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322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生产工艺步骤为:1)胶面浸泡;2)胶面烘干;3)胶面浸入硫化罐;4)硫化罐通入水蒸气进入高温高压硫化反应;5)释放水蒸气完成胶面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蒸气高温产生的高压去挤压胶面进行硫化反应,使胶面更加均匀、平整,避免胶面产生鼓包的现象,不仅提高浸胶手套的耐磨强度,达到了EN388测试标准的4级,同时也提升了浸胶手套使用的安全性。同时也提升了浸胶手套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劳保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浸胶手套在劳保用品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正常条件下浸胶手套的生产时间较长,而且浸胶手套的胶面稳定性较差,很容易出现胶面鼓包的情况,影响浸胶手套的使用安全,又因浸胶手套的胶面厚度决定了浸胶手套的耐磨强度,故胶面越厚的耐磨强度越好,但是胶面越厚的势必会影响佩戴者的手指灵活度,目前已通过硫化反应来提高浸胶手套的拉伸强度及耐磨强度,从而提高佩戴者的手指灵活度,然而常规的硫化反应过程是先低温硫化再高温硫化,这种硫化反应虽能提高浸胶手套的拉伸强度及耐磨强度,但并不能解决胶面鼓包的问题,而且生产时间也比较长。
[0003]现有中国专利文献CN 111391207 A的一种浸胶手套及其制作工艺中“包括如下步骤:经烘箱将手套模具预热;人工把手套芯套设在手套模具上;等待手套芯的表面温度冷却降温;把手套芯的手掌朝向浸缸,并令芯的手指朝向浸缸倾斜30
°‑
45
°
,手套芯进入浸缸,令手套芯的手掌和手指部分被浸胶;浸胶完成后的手套芯,放置在吊滴槽上方进行吊滴;把吊滴完的手套芯送入烘箱,进行蒸汽加热;产品经出烘箱后进行冷却;手套脱模机器进行脱模处理,并整理入库,可简化浸胶手套的操作步骤”,此现有技术虽然解决浸胶手套塑性变形的问题,但此现有技术是先利用蒸汽加热烘干手套芯,提高了烘干的效率,再对其进行硫化反应,而此现有技术中的硫化反应也只能解决塑性变形的问题,并不能防止胶面鼓包的问题。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阶段浸胶手套的生产时间长,且常规硫化反应不能解决胶面鼓包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生产工艺步骤如下:(1)将浸胶手套的胶面浸入浓度1

4%的乙醇水溶液3

4min;(2)浸泡结束后,在温度90

110℃下烘烤直至胶面烘干;(3)再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4)同时在硫化罐中通入水蒸气,利用水蒸气高温产生的高压对胶面进行挤压,使得胶面更加均匀、平整,通入水蒸气后,硫化罐的温度会升高到140

180℃,此时硫化罐中会产生0.14

2Mpa的压力对胶面进行硫化反应,硫化反应15

35min后停止输送水蒸气;(5)待胶面凝固后,经过0.5

1小时完成释放出水蒸气,打开冷风,使胶面逐渐冷却,直至胶面固化,得到平整的浸胶手套胶面。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利用水蒸气高温产生的高压去挤压胶面,使胶面更加均匀、平整,避免胶面产生鼓包的现象,不仅提高浸胶手套的耐磨强度,达到了EN388测试标准的4级,同时也提升了浸胶手套使用的安全性。
[0007]2.本专利技术在通入水蒸气后,硫化罐内的温度会因此升高从而产生较大的压力对胶面进行硫化反应,使胶面能够得到与之相对等的压力进行挤压,实现胶面的充分硫化反应,在提升硫化效率的同时,缩短了生产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以胶面厚度0.8mm为例)首先将浸胶手套的胶面浸入浓度为1

4%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3.3min,在温度为96℃下烘烤直至胶面烘干,然后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同时在硫化罐中通入温度为138℃会产生0.6Mpa压力的水蒸气,并对胶面形成挤压作用,此时硫化罐的温度会升高到166℃,此时硫化罐中会产生1.67Mpa的压力对胶面进行高温高压硫化反应,可以有效避免胶面在硫化反应过程产生鼓包的现象,使胶面更加均匀、平整,同时也提升了硫化的质量及效率,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高温高压硫化反应30min后停止输送水蒸气,待胶面凝固后,在0.6小时内释放出水蒸气,打开冷风,使胶面逐渐冷却,直至胶面固化,得到平整的浸胶手套胶面,并在马丁代尔耐磨测试仪的测试下,使得0.8mm胶面的耐磨强度可达到15000转,达到了EN388测试标准的4级,同时也提升了浸胶手套使用的安全性。
[0009]对比例1:(也以胶面厚度0.8mm为例 )使用常规的硫化反应:首先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此硫化反应是先在胶面上涂上硫化剂在温度60℃中进行低温硫化,然后对涂有硫化剂的胶面进行加热到128℃实现高温硫化,此种先低温后高温的硫化反应会使胶面产生不同大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胶面的耐磨性能,且在马丁代尔耐磨测试仪的测试下,胶面只能达到6000转,EN388测试标准也只有3级。
[0010]实施例2:(以胶面厚度0.78mm为例)首先将浸胶手套的胶面浸入浓度为1

4%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3min,在温度为90℃下烘烤直至胶面烘干,然后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同时在硫化罐中通入温度为122℃会产生0.3Mpa压力的水蒸气,并对胶面形成挤压作用,此时硫化罐的温度会升高到148℃,此时硫化罐中会产生1.34Mpa的压力对胶面进行高温高压硫化反应,可以有效避免胶面在硫化反应过程产生鼓包的现象,使胶面更加均匀、平整,同时也提升了硫化的质量及效率,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高温高压硫化反应24min后停止输送水蒸气,待胶面凝固后,在0.4小时内释放出水蒸气,打开冷风,使胶面逐渐冷却,直至胶面固化,得到平整的浸胶手套胶面,并在马丁代尔耐磨测试仪的测试下,使得胶面的耐磨强度可达到15200转,同样达到了EN388测试标准的4级,同时也提升了浸胶手套使用的安全性。
[0011]对比例2:(也以胶面厚度0.78mm为例)使用常规的硫化反应:首先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此硫化反应是先在胶面上涂上硫化剂在温度60℃中进行低温硫化,然后对涂有硫化剂的胶面进行加热到124℃实现高温硫化,此种先低温后高温的硫化反应会使胶面产生不同大小的气泡,这些气泡会影响胶面的耐磨性能,且在马丁代尔耐磨测试仪的测试下,0.78mm胶面也只能达
到5800转,EN388测试标准也同样只有3级。
[0012]实施例3:(以胶面厚度0.85mm为例)首先将浸胶手套的胶面浸入浓度为1

4%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3.8min,在温度为115℃下烘烤直至胶面烘干,然后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同时在硫化罐中通入温度为148℃会产生0.8Mpa压力的水蒸气,并对胶面形成挤压作用,此时硫化罐的温度会升高到178℃,此时硫化罐中会产生1.89Mpa的压力对胶面进行高温高压硫化反应,可以有效避免胶面在硫化反应过程产生鼓包的现象,使胶面更加均匀、平整,同时也提升了硫化的质量及效率,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高温高压硫化反应34min后停止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1)将浸胶手套的胶面浸入水溶液中浸泡3

4min;(2)浸泡结束后,在温度90

110℃下烘烤直至胶面烘干;(3)再将烘干的胶面浸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反应;(4)同时在硫化罐中通入水蒸气对胶面进行高温高压硫化反应;(5)待胶面凝固后,释放出水蒸气,打开冷风,使胶面逐渐冷却,直至胶面固化,得到平整的浸胶手套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溶液为浓度1

4%的乙醇水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浸胶手套胶面鼓包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高温高压硫化反应是由水蒸气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鑫
申请(专利权)人:鸿瀚防护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