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79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包括集成设备箱体A、集成设备箱体B和位于外部的原水池和污泥池,集成设备箱体A内设有软化槽一、软化槽二、软化膜反洗水池、浓缩槽、杀菌剂加药单元、PFM软化膜、循环泵、酸碱清洗系统、冲洗水泵;集成设备箱体B包括烧碱加药单元、在线PH检测仪、浓水箱、浓水泵、反渗透清洗水箱、ORP/电导率在线监测仪表、保安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RO膜、段间增压泵、出水检测仪表、浓水快排阀、软化水箱;集成设备箱体B外部设有爬梯。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适用性广、废水零排放的工艺,可大大延长反渗透膜的寿命,也节约了水资源、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系统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大多使用“过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对于水质较好的水,可以稳定运行。如果水质较浑浊,原水硬度高,该工艺会容易造成膜的堵塞、结垢。
[0003]堵塞、结垢以后,需要对反渗透进行清洗,频繁的清洗也会导致反渗透膜的脱盐率下降,如果反洗不彻底,反渗透膜的产量也会大大下降。频繁的清洗还会导致反渗透膜的寿命也会缩短。
[0004]此外,“过滤+反渗透”在处理循环冷却水时,会产生25%左右的废水,该部分高盐废水一般就作为废水排放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产生环保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适用性广、废水零排放的工艺,可大大延长反渗透膜的寿命,也节约了水资源、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包括集成设备箱体A、集成设备箱体B和位于外部的原水池和污泥池,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内设有软化槽一、软化槽二、软化膜反洗水池、浓缩槽、杀菌剂加药单元、纯碱加药单元、PFM软化膜、循环泵、酸碱清洗系统、冲洗水泵;
[0007]所述集成设备箱体B包括烧碱加药单元、PH调节装置、软化水反应搅拌机、在线PH检测仪、浓水箱、浓水泵、反渗透清洗水箱、ORP/电导率在线监测仪表、保安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RO膜、段间增压泵、出水检测仪表、浓水快排阀、软化水箱;
[0008]所述集成设备箱体B外部设有爬梯,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和集成设备箱体B上均设有一体化设备箱体门,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和集成设备箱体B内均设有控制柜;
[0009]所述原水池内设有与软化槽一连接的原水泵,所述杀菌剂加药单元设置在原水泵与软化槽一连接的管道上,所述软化槽一、软化槽二和浓缩槽相连,所述软化槽二上设有烧碱加药单元和纯碱加药单元,所述浓缩槽设有与污泥池连接的自动排泥阀,浓缩槽的出水端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出水端与PFM软化膜连接,进入PFM软化膜前在管道上设有软化膜进水检测仪表,PFM软化膜管道上设有循环泵进口电动阀和污水回流阀,PFM软化膜出水端设有与软化水箱连接的产水电动阀,进入软化水箱前由PH调节装置进行加药,所述软化水箱配备有软化水反应搅拌机、在线PH检测仪和冲洗水泵,所述PFM软化膜配备有酸碱清洗系统和软化膜反洗水池;
[0010]所述软化水箱出水端通过增压泵与保安过滤器连接,并在管道上配备有ORP/电导
率在线监测仪表和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软化水箱配备有软化水超越泵,保安过滤器出水端通过高压泵连接RO膜,所述RO膜出水端设有出水检测仪表,所述RO膜配备有反渗透清洗水箱,所述RO膜的浓水出水端设有浓水回流管,所述浓水回流管上设有浓水回流流量计,RO膜出来的浓水一部分经过浓水回流管回到污泥池,一部分浓水进入浓水箱,经过浓水泵输出。
[0011]作为改进,所述RO膜设有二段,一段RO膜和二段RO膜之间通过段间增压泵连接。
[0012]作为改进,所述浓水回流管上设有浓水快排阀。
[0013]作为改进,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和集成设备箱体B上均设有2个一体化设备箱体门。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作为超滤级别的预处理,出水浊度非常稳定,保证了出水的浊度稳定达标,避免了高SDI值预处理出水对反渗透的污染对后续反渗透系统的污染。不像过滤器预处理一样受到水质的波动、反洗的频率的影响大,使系统更加稳定。
[0015]同时,超滤软化工艺对于原水中的钙镁离子的去除效率高,避免后续反渗透膜的结垢。
[0016]反渗透产生的浓水也可以回到超滤软化膜的前端,大大提高系统的产水回收率,降低系统的废水率。系统的稳定性更好,对于处理高硬度高浊度的原水也适用性好。
[0017]适用性广、废水零排放的工艺,可大大延长反渗透膜的寿命,也节约了水资源、减小环境污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的布局俯视图。
[0020]如图所示:1

杀菌剂加药单元;2

烧碱加药单元;3

纯碱加药单元;4

软化槽一;5

软化槽二;6

浓缩槽;7

循环泵;8

酸碱清洗系统;9

循环泵进口电动阀;10

软化膜进水检测仪表;11

PFM软化膜;12

PH调节装置;13

产水电动阀;14

在线PH检测仪;15

软化水箱;16

冲洗水泵;17

增压泵;18

ORP/电导率在线监测仪表;19

保安过滤器;20

高压泵;21

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22

RO膜;23

段间增压泵;24

出水检测仪表;25

浓水快排阀;26

反渗透清洗水箱;27

浓水箱;28

浓水泵;29

浓水回流管;30

浓水回流流量计;31

自动排泥阀;32

污泥池;33

原水池;34

原水泵;35污水回流阀;36

软化水搅拌机;37

软化水超越泵;38

集成设备箱体A;39

集成设备箱体B,;40

一体化设备箱体门;41

爬梯;42

控制柜;43

软化膜反洗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2]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包括集成设备箱体A38、集成设备箱体B39和位于外部的原水池33和污泥池32,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38内设有软化槽一4、软化槽二5、软化膜反洗水池43、浓缩槽6、杀菌剂加药单元1、纯碱加药单元3、PFM软化膜11、循环泵7、酸碱清洗系统8、冲洗水泵16;
[0023]所述集成设备箱体B39包括烧碱加药单元2、PH调节装置12、软化水反应搅拌机36、
在线PH检测仪14、浓水箱27、浓水泵(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处理的双膜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成设备箱体A(38)、集成设备箱体B(39)和位于外部的原水池(33)和污泥池(32),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38)内设有软化槽一(4)、软化槽二(5)、软化膜反洗水池(43)、浓缩槽(6)、杀菌剂加药单元(1)、纯碱加药单元(3)、PFM软化膜(11)、循环泵(7)、酸碱清洗系统(8)、冲洗水泵(16);所述集成设备箱体B(39)包括烧碱加药单元(2)、PH调节装置(12)、软化水反应搅拌机(36)、在线PH检测仪(14)、浓水箱(27)、浓水泵(28)、反渗透清洗水箱(26)、ORP/电导率在线监测仪表(18)、保安过滤器(19)、增压泵(17)、高压泵(20)、还原剂、阻垢剂加药系统(21)、RO膜(22)、段间增压泵(23)、出水检测仪表(24)、浓水快排阀(25)、软化水箱(15);所述集成设备箱体B(39)外部设有爬梯(41),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38)和集成设备箱体B(39)上均设有一体化设备箱体门(40),所述集成设备箱体A(38)和集成设备箱体B(39)内均设有控制柜(42);所述原水池(33)内设有与软化槽一(4)连接的原水泵(34),所述杀菌剂加药单元(1)设置在原水泵(34)与软化槽一(4)连接的管道上,所述软化槽一(4)、软化槽二(5)和浓缩槽(6)相连,所述软化槽二(5)上设有烧碱加药单元(2)和纯碱加药单元(3),所述浓缩槽(6)设有与污泥池(32)连接的自动排泥阀(31),浓缩槽(6)的出水端与循环泵(7)连接,所述循环泵(7)出水端与PFM软化膜(11)连接,进入PFM软化膜(11)前在管道上设有软化膜进水检测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钱进陈诚徐敏杨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舜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