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汽车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356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汽车和方法,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解决了低温环境下,发动机中机油被燃油稀释的问题。发动机的缸套内壁设有集油槽,集油槽的槽底低于集油槽的槽口,集油槽的槽口低于发动机活塞的下止点;缸套侧壁还设有出气通道和回油通道,集油槽通过出气通道与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连通,集油槽通过回油通道与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出气通道的进气口高于回油通道的进油口,有效降低燃油稀释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方法,通过收集混合油的方式,给与液态燃油挥发的时间和空间,以此降低燃油稀释率。低燃油稀释率。低燃油稀释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汽车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汽车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油发动机普遍采用缸内直喷技术改善燃烧,提高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响应。缸内直喷发动机由燃油喷嘴直接喷射到气缸内,为了提高燃油雾化效果,采用较高的喷射压力,不可避免喷射到气缸壁面,燃油顺着缸壁流到曲轴箱中混入机油中。发动机如果长时间运行,机油温度升高后,混入机油中的燃油会挥发,并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进入燃烧室燃烧。如果发动机长期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短途行驶,机油处于较低温度,机油中的燃油不能挥发出去,随着燃油量越来越多,会导致严重的燃油稀释,导致机油液位上升,机油粘度下降,导致发动机摩擦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汽车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燃油混入机油中导致燃油稀释率高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所述发动机的缸套内壁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槽底低于所述集油槽的槽口,所述集油槽的槽口低于所述发动机活塞的下止点;
[0006]所述缸套侧壁还设有出气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集油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连通,所述集油槽通过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高于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
[0007]优选地,所述集油槽包括环槽,所述环槽沿所述发动机的缸套内壁周向设置,所述环槽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环槽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集油槽还包括集油通道,所述集油通道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缸套侧壁,所述集油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环槽的槽宽;
[0009]所述环槽通过所述集油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环槽通过所述集油通道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集油通道内壁的上部,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位于所述集油通道的中部。
[0010]优选地,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间隙设置在所述集油通道内。
[0011]优选地,所述加热棒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外围与所述集油通道内壁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集油通道的长度方向为直线,所述加热棒的长度方向为直线,所述固定件为螺塞,所述螺塞与所述集油通道同轴,所述集油通道内壁设有与所述螺塞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0013]优选地,所述加热棒内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内设有电热丝,所述螺塞的端面设有线束接头,所述电热丝通过所述线束接头连接有控制器。
[0014]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汽车,所述汽车包括所述发动机结构。
[0015]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方法,所述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方法基于所述的汽车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0016]通过所述集油槽收集所述汽车发动机缸套内壁残留的液态燃油和液态机油;
[0017]使所述集油槽内的液态燃油挥发成气态燃油;
[0018]回收气态燃油和液态机油,将气态燃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将液态机油输送至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
[0019]优选地,使所述集油槽内的液态燃油挥发成气态燃油,具体包括:
[0020]判断所述汽车所处的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大于0摄氏度时,液态燃油自然挥发成气态燃油;
[0021]当环境温度不大于0摄氏度时,加热液态燃油和液态机油,以加速液态燃油挥发。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发动机结构通过设置在缸套内壁的集油槽收集燃油和机油的混合油,混合油在集油槽内静置,混合油溢出的气态燃油将通过出气通道被曲轴箱通风系统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燃烧,使混入机油中的燃油能够有空间和时间挥发,以此降低燃油对机油的稀释率,结构简单有效,且不会对发动机内活塞机构的运行造成影响;
[0024]本专利技术也公开了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汽车,汽车内设置有上述发动机结构,通过发动机结构降低了发动机内燃油对机油的稀释率,增长了机油的粘度维持时间,使发动机的摩擦副不易损坏,相应的降低了汽车的故障率,节约车辆维修成本;
[002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方法,通过收集混合油,并针对低温环境下的混合油进行加热,加速燃油的挥发速度,以此降低低温环境下的燃油稀释率,进而能够避免机油粘度下降,减缓了发动机摩擦副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活塞组件位于上止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活塞组件位于下止点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1

缸套,2

活塞组件,3

集油槽,4

加热机构,301

环槽,302

集油通道,303

出气通道,304

回油通道,401

加热棒,402

螺塞,403

线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这不应当被理解为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特定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和理解: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发动机包括缸体和活塞组件2,缸体上设有缸套1,活塞组件2沿缸套1的轴向往复运动,活塞组件2在缸套1内运动的最高点为上止点,活塞组件2在缸套1内运动的最低点为下止点。活塞组件2在向下运动过程中,燃油喷嘴喷射在缸套1内壁的燃油将被活塞组件2推动向下流动。
[0035]由此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发动机的缸套1内壁设有集油槽3,集油槽3的槽口低于发动机活塞组件2的下止点,使活塞组件2的从缸套1内壁刮下的油可沿着缸套1内壁由集油槽3的槽口进入集油槽3,且集油槽3的槽口位于活塞组件2下止点的下方,不会影响活塞组件2的运行;集油槽3的槽底低于集油槽3的槽口,以使燃油和机油的混合油能够聚集在集油槽3内。
[0036]缸套1侧壁还设有出气通道303和回油通道304,集油槽3通过出气通道303与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连通,曲轴箱通风系统负压会抽取集油道里面挥发的燃油蒸汽,并最终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缸套内壁设有集油槽,所述集油槽的槽底低于所述集油槽的槽口,所述集油槽的槽口低于所述发动机活塞的下止点;所述缸套侧壁还设有出气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集油槽通过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通风系统连通,所述集油槽通过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油底壳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高于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包括环槽,所述环槽沿所述发动机的缸套内壁周向设置,所述环槽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环槽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还包括集油通道,所述集油通道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缸套侧壁,所述集油通道的内径大于所述环槽的槽宽;所述环槽通过所述集油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环槽通过所述集油通道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集油通道内壁的上部,所述回油通道的进油口位于所述集油通道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间隙设置在所述集油通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燃油稀释率的发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丹施发义万建查乃敏丁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