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44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2.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
,具体设计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饮水机常见的加热方式:热罐、沸腾胆和即热管。热罐加热成本低,但占用体积大且有千滚水的风险;沸腾胆加热为机外加热方式,但使用热水仍需等待;即热管加热具有即热即用的优点,从根本上杜绝了千滚水的问题,且即时用热水也更符合用户的热水使用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即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的排气分外机内排气和机外排气两种,机外排气一般选择从出水嘴排气,在局部水温过高产生的水蒸气过度时,会因排气不顺畅而造成负压,出现断流或出水喷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0004]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
[0005]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
[0006]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
[0007]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进水口(121)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a);出水头(200),安装在所述基座(100)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100)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202)和第三出水通道(203);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2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腔(a)内沿着水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分流板(122)、水汽分离板(111)以及下水挡板(123),所述下水挡板(123)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将出水口分成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所述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位于所述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徐洋胡孟溪郑丽燕桂雨辰张宏泽胡鑫涛金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