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72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2)培植秧苗;3)秧田整理;4)秧苗移栽;5)秧苗培植;6)水稻收割;通过各生长期针对性施肥,及时补充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加快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通过插秧板进行秧苗的种植,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申请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种植的额水稻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具体为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种植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水稻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在农业方面发挥着高效作业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有机水稻种植方法产量较低,稻田中也会生出杂草;飞虫会进食稻秧,影响收成,杂草会浪费稻田中的养分,同样会影响收成,虽然从水稻品种上来改善产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没能从水稻种植方法上着手改善产量去的理想的效果;现有水稻中的杂草是通过手工除去稻田中的杂草,虫害是依靠农药进行杀虫;喷洒农药会污染稻米,影响食品安全性不能满足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困难,提供了采光和通风透气性能好,满足绿色有机高产的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选择饱满优质品种经浸泡后,装袋催芽;2)培植秧苗,将步骤1)处理的种子进行秧盘培育,并施秧期肥;3)秧田整理,秧田翻整后打浆,每亩施基肥80

135千克;4)秧苗移栽,将步骤2)培植的秧苗移栽至步骤3)整理的秧田中,使用插秧机或人工进行插秧;5)秧苗培植,插秧一周后每亩施生根肥20

30千克,禾苗约15

20天时撒石灰粉在植株上和田间;到分蘖前中期,重施分蘖肥,注含氧高的水;分蘖中期,轻施分蘖肥,注活水,开小口,使田间里的水流动;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到抽穗期,灌浅水,施孕穗肥;在扬花前期灌深水护胎,施花期肥,到扬花期开始扬花前放水晒田至扬花期结束,其后注浅水;到灌浆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6)水稻收割,稻子全生长期经过了约110天进行机械收割,禾杆收集捆扎处理,稻谷收回后送入烘干室,烘至10

16小时后入库储存。
[0005]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5

70份、生物钾肥5

15份、有机肥料30

45份、草木灰8

15份和微生物菌剂10

20份。
[0006]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秧苗移栽1周后,每亩放8

15只土鸭苗,同时每亩放5

10kg的单位重量在0.1

0.25kg的鲫鱼苗,进行稻田中的杂草和虫害的清理。
[000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插秧机,所述插秧机上设有多个插秧板,所述插秧板宽30cm,长20

28cm,所述插秧板上设有多个插秧孔。
[0008]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注高氧水以井水、溶洞水或河水为水源,引水至田间,并通过注氧机进行增氧处理;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孕穗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5

55份、生物氮肥10

15份和硅肥2

5份。
[0009]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灌浆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磷酸二氢钾1

2份和硼肥0.15

0.3份。
[0010]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施肥采用人工进行施肥。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不施加农药,避免了农药对水稻的污染,绿色、环保无药物的残留,确保使用者的安全;通过插秧板进行秧苗的种植,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申请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通过各生长期针对性施肥,及时补充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成分,加快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通过注含氧高的水,增加田地里水稻的根系活性;通过放养的鲫鱼在稻田中游动,增加稻田水层的溶氧量以及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同时通过人工进行施肥,进一步增加了稻田土壤的通透性,从而提高了大米的品质;本专利技术收获优质绿色大米的同时还收获了稻田鸭和稻田鱼,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产效益明显;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种植的水稻由于病虫害及营养不良,采光和通风透气差,难以得到高营养、高品质的安全环保生态食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的插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具体实施方式不限于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除非另有解释说明,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均按照本专利技术
的技术人员采用的常规手段。
[0014]实施例1;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选择饱满优质品种经浸泡后,装袋催芽;2)培植秧苗,将步骤1)处理的种子进行秧盘培育,并施秧期肥;3)秧田整理,秧田翻整后打浆,每亩施基肥80

135千克;4)秧苗移栽,将步骤2)培植的秧苗移栽至步骤3)整理的秧田中,使用带五孔插秧板的插秧机或人工手持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5)秧苗培植,插秧一周后每亩施生根肥20

30千克,禾苗约15

20天时撒石灰粉在植株上和田间;到分蘖前中期,重施分蘖肥,注含氧高的水;分蘖中期,轻施分蘖肥,注活水,开小口,使田间里的水流动;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到抽穗期,灌浅水,施孕穗肥;在扬花前期灌深水护胎,施花期肥,到扬花期开始扬花前放水晒田至扬花期结束,其后注浅水;到灌浆
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6)水稻收割,稻子全生长期经过了约110天进行机械收割,禾杆收集捆扎处理,稻谷收回后送入烘干室,烘至10

16小时后入库储存。
[0015]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插秧板采用四孔或六孔。
[0016]如图1所示,本申请采用带五孔插秧板进行插秧,可以提高水稻后续的采光和通风通气的性能,促进水稻发育,并结合本申请秧苗培植管理工艺,可有效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使种出的稻米籽粒饱满,秕谷率低,稻米口感好,营养物质含量高;通过本申请插秧板插秧当空气进入水稻田时,会被中间种植的水稻弹回一部分空气,进一步增加空气在稻田里停留的时间,增加水稻根系的呼吸,提高其根系的活力的同时也提高水稻后续的产量及品质;若采用四孔插秧板,其行距与间距相同,空气进入稻田内随风快速而过,易造成根系吸氧低,使其长势不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处理,选择饱满优质品种经浸泡后,装袋催芽;2)培植秧苗,将步骤1)处理的种子进行秧盘培育,并施秧期肥;3)秧田整理,秧田翻整后打浆,每亩施基肥80

135千克;4)秧苗移栽,将步骤2)培植的秧苗移栽至步骤3)整理的秧田中,使用插秧机或人工进行插秧;5)秧苗培植,插秧一周后每亩施生根肥20

30千克,禾苗约15

20天时撒石灰粉在植株上和田间;到分蘖前中期,重施分蘖肥,注含氧高的水;分蘖中期,轻施分蘖肥,注活水,开小口,使田间里的水流动;分蘖末期,排水晒田;到抽穗期,灌浅水,施孕穗肥;在扬花前期灌深水护胎,施花期肥,到扬花期开始扬花前放水晒田至扬花期结束,其后注浅水;到灌浆期,追施灌浆肥,加施叶面肥;6)水稻收割,稻子全生长期经过了约110天进行机械收割,禾杆收集捆扎处理,稻谷收回后送入烘干室,烘至10

16小时后入库储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质绿色稻米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的基肥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5

70份、生物钾肥5

15份、有机肥料30

45份、草木灰8

15份和微生物菌剂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君卓杨佳豪黄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湄潭县坝区优质稻技术创新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