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371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包括:负荷源、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故障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各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负载。互感元件的一次侧与负荷源连接,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故障开关单元连接,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负载构成二次回路;控制单元与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根据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以在二次回路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据此实现了对真实用电场景下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的仿真,使得作业人员能够为以后的实际作业储备较为完备的实践经验。实际作业储备较为完备的实践经验。实际作业储备较为完备的实践经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检修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关乎国计民生,电能计量二次回路接线发生故障会对一个家庭的安全、稳定用电造很大影响。目前,不管是电力系统的检修、维护人员,还是电力相关专业的学生,学习电能计量二次回路的相关内容大都是如下过程:先是理论教学、分析理论知识以及实验室实操培训,然后给出一个具体的接线故障现象,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最后针对故障解决问题。
[0003]上述过程有如下缺点:虽然扎实的理论分析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单一的理论学习与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是有差距的,且电能计量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一旦发生,需要维护人员和检修人员快速响应,解决故障。我国电网出现异常的几率很小,维护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实践机会就少,相关经验积累的较慢,从而不易更快更好的为大众做好服务。实操培训并不能模拟真实电能计量二次回路接线故障的发生现场,从而不易为以后的实际作业提供完备的实践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以对真实用电场景下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进行仿真,为电网的作业人员提供一个较为接近真实用电场景的故障解决实践平台,从而使得作业人员能够为以后的实际作业储备较为完备的实践经验,以利于在实际作业中快速准确的解决二次回路接线故障。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包括:负荷源、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故障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各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负载;
[0006]所述互感元件的一次侧与所述负荷源连接,所述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互感元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和所述负载构成二次回路;
[0007]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根据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所述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以在所述二次回路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
[0008]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系统仿真单元、服务器和故障控制板;
[0009]所述系统仿真单元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系统仿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将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转换为对应的串口指令;
[0010]所述故障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故障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串口指令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开
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
[0011]可选的,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还包括仿真电表;
[0012]所述仿真电表连接于所述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之间;所述仿真电表用于计量所述互感元件向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输出的电能。
[0013]可选的,所述仿真电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系统仿真单元连接;
[0014]所述系统仿真单元还用于接收计量故障仿真指令,并将所述计量故障仿真指令通过所述服务器发送至所述仿真电表,以及通过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仿真电表所计量的电能数据和所述仿真电表的电表信息数据;
[0015]所述仿真电表还用于根据所述计量故障仿真指令进行计量故障仿真。
[0016]可选的,所述仿真电表包括单相电表和三相电表。
[0017]可选的,所述开关元件包括继电器。
[0018]可选的,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还包括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与所述故障控制板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用于向所述故障控制板供电。
[0019]可选的,所述仿真接线故障包括:电压断路、电流短路、电流开路、电流极性反接、电压错相序和电流错相序中的至少一种。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方法,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方法由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所执行;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方法包括:
[0021]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
[0022]根据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所述开关元件闭合或者断开,以在所述二次回路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
[0023]可选的,所述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还包括仿真电表;
[0024]接收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之后还包括:
[0025]接收计量故障仿真指令,并将所述计量故障仿真指令发送至所述仿真电表;
[0026]获取所述仿真电表所计量的电能数据和所述仿真电表的电表信息数据。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及其方法,通过设置负荷源、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故障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各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负载。互感元件的一次侧与负荷源连接,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故障开关单元连接,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负载构成二次回路;控制单元与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根据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以在二次回路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据此实现了对真实用电场景下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的仿真,从而为电网的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较为接近真实用电场景的故障解决实践平台,使得作业人员能够为以后的实际作业储备较为完备的实践经验,以利于在实际作业中快速准确的解决二次回路接线故障。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包括:负荷源10、互感元件20、故障开关单元30和控制单元100;其中,故障开关单元30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各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负载40;互感元件20的一次侧与负荷源10连接,互感元件20的二次侧与故障开关单元30连接,互感元件20、故障开关单元30和负载40构成二次回路200;控制单元100与故障开关单元30连接;控制单元100用于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根据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故障开关单元30中的各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以在二次回路200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
[0034]具体的,负荷源10用于为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荷源、互感元件、故障开关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故障开关单元包括多个开关元件,各所述开关元件分别连接于相应的负载;所述互感元件的一次侧与所述负荷源连接,所述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互感元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和所述负载构成二次回路;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根据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控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所述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以在所述二次回路中形成仿真接线故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系统仿真单元、服务器和故障控制板;所述系统仿真单元与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系统仿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并将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接线故障仿真指令转换为对应的串口指令;所述故障控制板分别与所述服务器和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连接;所述故障控制板用于根据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串口指令输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中的各开关元件的闭合或者断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仿真电表;所述仿真电表连接于所述互感元件的二次侧与所述故障开关单元之间;所述仿真电表用于计量所述互感元件向所述故障开关单元输出的电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回路接线故障仿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电表通过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系统仿真单元连接;所述系统仿真单元还用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聪林耿生黄玮黎高程黄亮标王芬李齐森危阜胜谢煌郑细烨陈耿王广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揭阳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