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83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部放置有泡罩条,泡罩条包括药仓条和密封纸,密封纸覆盖在药仓条上并对药仓进行密封;壳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主动轴、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主动轴用于转动传递泡罩条,传递至主动轴顶部的泡罩条的密封纸从药仓条上剥离,剥离后的密封纸卷绕在右转动轴上,剥离后的药仓条卷绕在左转动轴上,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主动轴的顶部上方设置气仓,气仓的底部形成有与剥离后的药仓条上的药仓对应配合的开口,在壳体其中一侧设置与气仓连通的吹嘴,在壳体的顶部设置与气仓连通的鼻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鼻腔的连续给药递送,提高鼻腔给药的递送效率,鼻腔给药的效果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生物利用度。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给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属于鼻腔给药


技术介绍

[0002]鼻腔给药是指将药物直接通过鼻孔递送至鼻腔内,药物颗粒首先沉积在鼻腔内表面某一特定的区域,然后透过黏液层以及黏膜上皮细胞层,进而到达药物的作用部位,以治疗鼻腔局部疾病及脑部和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给药方式;传统的鼻腔给药一般用于鼻腔局部疾病(鼻炎、鼻息肉和鼻窦炎等)以及鼻腔手术术后治疗,将药物直接递送至鼻腔病灶处,既可以使药物发挥更好的药效,又可以减少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带来的毒副作用;近年来,新型的鼻腔给药还用于治疗脑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于脑部疾病,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常规的给药途径(静脉注射、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等)导致药物分子难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内,限制了脑部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癫痫等)的治疗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鼻腔黏膜与脑存在直接的鼻

脑通路,药物可以直接通过鼻

脑通路到达脑部,从而避开了血脑屏障的限制,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由于鼻腔黏膜上皮细胞下层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流丰富,药物分子可以被鼻腔黏膜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进而进入血液循环治疗全身性疾病,例如鼻腔递送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等;由于鼻腔给药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改善药物入脑的有效性以及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鼻腔给药装置对药物生物利用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递送至嗅区位置用于脑部疾病治疗,但是目前并没有一种可以连接给药递送的鼻腔给药装置,无法实现对鼻腔的连续给药递送,为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鼻腔给药装置,用以实现对鼻腔的连续给药递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鼻腔给药装置,用以实现对鼻腔的连续给药递送,提高鼻腔给药的递送效率,鼻腔给药的效果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放置有泡罩条,所述泡罩条包括药仓条和密封纸,所述药仓条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药仓,药仓中放置有药物颗粒,所述密封纸覆盖在药仓条上并对药仓进行密封;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主动轴、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所述主动轴用于转动传递泡罩条,传递至主动轴顶部的泡罩条的密封纸从药仓条上剥离,剥离后的密封纸卷绕在右转动轴上,剥离后的药仓条卷绕在左转动轴上,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主动轴的顶部上方设置气仓,气仓的底部形成有与剥离后的药仓条上的药仓对应配合的开口,在壳体其中一侧设置与气仓连通的吹嘴,在壳体的顶部设置与气仓连通的鼻口。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主动轴上设置主动齿轮,左转动轴上设置左从动
齿轮,右转动轴上设置右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右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中间齿轮与左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当旋转主动轴时,主动轴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右从动齿轮和中间齿轮转动,中间齿轮又带动左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利用主动轴带动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旋转。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主动轴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与药仓条上的药仓对应配合的凹槽,泡罩条通过药仓条上的药仓卡绕在主动轴外圆周面上;主动轴上的凹槽刚好用于容纳药仓条上的药仓,便于主动轴更好的对泡罩条进行转动传递,同时主动轴上的凹槽可以对药仓条上的药仓进行限位,使剥离后的药仓条上的药仓在气流作用下更稳定。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主动轴上连接有用于旋转主动轴的旋钮,所述旋钮延伸至壳体外侧;便于手动对主动轴进行旋转。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在壳体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主动轴转动的驱动装置;用以实现利用机械部件或电动部件对主动轴进行旋转。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从动轴,待使用的泡罩条卷绕在从动轴上;当主动轴转动传递泡罩条时,从动轴上卷绕的待使用的泡罩条开始解绕,使待使用的泡罩条更好的配合主动轴转动传递,避免待使用的泡罩条混乱。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初始状态下,位于主动轴顶部的泡罩条的密封纸从药仓条上剥离,剥离后的密封纸卷绕在右转动轴上,剥离后的药仓条卷绕在左转动轴上,而且,泡罩条前端的一段药仓条上的药仓中没有药物颗粒;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旋钮旋转主动轴,使主动轴逆时针转动,主动轴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右从动齿轮和中间齿轮顺时针转动,中间齿轮又带动左从动齿轮逆时针转动;右从动齿轮带动右转动轴顺时针转动,左从动齿轮带动左转动轴逆时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传递至主动轴顶部的泡罩条的密封纸与药仓条之间被连续剥离;主动轴每旋转一次,就有一个剥离后的药仓条上的药仓与气仓底部的开口对应,此时,将鼻口放入鼻腔中,嘴巴含住吹嘴开始吹气,气流进入气仓后带动药仓中的药物颗粒一同经鼻口流入鼻腔中,重复吹气,直至药仓中的药物颗粒全部被吹走,再旋转一次主动轴,重复操作即可完成连续鼻腔给药;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鼻腔的连续给药递送,提高鼻腔给药的递送效率,鼻腔给药的效果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图5中药仓与气仓底部的开口对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主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泡罩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

壳体,2

泡罩条,3

药仓条,4

密封纸,5

药仓,6

气仓,7

吹嘴,8

鼻口,9

凹槽,
10

旋钮,11

主动轴,12

左转动轴,13

右转动轴,21

主动齿轮,22

左从动齿轮,23

右从动齿轮,24

中间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13]如图1

8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放置有泡罩条2,泡罩条2包括药仓条3和密封纸4,药仓条3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药仓5,药仓5中放置有药物颗粒,密封纸4覆盖在药仓条3上并对药仓5进行密封;壳体1内部转动设置有主动轴11、左转动轴12和右转动轴13,主动轴11用于转动传递泡罩条2,传递至主动轴11顶部的泡罩条2的密封纸4从药仓条3上剥离,剥离后的密封纸4卷绕在右转动轴13上,剥离后的药仓条3卷绕在左转动轴12上,左转动轴12和右转动轴13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主动轴11的顶部上方设置气仓6,气仓6的底部形成有与剥离后的药仓条3上的药仓5对应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放置有泡罩条,所述泡罩条包括药仓条和密封纸,所述药仓条上等距离间隔设置有多个药仓,药仓中放置有药物颗粒,所述密封纸覆盖在药仓条上并对药仓进行密封;所述壳体内部转动设置有主动轴、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所述主动轴用于转动传递泡罩条,传递至主动轴顶部的泡罩条的密封纸从药仓条上剥离,剥离后的密封纸卷绕在右转动轴上,剥离后的药仓条卷绕在左转动轴上,左转动轴和右转动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在主动轴的顶部上方设置气仓,气仓的底部形成有与剥离后的药仓条上的药仓对应配合的开口,在壳体其中一侧设置与气仓连通的吹嘴,在壳体的顶部设置与气仓连通的鼻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上设置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张亚佟振博秦旭郑奇军焦璐璐谭震
申请(专利权)人:鑫铂斯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