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罩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台,且凸台呈
中空结构,所述凸台上缠绕有绑带。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可以有效解决雾化吸入器的使用问题,先向柱形雾化杯中添加药液,将雾化导管的一端插入柱形雾化杯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氧气端口或呼吸机雾化端口,绑带绕颈固定,打开氧气以8~10L/min左右的速度,即可满足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金属气切套管)人工气道患者平卧、侧卧时使用;将直角转换头取下,满足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金属气切套管)人工气道患者端坐、半坐卧位、俯卧位时使用;将面罩取下,密封帽打开,将管头与塑料气切套管、气管插管连接,即可供需要雾化的气管切开(塑料气切套管)、气管插管人工气道患者平卧、侧卧时使用,在此基础上,取下直角转换头,让延长管直接与柱形雾化杯套接,可供需要雾化的无机械通气的气管插管、气切套管(塑料气切套管)人工气道患者站立、半卧位、端坐位、俯卧位时使用,并且该雾化吸入器可以360度旋转,满足人工气道危重患者不同体位的雾化需求,通过该雾化吸入器可以满足病人病情变化前、中、后的过渡时期使用。本技术设计合理,功能性全面,安全实用,适合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一;
[0014]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二;
[0015]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之三;
[0016]图5是本技术的雾化导管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管头;2、延长管;3、密封帽;4、伸出端;5、面罩;6、柱形雾化杯;7、直角转换头;8、雾化导管;9、连接端口;10、凸台;11、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包括管头1,管头1呈柱形结构,管头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延长管2,且延长管2呈中字型结构,管头1的一侧套接有密封帽3,且密封帽3与延长管2固定连接,密封帽3远离管头1的一侧固定有伸出端4,管头1的另一侧套接有面罩5,延长管2的底端套接有直角转换头7,且直角转换头7呈L型结构,直角转换头7远离延长管2的一端套接有柱形雾化杯6,柱形雾化杯6的一侧插接有雾化导管8。
[0021]进一步的,雾化导管8的两端均套接有连接端口9,且连接端口9的直径大于雾化导管8的直径,雾化导管8一端的连接端口9插入柱形雾化杯6中,另一端连接端口9连接氧气管道或呼吸机雾化端口,即可供患者平卧或侧卧时使用。
[0022]面罩5的两侧均设置有凸台10,且凸台10呈中空结构,凸台10上缠绕有绑带11,将
绑带11穿过凸台10绑紧,通过绑带11可调节面罩5绑定的松紧程度,使得面罩5绑在人工气道患者的颈部患者既不会出现难受,面罩5也不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
[0023]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先向柱形雾化杯6中添加药液,将面罩5套接在管头1的开口端,管头1上的密封帽3通过伸出端4打开,将直角转换头7套接在延长管2的底端,柱形雾化杯6与直角转换头7的另一端套接,雾化导管8的一端插入柱形雾化杯6中,另一端连接氧气管道或呼吸机雾化端口,将绑带11绕颈妥善固定,即可供需要雾化的金属气管切开套管人工气道患者平卧或侧卧时使用;将直角转换头7拆下,让延长管2直接与柱形雾化杯6套接,可供需要雾化的金属气切套管人工气道患者站立、半卧位、端坐位、俯卧位时使用;当无机械通气的塑料气切套管、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做雾化时,可将面罩5拆下,将管头1与塑料气切套管、气管插管连接,即可供无机械通气的塑料气切套管、气管插管人工气道患者平卧或侧卧时使用,也可将面罩5和直角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医用雾化吸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头(1),所述管头(1)呈柱形结构,所述管头(1)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延长管(2),且延长管(2)呈中字型结构,所述管头(1)的一侧套接有密封帽(3),且密封帽(3)与延长管(2)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帽(3)远离管头(1)的一侧固定有伸出端(4),所述管头(1)的另一侧套接有面罩(5),所述延长管(2)的底端套接有直角转换头(7),且直角转换头(7)呈L型结构,所述直角转换头(7)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昆峰钟先进凌莉王珏唐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桑昆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