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144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2.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
,具体设计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饮水机常见的加热方式:热罐、沸腾胆和即热管。热罐加热成本低,但占用体积大且有千滚水的风险;沸腾胆加热为机外加热方式,但使用热水仍需等待;即热管加热具有即热即用的优点,从根本上杜绝了千滚水的问题,且即时用热水也更符合用户的热水使用需求;在相关技术中,即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的排气分外机内排气和机外排气两种,机外排气一般选择从出水嘴排气,在局部水温过高产生的水蒸气过度时,会因排气不顺畅而造成负压,出现断流或出水喷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0004]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
[0005]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
[0006]出水头,安装在所述基座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
[0007]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汽分离腔内沿着水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分流板、水汽分离板以及下水挡板,所述下水挡板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将出水口分成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
[0011]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内。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到蒸汽分离腔内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以及流速的缓冲,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速度稳定,避免出现飞溅。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水管路位于所述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路之间;所述下水挡板上朝向所述第二下水管路的一侧设置有凹部,两侧的凹部在第二出水通道的上方形成扩水区域。
[0014]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下水管路、第二下水管路和第三下水管
路的管口高度依次增高。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分流板和所述下水挡板设置在底座内朝向上盖延伸,所述水汽分离板设置在上盖上朝向底座延伸。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板呈V型设置,且开口方向朝向出水口。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汽分离板的下端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下水管路的管口高度。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水汽分离板对水流进行减速,避免速度较大的水流直接冲击进入到出水通道内产生飞溅。
[002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头由亲水类材料制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体跟出水头材质分离,主题采用不亲水材料加速下水,出水头采用亲水类材料,使不同出水通道的水流均匀混合。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和所述出水头的衔接处还套设有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内壁上设有L型卡槽,所述基座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L型卡槽配合的卡块。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4]1.通过水汽分离腔对混有蒸汽的水流进行气泡的分离,同时对水流的流速进行减速缓冲,并且设置挡水筋对水流进行混合以及对气泡的净化,使进入到出水通道的水流平稳且顺畅,避免出现断流或喷射的问题;
[0025]2.对三个下水管路设置高度差,保证在不同的出水量时能够进行不同的排水,水量少时可以通过其他的下水管路进行排气,确保出水和排气的流畅。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基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等轴测剖视图。
[0030]附图上标注:100、基座;121、进水口;122、分流板;123、下水挡板;111、水汽分离板;120.1、第一下水管路;120.2、第二下水管路;120.3、第三下水管路;110、上盖;120、底座;124、卡块;
[0031]200、出水头;210、挡水筋;201、第一出水通道;202、第二出水通道;203、第三出水通道;
[0032]300、衔接管;
[0033]a、水汽分离腔;b、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5]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
[0036]参照图1所示,包括,
[0037]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进水口121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a;
[0038]出水头200,安装在所述基座100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
[0039]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100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210。
[0040]水流从进水口121进入到基座100内,通过基座100进行初步的水汽分离后,通过出水口进入到出水头200的出水通道时,和挡水筋210接触,水流对挡水筋210进行撞击后充分混合,同时,混在水流中的气泡接触到挡水筋210后被打散或者打破,使进入到出水通道内的水流中混有更少量的气泡,保证出水的流畅。
[0041]优选的,所述出水头200由亲水类材料制成,例如尼龙。
[0042]尼龙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能够对水流进行汇聚,使不同出水通道内的水流均匀混合后进行出水。
[0043]具体的,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202和第三出水通道203;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2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
[0044]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水通道201位于出水头200的中间,第二出水通道202和第三出水通道203位于第一出水通道201的周部,使出水时能够汇聚成一股水流,不会出现分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有进水口(121)和出水口,且内部中空形成水汽分离腔(a);出水头(200),安装在所述基座(100)的出水口处,且设置有出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插入到所述出水口内,并且出水通道的端面朝向所述基座(100)的内腔延伸设有挡水筋(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通道至少包括有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202)和第三出水通道(203);且所述的三个出水通道伸入到出水口内的端面分别为第一过水面、第二过水面和第三过水面;所述挡水筋(210)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水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腔(a)内沿着水路方向依次设置有分流板(122)、水汽分离板(111)以及下水挡板(123),所述下水挡板(123)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将出水口分成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所述第一出水通道(201)、第二出水通道和第三出水通道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路(120.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水汽分离的出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水管路(120.1)位于所述第二下水管路(120.2)和第三下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军徐洋胡孟溪郑丽燕桂雨辰张宏泽胡鑫涛金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祈禧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