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529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装置包括底座、涡轮蜗杆升降机、前支点、后支点、平尾卡板组件和工作梯。底座及上的立柱用于支撑各部件,立柱上的涡轮蜗杆升降机用于调整无人机主体、平尾高低。前支点用于支撑无人机机身前部,后支点用于支撑无人机机身后部,平尾卡板组件用于固定平尾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无人机架在水平测量装置上,通过调整涡轮蜗杆升降机,使无人机主体前后、左右呈水平状态,调整平尾到理论位置;然后根据平尾接头孔位,向垂尾引孔,完成平垂尾对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将平尾调整到理论位置,消除了尾撑杆制造、装配误差以及尾撑杆、平尾、垂尾自重影响,提高了平尾安装精度,保证了飞行性能。保证了飞行性能。保证了飞行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水平测量调整装置,涉及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文献“专利公告号是CN 104180791 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飞机水平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组建Indoor GPS系统,可快速高效的完成水平测量。
[0003]文献“专利公告号是CN 207907883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高精度的飞机水平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在装配型架上设置专门用于水平点定位的打点装置,提高水平点的准确度及效率,可有效提高水平测量时数据的准确性。
[0004]文献“专利公告号是CN 209241305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相对于正常式布局飞机,双尾撑布局在飞机设计中是一种非常规的气动布局,双尾撑飞机有许多特点,如常用后推发动机,便于安装光电侦察设备,不会对设备造成遮蔽等。
[0005]前两种水平测量方法仅有测量功能,一般适用于正常式布局飞机,在双尾撑布局飞机水平测量时就受到很大局限性。飞机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最小重量要求,因此部件结构刚性一般较小;但为了获得较佳的飞行性能,又对飞机各个部件相对位置、部件安装质量有较高要求。在双尾撑布局飞机制造时,尾撑杆延伸长度较长,受尾撑杆制造、装配误差以及尾撑杆、平尾、垂尾自重影响,直接按图组装尾撑杆、平尾、垂尾会导致各部件的安装位置与安装质量较差,第三种专利技术方法无法满足高性能无人机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克服现有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平尾、垂尾安装精度差的不足。
[0008]技术方案
[0009]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涡轮蜗杆升降机5、前支点6、后支点7和平尾卡板组件8;底座4的前部设有两个立柱,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5连接前支点6;底座4的中部设有一个立柱,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与有后支点7连接;底座4的尾部设有两对立柱,每对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5连接平尾卡板组件8;所述后支点7包括方箱10、滑块11和滚花螺栓12,滑块11置于方箱10,滚花螺栓12穿过方箱10和滑块11中部的螺纹孔,带动滑块11在方箱10移动;所述平尾卡板组件8包括钻模板13、卡板14和快卸插销15,卡板14为上下两块,中间结合部设有与平尾翼型相同的通孔,固定端设有固定板,上卡板通过快卸插销15与固定端连接;钻模板13上设有孔位,测量时与无人机平尾连接。
[0010]所述底座4的底端设有多个用于调平的螺纹微调锁定机构。
[0011]所述前支点6的上部根据机身前部支撑点形状,与之相匹配的形状,采用间隙配合。
[0012]所述两个前支点6为左右对称。
[0013]所述滑块11为组合体,主体部分为正方体,上表面加工成与相应机身后部支撑位置形状相同,然后粘贴一层增大与机身摩擦的毛毡。
[0014]所述卡板14中间结合部的通孔上设有毛毡。
[0015]所述过涡轮蜗杆升降机5的微调为旋转1周升降1~2mm。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装置包括底座、涡轮蜗杆升降机、前支点、后支点、平尾卡板组件和工作梯。底座及上的立柱用于支撑各部件,立柱上的涡轮蜗杆升降机用于调整无人机主体、平尾高低。前支点用于支撑无人机机身前部,后支点用于支撑无人机机身后部,平尾卡板组件用于固定平尾位置。本专利技术将无人机架在水平测量装置上,通过调整涡轮蜗杆升降机,使无人机主体前后、左右呈水平状态,调整平尾到理论位置;然后根据平尾接头孔位,向垂尾引孔,完成平垂尾对接。本专利技术通过预先将平尾调整到理论位置,消除了尾撑杆制造、装配误差以及尾撑杆、平尾、垂尾自重影响,提高了平尾安装精度,保证了飞行性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某双尾撑布局无人机结构的轴测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的轴测图。
[0020]图3是图1中前支点与涡轮蜗杆升降机组合件的轴测图;
[0021]图4是图1中后支点结构的轴测图;
[0022]图5是图1中平尾卡板组件结构的轴测图;
[0023]图6是图5钻模板结构的轴测图。
[0024]图中,1

双尾撑布局无人机主体,2

垂尾,3

平尾,4

底座,5

涡轮蜗杆升降机,6

前支点,7

后支点,8

平尾卡板组件,9

工作梯,10

方箱10,11

滑块,12

滚花螺栓,13

钻模板,14

卡板,15

快卸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6]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双尾撑布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1、垂尾2和平尾3;装置包括底座4、涡轮蜗杆升降机5、前支点6、后支点7、平尾卡板组件8、工作梯9;
[0027]所述后支点7包括方箱10、滑块11和滚花螺栓12;
[0028]所述平尾卡板组件8包括钻模板13、卡板14和快卸插销15。
[0029]底座4与前支点6、后支点7和平尾卡板组件8之间设有立柱用于支撑各部件,立柱与前支点6、后支点7和平尾卡板组件8之间设有涡轮蜗杆升降机5;涡轮蜗杆升降机5用于调整无人机主体1、平尾3高低。前支点6用于支撑无人机主体1前部,后支点7用于支撑无人机主体1后部,平尾卡板组件8用于固定平尾3位置。
[0030]工作梯9用于操作工人站立。
[0031]根据无人机主体1结构特点,选定机身前部和后部支撑位置,结合平尾3位置,考虑到激光跟踪仪或经纬仪测量测量要求,设计底座4。在机身前部和后部支撑位置、平尾位置,设有支撑座;底部均布6个螺纹微调锁定机构,降低对厂房地基要求。
[0032]涡轮蜗杆升降机5根据无人机机体重量,选用不同的标准成件,要求高度可微调,一般旋转1周升降1~2mm,带自锁功能,安装在支撑座上,共7组。
[0033]前支点6有两组,左右对称。其上部根据机身前部支撑点形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形状,采用间隙配合;下部与涡轮蜗杆升降机5相连;要求支撑可靠,无明显晃动。
[0034]后支点7支撑在机身后部,由方箱10、滑块11、滚花螺栓12等部件组成;通过旋转滚花螺栓12,带动滑块11及其上机身后部左右移动,下部与涡轮蜗杆升降机5相连。
[0035]平尾卡板组件8有两组,分别卡在平尾3左右两侧,由钻模板13、卡板14、快卸插销15等组成。工作梯9在由钻模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尾撑布局无人机水平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涡轮蜗杆升降机(5)、前支点(6)、后支点(7)和平尾卡板组件(8);底座(4)的前部设有两个立柱,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5)连接前支点(6);底座(4)的中部设有一个立柱,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与有后支点(7)连接;底座(4)的尾部设有两对立柱,每对立柱上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5)连接平尾卡板组件(8);所述后支点(7)包括方箱(10)、滑块(11)和滚花螺栓(12),滑块(11)置于方箱(10),滚花螺栓(12)穿过方箱(10)和滑块(11)中部的螺纹孔,带动滑块(11)在方箱(10)移动;所述平尾卡板组件(8)包括钻模板(13)、卡板(14)和快卸插销(15),卡板(14)为上下两块,中间结合部设有与平尾翼型相同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河清赵景丽田珊李政辉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