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及光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86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拾取装置,该光拾取装置将具备光学元件的光模块粘接固定在拾取器壳体上而构成,在隔着从光学元件向上述拾取器壳体延伸的光轴的至少2处,将上述光模块利用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在光拾取器壳体上,且用硬度或弹性模量比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高的第二紫外线固化粘接剂覆盖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露出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减少光拾取装置的“光轴偏移”,使导热性比第一及第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高的散热材料分别与光模块和光拾取器壳体接触,提高光拾取装置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D(光盘)、DVD(数字多功能光盘)、对应于蓝色半导体激光的Blu-ray磁盘、HD-DVD等光记录媒体的再生、记录的光拾取装置及装入它的光盘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CD、DVD、对应于蓝色半导体激光的Blu-ray磁盘、HD-DVD等光记录媒体的再生、记录的光拾取装置及装入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驱动装置,通过各种透镜、棱镜、镜等光学部件将来自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射出光导入到物镜,用该物镜会聚到光记录媒体上,然后,通过物镜以及其他各种透镜、镜等光学部件用光电二极管接收来自光记录媒体的返回光(例如从上述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的用该光记录媒体反射的成分),并转换为根据用光电二极管接收的光的强度的电信号。在组装该光拾取装置时,需要将激光二极管等光元件搭载、安装在轴杆的副装配板(サブマウント)上,且相对该光拾取装置的壳体(也记为光拾取器用壳体),将一体化该副装配板和金属或树脂制的托架而形成的光模块(发光部)和一体化接收光信号的光电二极管和托架而形成的光模块(检测部)光学地调整为最佳位置,且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在该壳体上。此时,为了吸收(补偿)该光模块以外的部件在上述光拾取装置上的搭载位置的“偏移量”和该部件本身的公差,上述光模块在上述光拾取装置(例如上述壳体)上的搭载位置需要三维地进行调整。另外,为了在固定光模块和光拾取器壳体(光拾取装置)的粘接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深度方向,使紫外线有效到达,该光拾取器壳体和该光模块在200μm~700μm左右的空间内以互相隔开的状态被粘接。再有,在光拾取器壳体和通过宽间隙粘接在它上面的光模块上,连接用于供给电信号的挠性印刷基板,该挠性基板的应力直接施加到该光拾取器壳体和光模块的粘接部上。因此,相对光拾取器壳体,光模块的粘接部容易位置偏移。另一方面,在光拾取装置中,对光模块部分要求更高的位置稳定性。为满足该要求,在确保光模块相对光拾取器壳体的位置稳定性方面优良的粘接剂一般有具有高弹性模量或硬度的倾向。但是,这种粘接剂具有以下缺点,即不仅在其刚粘接后的粘接强度弱,而且相对如伴随湿度的外部的环境粘接强度容易下降。因此,在光模块的利用粘接剂向光拾取器壳体的固定中,使用以其粘接强度为优先且弹性模量及硬度比较大的粘接剂。另外,近年来,伴随使光盘驱动装置对应向光盘(光记录媒体)的高速记录,在光拾取装置上的激光的输出增加,从而其发热量也增大,因此还必须研究防止光拾取器壳体和光模块的粘接部的温度上升的问题。因此,对用于光拾取器壳体或光模块上的部件或构造等想了各种办法,尤其作为必然性高的对策有如下方法,即,将以硅酮系树脂(Silicone Resin)为代表的导热性优良的树脂作为散热材料,填充到被夹在光模块和光拾取器壳体之间的空间的没有上述粘接剂的部分或被夹在光模块和安装于光拾取器上的罩部件之间的空间内。另外,关于光拾取装置,在特开平5-210851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在将配设于光路中的光学部件粘接固定在保持部件上的构造中,用包覆材料覆盖露出于粘接层的外部的部分,以防止从外部给粘接层带来坏影响。特开2002-342947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即将搭载光电二极管等的平板(相当于光模块)相对机箱(相当于光拾取器的壳体)隔开若干间隔,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进行临时固定,之后,通过在固化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之间注入适量的热固化型粘接剂,并加热使其固化,消除利用根据温度变化的伸缩性大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临时固定的缺点,且提高光拾取器的批量生产率。特开2004-10758号公报(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指教如下内容,即作为要求高位置精度的光学元件(例如搭载受光元件的电路基板)向激光头装置(例如相当于其机架、光拾取器的壳体)的安装构造,使用大量配合填料的触变性高的富填料型(富フイラ一型)粘接剂将该光学元件固定在激光头装置上,为了加强作为该富填料型粘接剂的缺点的低粘接强度,在各个该光学元件及激光头装置的粘接界面的附近设置低粘度的贫填料型(贫フイラ一型)粘接剂。由此,即使光学元件通过间隙粘接固定在激光头装置的机架上,也不会产生由富填料型粘接剂固化时的收缩应力引起的该粘接部的剥离或强度下降,可以保持光学元件相对激光头装置的高位置精度,以上内容记载在专利文献3中。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由于将导热性优良的散热材料充分填充在光拾取器壳体和光模块之间,因此满足了光拾取装置的散热特性。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者们发现,由于在固定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除了光拾取器壳体及光模块的粘接部以外的全面上接触散热材料,因此起因于散热材料的水分及挥发成分浸入到固定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中,其结果产生如下问题。即,产生了固定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软化且膨胀,光模块相对光拾取器壳体的位置产生偏移,在该光拾取装置上的光模块的光轴产生偏移的问题。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光学部件本身不是发热体,因此无需用散热性优良的树脂覆盖粘接层。再有,在专利文献1的指教中,光学部件形成为非常薄且用弹性模量及硬度小的粘接层固定在保持部件上,但没有考虑由于在覆盖它的树脂固化时产生的固化收缩力,使光学部件相对保持部件的固定位置产生偏移的可能性,也没有提出建议。另外,在该树脂以片状向粘接层(露出面)供给时,不能确保该树脂向粘接层、光学部件、保持部件的充分的密合性,结果也不可否认粘接层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可能性。在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利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和热固化型粘接剂,可以将形成于平板和机箱之间的粘接部相对温度的伸缩性在该热固化型粘接剂(热固化树脂)的固化后减小,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在热固化树脂的固化时产生的热,使用于临时固定的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软化,从而平板相对机箱的位置产生偏移的可能性。另外,专利文献2所指教的在光拾取器的平板上搭载激光二极管时,不能避免伴随该激光二极管的高输出化的发热量的增大,必须改善该平板(光模块部)的散热性。在上述专利文献3所述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各个富填料型粘接剂的光学元件(相当于电路基板、光模块)及光学头装置的机架(相当于光拾取器壳体)的粘接界面附近再次涂敷加强粘接强度用的贫填料型粘接剂,在富填料型粘接剂的固化时,由于贫填料型粘接剂,它们的相互位置几乎不偏移而被加强。但是,专利文献3所指教的粘接构造从长期来看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维持光学元件相对光学头装置的位置稳定性而提高其可靠性。另外,在专利文献3所指教的粘接构造中,与上述专利文献2所指教的粘接构造同样,还留下不能满足光学元件(光模块)的散热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将光模块用较厚的粘接层固定在光拾取器壳体上而形成的光拾取装置中,即使在由于连接在该光模块上的挠性基板等对粘接层施加应力的状态下,也能减少因长时间范围内进行的粘接层的变形引起的在光模块和光拾取器壳体(光拾取装置主体)之间产生的光轴偏移,而且通过确保光模块的散热特性,提高该光拾取装置的可靠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其具备至少具备一个发光元件等光学元件的光模块;以及通过间隙粘接固定该光模块的拾取器壳体,(1)在隔着从光学元件向上述拾取器壳体(虚拟地)延伸的光轴(例如发光元件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拾取装置,具备:至少具备一个光学元件的光模块;以及通过间隙粘接固定该光模块的拾取器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模块在隔着从光学元件向上述拾取器壳体延伸的光轴的至少2处,用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在该拾取器壳体上,露出于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上述光模块和上述拾取器壳体之间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硬度或弹性模量比该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高的第二紫外固化型粘接剂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2-3 2006-0264901.一种光拾取装置,具备至少具备一个光学元件的光模块;以及通过间隙粘接固定该光模块的拾取器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模块在隔着从光学元件向上述拾取器壳体延伸的光轴的至少2处,用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定在该拾取器壳体上,露出于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上述光模块和上述拾取器壳体之间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硬度或弹性模量比该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高的第二紫外固化型粘接剂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热性比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及上述第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高的散热材料设置成分别与上述光模块和上述光拾取器壳体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材料形成于被夹在上述光模块和上述光拾取器壳体之间且不存在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及上述第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任何一个的空间的至少一部分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模块具有与上述光拾取器壳体相对且与上述光轴相交的第一表面,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及上述第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分别与该第一表面和与它相对的该光拾取器壳体的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分别与上述光模块的从上述第一表面的端部离开的部分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覆盖上述第一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的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聪古市浩朗大关良雄野村里佳高桥和巳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视听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