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用负压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7944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负压罩,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气柱支撑架、医用透明罩和过滤灭菌装置,所述气柱支撑架呈框架式结构,所述医用透明罩设在气柱支撑架外周,使得医用透明罩通过气柱支撑架支撑构成医用操作封闭空间,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医用透明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医用透明罩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拉链式门帘,所述医用透明罩具有电源线通道口和氧气通道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可移动式结构,使用前储存需求空间小,使用时又能快速展开,以及又能够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隔离需求。够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隔离需求。够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隔离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术用负压罩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手术用负压罩,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冠状病毒肺炎等烈性传染病患者,可能合并有脑出血、阑尾炎、肠梗阻等疾病发生,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战时,战场可能出现的炭疽等烈性传染病,可能合并有头部、胸部、腹部、四肢等不同部位的外伤,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对传染病患者手术时,医护人员需要严密的防护,但是烈性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或术中气溶胶等途径,可能对整个手术室内医务人员、室内空调系统、手术室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术后消毒杀菌工作的工作量很大,影响其它手术的顺利进行。
[0003]已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负压罩的负压担架,包括负压罩和担架本体,所述负压罩与所述担架本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负压罩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外侧贯穿连接有空气过滤器接口与生物体征监测接口,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内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所述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密封条,所述第一扇形滑槽和第二扇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杆、第二滑杆和第三滑杆、第四滑杆。通过第一扇形滑槽、锁紧机构及万向轮,方便负压罩的拆卸以及负压罩的快速开合,方便感染者抬上或抬下担架,快速转移感染者,同时拆除后的负压罩可以进行更换,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0004]已有技术中还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床单位负压罩,由支架、医用透明塑料膜和过滤灭菌箱构成,所述医用透明塑料膜围成四面封闭的,上边沿紧贴在支架的上边缘上,其下边沿有间隙的与病床床面的外围接触,或有一端与床上的被面接触,所述过滤灭菌箱与支架上边缘衔接。负压罩能将患者呼出的病毒吸进箱体经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并由杀菌灯把阻挡在过滤器上的病毒杀灭,将清洁空气排入病房。能有效防止对医务人员的感染,及有效防止病毒扩散到病房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0005]虽然现有负压担架能够满足烈性传染病患者的转运需求,现有的床单位负压罩能够满足烈性传染病患者的床上隔离需求,但是均无法满足手术隔离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结构,使用前储存需求空间小,使用时又能快速展开,以及又能够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隔离需求的手术用负压罩。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术用负压罩,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气柱支撑架、医用透明罩和过滤灭菌装置,所述气柱支撑架呈框架式结构,所述医用透明罩设在气柱支撑架外周,使得医用透明罩通过气柱支撑架支撑构成医用操作封闭空间,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医用透明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医用透明罩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拉链式门帘,所述医用透明罩具有电源线通道口和氧气通道口。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医用透明罩设有递物窗口。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柱支撑架包括气柱上支撑架、立柱和气柱下支撑架,所述气柱上支撑架通过立柱与气柱下支撑架构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支撑架,且气柱上支撑架、立柱和气柱下支撑架的内部充气气体相通。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内设有一次性空气过滤滤芯。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医用透明罩的氧气通道口处设有单向阀。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医用透明罩的电源线通道口和氧气通道口均设有密封塞。
[0013]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手术用负压罩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气柱支撑架、医用透明罩和过滤灭菌装置,所述气柱支撑架呈框架式结构,所述医用透明罩设在气柱支撑架外周,使得医用透明罩通过气柱支撑架支撑构成医用操作封闭空间,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医用透明罩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医用透明罩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拉链式门帘,所述医用透明罩具有电源线通道口和氧气通道口;所述医用透明罩具有不透气、不透水,不透气溶胶功能,负压手术罩内的空气为单向流动,空气经进风口进入负压手术罩内的空间中,经过出风口之前需经过过滤灭菌装置的过滤,每名患者手术后都会对其更换。所述透明罩上设有电源线通道口和氧气通道口可以允许电源性、氧气管路等负压手术罩内仪器设备使用,本专利技术依托现有手术室使用,以及能够满足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隔离需求。手术用负压罩在使用前能够对其压缩,使其体积小、储存需求空间小。手术用负压罩通过充气式的气柱支撑展开,展开方便、简单,不受搭建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不仅可移动使用,而且也能够在现有普通手术室内临时使用。手术用负压罩展开空间大,能够满足手术床、麻醉机、护士器械台灯仪器设备展开,同时容纳外科医生、麻醉医师、护士等人。手术用负压罩具备电源线和氧气管路通道口,保证手术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术用负压罩,包括气柱支撑架1、医用透明罩2和过滤灭菌装置3,所述气柱支撑架1呈框架式结构,所述医用透明罩2设在气柱支撑架1外周,使得医用透明罩2通过气柱支撑架1支撑构成医用操作封闭空间,所述过滤灭菌装置3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所述进风口31与医用透明罩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32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医用透明罩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拉链式门帘4,所述医用透明罩2具有电源线通道口21和氧气通道口22。
[0017]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术中临时补充物资,所述医用透明罩2设有递物窗口23,所述递物窗口23与医用透明罩2通过拉链连接、或者是魔术贴连接、或者是在递物窗口23处设有医用透明遮帘,且医用透明遮帘与医用透明罩2的材质相同,同样具有不透气、不透水,不透
气溶胶功能。
[0018]如图1、2所示,为了使得结构更合理,以及便于收纳,减小储存空间,所述气柱支撑架1包括气柱上支撑架11、立柱12和气柱下支撑架13,所述气柱上支撑架11通过立柱12与气柱下支撑架13构成一个长方体状的支撑架,且气柱上支撑架11、立柱12和气柱下支撑架13的内部充气气体相通。
[0019]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手术环境的无菌性,防止交叉感染,所述过滤灭菌装置3内设有一次性空气过滤滤芯。当然可根据实际情况需求,所述过滤灭菌装置3内可设有多重一次性空气过滤滤芯,对需要排出手术环境外的空气多次过滤,每名患者手术后都要进行更换。
[0020]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进入医用透明罩2内氧气的单向流动性,防止发生医用透明罩2内没有过滤杀菌后的空气从氧气通道口22处排出,所述医用透明罩2的氧气通道口22处设有单向阀5。当然,并不局限于此,也可在氧气机的氧气出口处直接设置单向阀。
[0021]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从所述电源线通道口21穿插电源线后,以及确保氧气机的氧气接头与氧气通道口2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医用透明罩2内的气体没有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负压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柱支撑架(1)、医用透明罩(2)和过滤灭菌装置(3),所述气柱支撑架(1)呈框架式结构,所述医用透明罩(2)设在气柱支撑架(1)外周,使得医用透明罩(2)通过气柱支撑架(1)支撑构成医用操作封闭空间,所述过滤灭菌装置(3)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所述进风口(31)与医用透明罩(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出风口(32)与外部空气相连通,所述医用透明罩(2)的一个侧面上设有拉链式门帘(4),所述医用透明罩(2)具有电源线通道口(21)和氧气通道口(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用负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透明罩(2)设有递物窗口(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梁国标巩顺郭晨孟浩姚国泉那琦郑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