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76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4
该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提出了一种将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0001]

[0002]该专利技术涉及膜分离
,尤其是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全球CO2排放量爆涨,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相比于常规的高能耗CO2捕集技术,例如胺吸收法和低温蒸馏,膜分离法因成本低、效率高、能耗少等优点受到青睐。聚合物膜具有优异的成膜能力、可加工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但聚合物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常存在制约平衡的关系。无机膜虽呈现出更好的分离性能,但其成本高且难以加工成均匀膜。由无机填料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组成的混合基质膜(MMMs),已被证明是增强聚合物膜分离性能并帮助其超过Robeson上限的有效方法。通过组合具有渗透性的聚合物基质和具有气体选择性的填充物颗粒,同时提高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其中较为常见的填充材料包括碳纳米管、金属有机骨架(MOF)、沸石和咪唑骨架(ZIF)等。
[0004]金属有机骨架(MOF)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径可调和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它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组装而成,并且其有机部分可以提高与聚合物基质的相互作用。这些特征使MOF更好的成为混合基质膜中的分散相。
[0005]研究人员Zheng等通过使用尺寸可调的ZIF

8纳米颗粒作为填料,制备聚醚共聚酰胺(Pebax

1657)的混合基质膜,5% ZIF
‑8‑
90混合基质膜达到最好的CO2分离效果,CO2渗透系数为99.7Barrer,CO2/N2选择性为59.6,较纯Pebax膜均增加约25%。
[0006]研究人员Shadi等制备了以MIL

53(Al)和NH2

MIL

53(Al)为填充剂的Pebax混合基质膜,10wt.% NH2

MIL

5混合基质膜的CO2渗透率(149Barrer)比纯Pebax膜提高174%,10%MIL

53混合基质膜的CO2/N2选择性为59.4(增加49%)。
[0007]然而,即使是由改性后的MOF制备混合基质膜,CO2/N2的理想选择性仍不是很高,因此,同时具有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的MOF混合基质膜的制备仍然是气体膜分离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该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
改善聚合物膜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制约效应,大大提升了CO2渗透系数及CO2/N2选择性。
[0009]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Pebax与真空烘箱干燥后,溶于有机溶剂,得到Pebax溶液;S2:将Pebax溶液与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混合,按照计量比入增效剂,并于60~70 o
C搅拌2h,得到均匀分散的铸膜液;S3:将铸膜液静置脱泡后倒入调平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于鼓风烘箱中干燥24~36
小时去除溶剂;S4:将混合基质膜揭下,置于锡纸玻璃板中压紧,于真空烘箱中干燥24~36小时,得到混合基质膜,密封保存。
[0010]进一步的,所述Pebax为Pebax

1657;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N,N

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更优选为正丁醇、N,N

二甲基甲酰胺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为Cu(Qc)2;进一步的,所述Cu(Qc)2的表面积为180~320m2/g;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方法为涡轮振荡器振荡1~5mins、超声震荡机超声60~90mins或以240~320 r/min转速磁力搅拌120~180mins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占Pebax质量百分比为0~9wt.%;进一步的,所述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占Pebax质量百分比优选为0~3wt.%;进一步的,所述增效剂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在密闭高压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加入10

17份二烯丙基胺盐酸盐,6

10份3

氨基
‑4‑
巯基喹啉(CAS:109543

48

8),100

130份乙醇,加入3

6份的甲醇钠,升温搅拌至55

68℃,反应2

5h,蒸发除去乙醇,得到增效剂;进一步的,所述增效剂计量比含量为MOF:增效剂=1:0.02~1;进一步的,所述鼓风烘箱温度设置为50~60 o
C;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烘箱温度设置为60~80 o
C;此外,上述Pebax混合基质膜在气体吸附和/或气体分离中的应用。
[0011]反应机理为:二维片状材料一般具有大的径厚比和多孔的结构,高分子基质与片层之间形成层

层相间的结构,这种结构能起到气体选择性屏障的作用,降低了CH4、N2等大分子的传递速率,提高了气体的选择性。反应机理的示意图见图6。Cu(Qc)2的有机部分可以与聚合物基质形成良好的相容性,其孔道的Qc连接基对CO2有极佳的吸附作用,可极大地提高聚合物基质的CO2渗透性。Cu(Qc)2在聚合物基质中随机有效地叠加,产生了高效的CO2快速通道和更多曲折的气体传输通道,阻碍了大分子N2的传输,提高了CO2渗透性和CO2/N2的选择性。与纯Pebax膜相比,Cu(Qc)2改善聚合物膜渗透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制约效应。
[0012]增效剂可以提高混合基质膜对CO2的溶解选择性,进而提高膜对CO2的分离性能;可以强化聚合物基质同无机填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减少相界面缺陷。
[0013]技术效果为:
Cu(Qc)2在聚合物基质中随机有效地叠加,产生了更多曲折的气体传输通道,阻碍了大分子N2的传输,提高了CO2/N2选择性。
[0014]随着进料压力的增大,CO2对Pebax的塑化作用增强,使CO2的渗透系数增大。由于N2渗透系数随压力变化基本不变,所以表现为CO2/N2选择性也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0015]在相同条件下,3wt.%MMMs表现出最好CO2渗透系数及CO2/N2选择性,进料气为混合气时,CO2渗透系数为97Barrer,CO2/N2选择性为73,较纯Pebax膜(67/58)分别提升了44.7%和25%;进料气为纯气时,CO2渗透系数为102Barrer,CO2/N2选择性为84,较纯Pebax膜(70/60)分别提升了45.7%和40.0%,并成功超过了Robeson上限。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Pebax/C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Pebax与真空烘箱干燥后,溶于有机溶剂,得到Pebax溶液;S2:将Pebax溶液与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混合,按照计量比入增效剂,并于60~70 o
C搅拌2h,得到均匀分散的铸膜液;S3:将铸膜液静置脱泡后倒入调平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于鼓风烘箱中干燥24~36小时去除溶剂;S4:将混合基质膜揭下,置于锡纸玻璃板中压紧,于真空烘箱中干燥24~36小时,得到混合基质膜,密封保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N,N

二甲基甲酰胺、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更优选为正丁醇、N,N

二甲基甲酰胺或三氯甲烷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有机骨架材料(MOF)为Cu(Qc)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Qc
)2
的表面积为180~320m2/g。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Pebax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方法为涡轮振荡器振荡1~5mins、超声震荡机超声60~90mins或以240~320 r/min转速磁力搅拌120~180mins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岩贺高红宁梦佳刘红晶章星郑文姬阮雪华焉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