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05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旋盖,底座内设置有调控模组,旋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和旋拨组件,当旋盖转动时,通过调节组件对调控模组进行调控,同时旋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旋拨组件产生拨动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在旋盖与底座之间设置调节组件和旋拨组件的方式,当调节组件对调控模组进行调节时,同时还可通过旋拨组件与底座作用产生拨动效果,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能够通过触感感受到旋盖的拨动感,从而可清楚地感知所调节的角度或程度,具有舒适感较高的特点;采用齿环可拆卸安装于旋盖上的方式,根据实际所需,可将齿环先从旋盖上拆下,具有拆装方便、使用更加灵活的效果。灵活的效果。灵活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


[0001]本技术涉及旋钮
,特别涉及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

技术介绍

[0002]旋钮开关是一种通过旋转旋钮或按动旋钮的面盖从而发送不同的信号至线路板,令线路板控制设置的启停、方向调整、位置调节、运行速度等等功能。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11198694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钮开关,包括底座、线路板、编码器、轻触开关按键、旋钮组件、按压组件、屏幕、导光座和挡光座,线路板设置在底座上,编码器设置在线路板上,编码器与线路板电连接,轻触开关按键设置在编码器的中心位置对应的线路板上,轻触开关按键和线路板电连接;旋钮组件包括旋转座和旋钮,旋转座和编码器连接,旋转座置于旋钮内,旋钮和旋转座固定连接,旋钮通过旋转座带动编码器旋转,编码器依据旋转角度发出相应的信号至线路板;按压组件包括滑座和面盖,滑座下端延伸出滑行筒,滑行筒外壁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竖向凸筋,编码器内壁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竖向限位凹槽,滑行筒穿过旋转座,滑行筒插入编码器内腔靠近轻触开关按键,而且竖向凸筋插入竖向限位凹槽内,竖向凸筋和竖向限位凹槽限制滑座旋转,滑座仅能沿上、下滑行按压轻触开关按键或远离轻触开关按键;导光座设置在滑座上,挡光座设置在导光座上,挡光座开有屏幕安装区域,屏幕设置在屏幕安装区域内,屏幕和线路板电连接;面盖设置在滑座上,面盖位于导光座和挡光座上方,面盖和滑座固定连接,面盖对应屏幕区域为屏幕显示区域,面盖对应导光座区域为透光区域。
[0004]使用时,用户旋转旋钮,旋钮带动旋转座旋转,旋转座带动编码器旋转,当编码器停止旋转时,编码器依据旋转角度发出相应的型号至线路板,线路板识别信号后控制连接线路板的设备做相应的动作,同时线路板将信号输出至屏幕上,用户通过观察屏幕显示区域即可看到屏幕的内容。
[0005]但上述旋钮开关存在以下缺点:旋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旋钮转动即可直接带动旋转座旋转从而实现编码器转动的方式进行调节,如此,在转动调节过程中,用户无法清楚地感知旋转角度,一方面,存在调节时手感较差、旋转体验欠佳的缺点,另一方面,还存在调节时控制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采用在旋钮内设置旋拨组件在转动旋钮时产生拨动效果,具有手感舒适、控制度较高的作用。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包括底座及转动连接于底座上的旋盖,底座内设置有调控模组,旋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和旋拨组件,当旋盖转动时,通过调节组件对调控模组进行调控,同时旋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旋拨组件产生拨动感。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当使用者相对底座旋转旋盖,即可通过调节组件
实现对调控模组的调节、传递调节信号,在旋盖转动的同时,旋盖还可作用于旋拨组件,旋拨组件使得旋盖与底座之间产生拨动的效果,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能够通过触感感受到旋盖的拨动感,从而可清楚地感知所调节的角度或程度,具有舒适感较高、档位感清晰的特点。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旋拨组件包括齿环和拨块,齿环设置于旋盖内,拨块对应设置于底座上,拨块沿底座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当旋盖带动齿环转动时,拨块与齿环上的齿拨动配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盖转动时,即可带动齿环随之转动,且齿环相对底座上的拨块相对转动,拨块即可与齿环上的齿产生拨动作用,产生轻微的拨动效果。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齿环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旋盖,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齿环外壁的卡扣、对应开设于旋盖内壁的卡槽,卡扣与卡槽卡接配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所需,使用者还可将齿环从旋盖上拆下,拆卸较方便,此外,齿环通过卡接结构安装于旋盖上具有安装较方便的效果。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拨块包括有弹性筋及设置于弹性筋上的拨动凸起,拨动凸起与齿环的齿相抵触的面设置为弧形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环转动时,齿环上的齿对拨块产生作用力,推动拨块整体向远离齿环的方向运动,弹性筋使得拨块整体可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拨动凸起表面的弧形面始终与齿环的齿相抵配合,拨动过程中受弧形面的导向作用后,摩擦力较小,如此,即可使得旋拨组件在拨动过程中具有较小的顿挫感,阻力较小,磨损减弱,从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调控模组包括有线路板、电性连接于线路板的编码器,调节组件与编码器相连。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组件即可对编码器进行调节,将信号传递至线路板。
[001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调节组件包括有小齿轮、内齿圈,小齿轮转动连接于编码器,内齿圈一体成型于旋盖内,内齿圈与小齿轮相啮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旋盖转动时,带动内齿圈相对底座转动,由于内齿圈与小齿轮相啮合,即可带动小齿轮相对编码器转动,从而作用于编码器。
[001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扇形限位块,扇形限位块与齿环之间形成有间隙,扇形限位块上还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顶部与旋盖相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扇形限位块的外侧壁为弧形,与齿环相适配,扇形限位块与齿环之间留有间隙,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齿环与扇形限位块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扇形限位块和支撑块可防止齿环相对转动时发生晃动,使得旋转过程更加平稳。
[002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扇形限位块向侧边延伸形成有波浪形的抵接块,齿环下端面沿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有凸缘,抵接块与凸缘相抵配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抵接块的最低点始终与凸缘上表面抵接,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齿环在转动过程中发生竖直方向的晃动,从而可提高齿环转动的平稳性。
[002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扇形限位块设置为六块,六块扇形限位块等间隔地周向设置。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扇形限位块等间隔地分布,重量分布较均衡,平衡性较高。
[002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拨块设置为三个,三个拨块等间隔地设置于底座上。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上等间隔地设置三个拨块,使得拨动过程中形成三点受力,具有较高的稳固性。
[0027]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采用在旋盖与底座之间设置调节组件和旋拨组件的方式,当调节组件对调控模组进行调节时,同时还可通过旋拨组件与底座作用产生拨动效果,使用者在调节过程中能够通过触感感受到旋盖的拨动感,从而可清楚地感知所调节的角度或程度,具有舒适感较高的特点;
[0029]2.采用齿环可拆卸安装于旋盖上的方式,根据实际所需,可将齿环先从旋盖上拆下,具有拆装方便、使用更加灵活的效果;
[0030]3.采用拨动凸起上设置弧形面的方式,使得旋拨组件在拨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包括底座(3)及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3)上的旋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内设置有调控模组,所述旋盖(4)与所述底座(3)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和旋拨组件,当所述旋盖(4)转动时,通过所述调节组件对所述调控模组进行调控,同时所述旋盖(4)与所述底座(3)之间通过所述旋拨组件产生拨动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拨组件包括齿环(42)和拨块(35),所述齿环(42)设置于所述旋盖(4)内,所述拨块(35)对应设置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拨块(35)沿底座(3)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当所述旋盖(4)带动所述齿环(42)转动时,所述拨块(35)与所述齿环(42)上的齿拨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环(42)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旋盖(4),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齿环(42)外壁的卡扣(421)、对应开设于所述旋盖(4)内壁的卡槽(43),所述卡扣(421)与所述卡槽(43)卡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块(35)包括有弹性筋(351)及设置于所述弹性筋(351)上的拨动凸起(352),所述拨动凸起(352)与所述齿环(42)的齿相抵触的面设置为弧形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感舒适的调节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方曙光胡孟溪徐洋戚海斌沈林郑丽燕杨旭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