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53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涉及市政道路降噪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墙体,墙体为薄壁结构,墙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盆;墙体内上部固定设置有供水管,墙体内侧在每排种植盆的对应位置固定设置有供水槽,供水槽内固定设置有引水绳,引水绳远离供水槽的一端固定于种植盆内;供水槽上均设置有液位调整装置,液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供水槽上的支架,支架上滑移设置有滑杆,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浮子,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供水管以及供水槽上成型有能够与下方活塞嵌设配合的漏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绿植易养护、降噪效果好、且实用可靠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路降噪绿墙单元。路降噪绿墙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降噪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上有车辆往来时会产生噪声,居住在交通干道两侧的居民随时受到交通噪音污染的困扰,调查资料表明:长期生活在震动和噪音环境中可使人烦躁,恶心,头痛和失眠,其中70分贝的噪音可使50%的人睡眠受到影响,突发性的60分贝噪音也可使人从睡梦中惊醒。道路降噪的主要措施有采用降噪路面、设置降噪声屏障、进行交通管理等。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991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植物立体生态声屏障,包括地基,地基上端设置若干等距均布的基座,基座上端设置钢结构框架,钢结构框架内部依次插入若干等距均布的声屏障,声屏障前端安装若干等距交替均布的植物种植箱体;钢结构框架上设置有自动滴灌设备。
[000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屏障和绿植一同对噪声进行吸收处理,降低道路上的噪声。但是绿植的日常养护较为困难,滴灌的方式不易根据天气的变化来改变对绿植的供水量,难以适应某些地区旱涝分明的气候,绿植容易死亡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利用液位调整装置和引水绳对绿植进行自动供水,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绿植的需要而改变供水量,绿植不易死亡,有效降低绿植的养护难度。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为薄壁结构,所述墙体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盆;所述墙体内上部固定设置有供水管,所述墙体内侧在每排种植盆的对应位置固定设置有供水槽,所述供水槽内固定设置有引水绳,所述引水绳由纤维材料编织而成,所述引水绳远离供水槽的一端固定于种植盆内;所述供水槽上均设置有液位调整装置,所述液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供水槽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滑移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浮子,所述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所述供水管以及供水槽上成型有能够与下方活塞嵌设配合的漏水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供水管与恒压水源接通,所述供水管内的水将通过漏水孔进入到供水管下方的供水槽中,所述供水槽中的水将通过漏水孔流入该供水槽下方的供水槽中,以此循环直到最下侧的所述供水槽中接满水。此时最下侧的所述供水槽液面较高将对浮子产生浮力,所述浮子推动滑杆上移并使活塞塞入到该供水槽上侧相邻供水槽的漏水孔中,使所述漏水孔封闭停止对下方的供水槽放水。以此循环直到所有的所述供水槽均接满水后,所述供水管被关闭。这种方式能够对所述供水槽内的液面进行自动调节,使所述供水槽内的液面保持稳定,保证供水槽内的水量充足。所述引水绳将供水槽的内的水
通过毛细作用和虹吸作用导入到种植盆内,为所述种植盆内的绿植提供水分。在使用时,将培育好的绿植连同培育基质一同置入种植盆中,所述液位调整装置和引水绳对绿植进行自动供水,并且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绿植的需要而改变供水量,绿植不易死亡,有效降低绿植的养护难度。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外表面为多孔状的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状的结构能够有效吸收噪声,提高所述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的降噪能力。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为圆台状结构,且由弹性材料制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在浮子向上的推动力的作用下塞入到上方的漏水孔中,并且随着所述浮子向上的推动力的增加,所述活塞与漏水孔的嵌合紧密度也会提高,保证液面到达一定位置后所述漏水孔能够得到有效的封闭,提高所述液面调整装置的可靠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的侧面固定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从与活塞的连接处到外侧的方向偏下倾斜。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的所述密封环会增加与漏水孔侧壁的摩擦力,提高密封作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在设置有种植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种植盆底部的位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水孔能够将种植盆内的积水排出,保证所述种植盆在雨天时不会积留雨水,避免所述种植盆内的绿植根部长时间泡在水里发生腐烂,进一步降低所述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对于绿植养护的难度。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内的下部设置有排水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种植盆中排出的积水流入到排水槽内,最终经过引导排入指定地点,避免积水滞留在墙体内部影响环境。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供水管上的漏水孔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通过电连接有控制单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流量传感器能够监测供水管上漏水孔中的水流量,当所述供水管上漏水孔的单次放水量超过临界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将对工作人员发出警告,避免因所述液位调整装置发生损坏而造成漏水,有效提高所述市政道路降噪单元的可靠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倾斜的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上固定设置有喷淋管。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音板能够增加隔音面积,提高所述市政道路降噪单元的隔音效果。所述喷淋管能够接通水源,对路面与墙体进行喷淋作业,在抑尘、降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4](1)液位调整装置和引水绳对绿植进行自动供水,并且能够根据天气的变化和绿植的需要而改变供水量,绿植不易死亡,有效降低绿植的养护难度;
[0025](2)多孔状的墙体外表面能够与绿植配合吸收噪声,提高该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
元的降噪能力;
[0026](3)通过在活塞的侧面设置倾斜的密封环,增加活塞与漏水孔侧壁的摩擦力,提高活塞的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沿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主要体现引水绳的连接方式;
[0029]图3是沿图1中B

B线的剖视图,主要体现液位调整装置的结构;
[0030]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主要体现活塞的结构。
[0031]附图标记:1、墙体;2、种植盆;3、排水孔;4、供水槽;5、固定环;6、引水绳;7、供水管;8、法兰盘;9、支架;10、滑杆;11、浮子;12、活塞;13、密封环;14、漏水孔;15、安装板;16、安装孔;17、隔音板;18、喷淋管;19、排水槽;20、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3]参见附图,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包括墙体1,墙体1为长方体状的薄壁结构,墙体1的外表面为多孔状结构。多孔状结构能够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为薄壁结构,所述墙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若干排种植盆(2);所述墙体(1)内上部固定设置有供水管(7),所述墙体(1)内侧在每排种植盆(2)的对应位置固定设置有供水槽(4),所述供水槽(4)内固定设置有引水绳(6),所述引水绳(6)远离供水槽(4)的一端固定于种植盆(2)内;所述供水槽(4)上均设置有液位调整装置,所述液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于供水槽(4)上的支架(9),所述支架(9)上滑移设置有滑杆(10),所述滑杆(10)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浮子(11),所述滑杆(10)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活塞(12);所述供水管(7)以及供水槽(4)上成型有能够与下方活塞(12)嵌设配合的漏水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外表面为多孔状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降噪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旭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