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171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β抑制剂(M)、DCC/DMAP按照摩尔比1:0.1~1/0.1~1溶解到氯仿中,加入1~1.3当量含有烷烃链的(M:M)Linker,50~100℃搅拌1~6h,25℃~60℃真空旋蒸除去溶剂,采用层析柱分离提纯,得到固体产物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烷烃链侨联A
β
抑制剂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尽管全球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研究已有100多年,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技术的缺乏,使得AD治疗药物在开发时往往选取已出现明显症状的中晚期患者,此时患者脑内已积累了大量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这被认为是AD药物研发高失败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AD的临床诊断主要基于NINCDS

ADRDA定义的AD诊断标准、患者家族疾病史以及临床表现,因此诊断往往缺乏准确性。伴随AD发病机制的研究,β

淀粉样蛋白(Aβ)及其聚集状态的作用成为了研究重点。Aβ寡聚体和Aβ纤维分别与AD的早期和晚期相关,因而研究选择性靶向不同聚集状态的Aβ荧光探针有望开发可用于AD早期发现和监测的诊断工具。光学成像因其具有无创,非辐射,价格低廉、可实时进行体内外多靶点监测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光学成像最大的不足是难以达到检测所需的穿透深度,而波长范围在650~900nm的近红外光具有较好的穿透深度,能够适应体内检测需求,且该波长范围下生物物质的自荧光干扰最小,对生物样品的光损伤也最小;目前已有多个近红外荧光探针被开发用于体内检测,但是主要应用于肿瘤成像领域,因此开发可用于对Aβ有着很好靶向抑制作用同时拥有良好的灵敏度、较高的亲和力和早期检测能力的新型荧光探针对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极大的研究意义和挑战性。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β

淀粉样蛋白起到靶向抑制作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阿尔兹海默症早期诊断治疗荧光探针,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NB

C
n

M),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为:
[0005][0006]式中二吡咯甲川氟硼络合物的8位有一个与Aβ抑制剂(M)侨联的苯基取代基、1,7

位有两个烷基,3,5

位有两个三苯胺,Aβ抑制剂(M)具体为山柰酚、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中的任一种。
[0007]其反应路线如下式所示:
[0008][0009]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NB

C
n

M)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1)将甲基吡咯、对

乙羟基苯甲醛按照摩尔比2~3:1~1.5混合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加入1~1.3当量三乙胺(M:M),室温搅拌1h~6h,冰浴中缓慢滴加1~3当量的三氟化硼乙醚(M:M),搅拌0.5~3h,加入1~3当量的2,3

二甲基

5,6

二氰基苯醌,二氯甲烷萃取,无水Na2SO4干燥,真空除去溶剂,采用层析柱分离提纯,得到橙黄色固体产物BODIPY;
[0011]将BODIPY、4

N,N

二苯基胺苯甲醛、催化剂A按照摩尔比1~1.3:2~2.3:0.1~1溶于甲苯和哌啶的混合溶液中(v/v:1/1),置于装有Dean

Stark装置的圆底烧瓶中,120℃

150℃加热回流,直到所有溶剂都被Dean

Stark装置收集,再向反应介质中加入甲苯和哌啶,重复3

5次,TLC跟踪至原料反应完全后,柱层析,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黑色固体产物NB;
[0012](2)Aβ抑制剂(M)、DCC/DMAP按照摩尔比1:0.1~1/0.1~1溶解到氯仿中,加入1~1.3当量含有烷烃链的(M:M)Linker,50~100℃搅拌1~6h,25℃~60℃真空旋蒸除去溶剂,采用层析柱分离提纯,得到固体产物M

L
n

[0013](3)NB与M

L
n
按照摩尔比1:1~3溶解到氯仿中,加入0.1~1当量(M:M)催化剂B,60~100℃搅拌1h~12h,室温~60℃真空旋蒸除去溶剂,采用层析柱分离提纯,反应结束后得到最终产物NB

C
n

M。
[0014]进一步地,所述NB的合成步骤:所述催化剂A为对甲苯磺酰胺。
[0015]优选地,所述M

L
n
的合成步骤:DCC/DMAP为催化剂。
[0016]进一步地,所述M

L
n
的合成步骤:所述Linker为丁二酸、己二酸、辛二酸以及壬二酸中的一种。
[0017]优选地,所述M

L
n
的合成步骤:所述Aβ抑制剂(M)和linker的摩尔比为1:1~1.3。
[0018]进一步地,所述NB

C
n

M的合成步骤:所述催化剂B为DCC/DMAP,其摩尔比1:0.1~1/0.1~1。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一、本专利技术采用近红外荧光探针与含有烷烃链的连桥侨联Aβ抑制剂通过酯化反应结合,其中近红外荧光特性区别于生物组织自身荧光信号,并对阿尔兹海默症早期发生的多肽区域突变位点FF有效识别结合呈现荧光,近红外荧光标记含有烷烃链连桥侨联的Aβ抑制剂后协同作用使得该近红外荧光探针能跨越血脑屏障,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能够实现对AD早期诊疗一体化;
[0021]二、Aβ抑制剂不仅对Aβ寡聚体的形成有很好的抑制效果,还可以有效的破坏Aβ原纤维的稳定;
[0022]三、同时该探针制备温和,性能优异,有很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BODIPY类荧光探针NB

C2‑
K(kaempferol)的核磁氢谱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BODIPY类荧光探针NB

C2‑
C(curcumin)的核磁氢谱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BODIPY类荧光探针NB

C2‑
R(resveratrol)的核磁氢谱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得到的BODIPY类荧光探针NB

C2‑
K(resveratrol)对FF纳米纤维识别的荧光成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以下实施例1,例2与例3所用的NB制备方法,如下: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其分子结构式为:式中二吡咯甲川氟硼络合物的8位有一个与Aβ抑制剂(M)侨联的苯基取代基、1,7

位有两个烷基,3,5

位有两个三苯胺,Aβ抑制剂(M)具体为山柰酚、姜黄素和白藜芦醇中的任一种。其反应路线如下式所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烃链侨联Aβ抑制剂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甲基吡咯、对

乙羟基苯甲醛按照摩尔比2~3:1~1.5混合溶解到二氯甲烷中,加入1~1.3当量三乙胺(M:M),室温搅拌1h~6h,冰浴中缓慢滴加1~3当量的三氟化硼乙醚(M:M),搅拌0.5~3h,加入1~3当量的2,3

二甲基

5,6

二氰基苯醌,二氯甲烷萃取,无水Na2SO4干燥,真空除去溶剂,采用层析柱分离提纯,得到橙黄色固体产物BODIPY;将BODIPY、4

N,N

二苯基胺苯甲醛、催化剂A按照摩尔比1~1.3:2~2.3:0.1~1溶于甲苯和哌啶的混合溶液中(v/v:1/1),置于装有Dean

Stark装置的圆底烧瓶中,120℃

150℃加热回流,直到所有溶剂都被Dean

Stark装置收集,再向反应介质中加入甲苯和哌啶,重复3

5次,TLC跟踪至原料反应完全后,柱层析,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得到黑色固体产物NB;(2)Aβ抑制剂(M)、DCC/DMAP按照摩尔比1:0.1~1/0.1~1溶解到氯仿中,加入1~1.3当量含有烷烃链的(M:M)Linker,50~100℃搅拌1~6h,25℃~60℃真空旋蒸除去溶剂,采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应时权莉林岳宾宋钦涌岳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