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82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第一四通阀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机和电控系统、发动机水套、驾仓暖风系统及液液换热器,第二四通阀分别通过管路连接电机散热器、发动机水泵、驾仓暖风系统及液液换热器,液液换热器分别通过管路与电池水泵、动力电池水套及冷却器连接,在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之间设置截止阀,在电机散热器与电机和电控系统之间设置第一三通阀,在动力电池水套与液液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三通阀。本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截止阀、两个三通阀及两个四通阀的状态,实现水路的特异性循环和水温的自调整,使得各零部件始终在最佳工况下运行;并通过余热的直接利用,提升了热量传递的效率,减少了水泵的数量,有效降低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热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非常普遍的课题,余热回收是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整车中,产生余热的零部件有很多,如汽车尾气热量、三电系统余热等、各类控制器等。
[0003]目前,很多增程式汽车采用液液换热器对电机电控等部件的热量进行回收,将热传递给冷却水循环,用于发动机预热或辅助驾舱采暖。但是现热量回收技术效率较低,热量转化较慢,并且每套系统里面均单独使用循环水泵,导致成本和布置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热回收技术效率低,热量转化较慢,且成本高及布置压力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电机和电控系统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四通阀连接;第一四通阀、发动机的出水口及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
[0007]第一四通阀与驾仓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和电控系统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四通阀连接;第一四通阀、发动机的出水口及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一四通阀与驾仓暖风系统的进水口通过第三管路连接;第一四通阀与液液换热器的高温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四管路连接;电机散热器的进水口与第一管路之间通过第五管路连接,在第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电机散热器的出水口与第一三通阀之间通过第六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与电机和电控系统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七管路连接;第一三通阀与电机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八管路连接;第二四通阀与第五管路之间通过第九管路连接;第二四通阀、发动机水泵进水口及散热器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管路连接;第二四通阀与驾仓暖风系统的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一管路连接,第二四通阀与液液换热器的高温出水口之间通过第十二管路连接;液液换热器的低温出水口、电池水泵进水口及冷却器出水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电池水泵出水口与动力电池水套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第二三通阀分别通过管路与液液换热器的低温进水口、动力电池水套的出水口及冷却器进水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机和电控系统为第七管路与DCDC进水口连接,DCDC出水口分别通过管路与PCU进水口和GCU进水口连接,PCU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驱动电机进水口连接,GCU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发电机进水口连接,驱动电机出水口及发电机出水口均通过管路与电子水泵进水口连接,电子水泵出水口与第一管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单独给驾仓暖风系统加热工况、单独给电池系统加热工况、辅助发动机预热工况、同时给电池系统和驾仓暖风系统加热工况、各系统自散热工况及系统全散热工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程式汽车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单独给驾仓暖风系统加热工况为,关闭第一三通阀与电机散热器的出水口之间的第六管路,关闭第一截止阀,关闭第一四通阀与发动机的出水口及散热器的进水口之间的第二管路,关闭第一四通阀与液液换热器的高温进水口之间的第四管路;第一管路通过第一四通阀与第三管路连通;关闭第二四通阀与发动机水泵进水口及散热器出水口之间的第十管路,关闭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昕许志宝朱琳张中刚余纪邦章志才崔建维朱俊峰任建华吴春来付宏程张斐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