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33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45
在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隔板(15)和多个框架(25、55)。在框架(25、55)的框部(30、60)形成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在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框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隔板(15)被与该隔板(15)相邻的第一框架(25)和第二框架(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夹住。65)夹住。65)夹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在换气装置上的热交换元件。该热交换元件是使供气与排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中,交替地层叠有多个树脂框和多个传热板。在该热交换器中,沿树脂框与传热板的层叠方向,交替地形成有供气侧的空气流路和排气侧的空气流路。相邻的空气流路由传热板隔开。并且,在该热交换器中,在供气侧的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和在排气侧的空气流路中流动的空气通过传热板交换显热和潜热(水分)。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009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在专利文献1的热交换器中,传热板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树脂框上。然而,传热板有时会因粘合不良或粘合剂老化而从树脂框上剥落。一旦传热板从树脂框上剥落,剥落下来的传热板就可能阻碍空气流通。
[000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热交换器的可靠性。
[0009]-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的公开以一种热交换器为对象,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所述凸条部34、64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所述凹条部35、65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相邻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夹住。
[0011]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分隔部件15和间距保持部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流体通过分隔部件15至少交换显热。
[0012]在第一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凹条部35、65。分隔部件15被彼此嵌合的凹条部35、65与凸条部34、64夹住。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
外,还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0013]根据第一方面,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而且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即使不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粘合起来,也具有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并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这样的可能性。
[0014]因此,根据第一方面,能够事先预防不再被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的分隔部件15阻碍空气流通。此外,根据该方面,能够防止空气通过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从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中的一者侵入另一者。其结果是,能够提高热交换器10的可靠性。
[0015]第二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34、64和所述凹条部35、65分别形成在所述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
[0016]在第二方面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在沿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形成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
[0017]第三方面的公开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公开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
[0018]在第三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和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分隔部件15。其结果是,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在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形成有连通用开口22、52的部分,也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间隙密封起来。
[0019]第四方面的公开以一种热交换器为对象,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
[0020]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交替地层叠有分隔部件15和间距保持部件25、5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在热交换器10中,在第一流路21中流动的流体与在第二流路51中流动的流体通过分隔部件15至少交换显热。
[0021]在第四方面的热交换器10中,由相邻的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辅助肋32、62和另一者的框部30、60夹住分隔部件15。其结果是,能够由位于分隔部件15两旁的
两个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此外,还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
[0022]根据第四方面,在出现粘合不良或粘合剂劣化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分隔部件15两旁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保持分隔部件15,而且能够将分隔部件15与间距保持部件25、55之间的间隙密封起来。此外,即使不将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凸条部(34、64)和凹条部(35、65),所述凸条部(34、64)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所述凹条部(35、65)形成在所述分隔部件(15)的位于层叠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的面上且沿所述框部(30、60)的伸长方向延伸,相邻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嵌入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凸条部(34、64)与另一者的所述凹条部(35、65)夹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部(34、64)和所述凹条部(35、65)分别形成在所述框部(30、60)的最外周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4.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所述框部(30、60)具有连通用开口(22、52)和辅助肋(32、62),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使被该框部(30、6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或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30、60)的外部连通,所述辅助肋(32、62)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相对,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辅助肋(32、62)与另一者的所述框部(30、60)夹住。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从与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辅助肋(32、62)相向的面突出且沿该辅助肋(32、62)的外侧延伸,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外侧肋(33、63)的突出端面与下述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该面是在所述外侧肋(33、63)的突出方向上相邻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所具有的
所述辅助肋(32、62)的与所述分隔部件(15)相反一侧的面。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整周上沿该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周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具有外侧肋(33、63),所述外侧肋(33、63)沿所述连通用开口(22、52)延伸且整体位于比所述辅助肋(32、62)靠外侧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3到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辅助肋(32、62)具有线状凸部(36、66),所述线状凸部(36、66)沿该辅助肋(32、62)延伸且朝向该辅助肋(32、62)所面对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突出,在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框部(30、60),形成有供相邻的其他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所述线状凸部(36、66)嵌入的线状凹部(37、67)。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件(15)被与该分隔部件(15)相邻的两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中的一者的所述线状凸部(36、66)与另一者的所述线状凹部(37、67)夹住。10.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层叠起来的多个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的外周面形成的侧面为平面。11.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平坦片状的多个分隔部件(15)和交替地与所述分隔部件(15)层叠且保持相邻的所述分隔部件(15)之间的间距的间距保持部件(25、55),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交替地形成有第一流路(21)和第二流路(51),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保持部件(25、55)具有沿所述分隔部件(15)的周缘延伸的框部(30、60),形成所述第一流路(21)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即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第一连通用开口(22)和第一内侧肋(40),所述第一连通用开口(22)形成在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框部(30),且使被该框部(30)围住的所述第一流路(21)与该框部(30)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内侧肋(40)从所述第一连通用开口(22)沿与该第一连通用开口(2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两旁的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形成所述第二流路(51)的所述间距保持部件即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包括第二连通用开口(52)和第二内侧肋(70),所述第二连通用开口(52)形成在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框部(60),且使被该框部(60)围住的所述第二流路(51)与该框部(60)的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内侧肋(70)从所述第二连通用开口(52)沿与该第二连通用开口(52)相交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两旁的所述分隔部件(15)接触,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还包括第一保持肋(41a、41b),所述第一保持肋(41a、41b)与所述第一内侧肋(40)相交且沿着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一保持肋(41a、4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的所述第二内侧肋(70)之间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所述第二间距保持部件(55)还包括第二保持肋(71a、71b),所述第二保持肋(71a、71b)
与所述第二内侧肋(70)相交且沿着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的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保持肋(71a、71b)与位于相邻位置的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的所述第一内侧肋(40)之间夹着所述分隔部件(15)。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包括在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一者接触的一侧的所述第一保持肋(41a)和在和与该第一间距保持部件(25)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部件(15)中的另一者接触的另一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胜哉中泽武马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