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131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5%~0.20%、Si:0.4%~0.6%、Mn:1.20%~1.40%、P≤0.010%、S≤0.002%、Cr:21.0%~22.0%、Ni:10.5%~11.5%、Mo:2.0%~3.0%、N:0.035%~0.055%,其余含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钢板中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300系奥氏体不锈钢,为提高其抗高温水晶间应力腐蚀性能,用于生产核电用关键设备,在添加一定量的Cr和Ni元素的基础上,需在钢中添加了一定含量的Mo元素,相比其它奥氏体不锈钢而言会更容易形成高温δ

铁素体,而且对于中厚板,在钢液凝固过程中由于冷速的差异会造成Cr和Mo元素的严重偏析,更有利于高温δ

铁素体的形成。此外,高温δ

铁素体极易在坯料中心疏松处聚集,而该处的中心疏松又类似于密闭空间,极大限制了高温铁素体的变形及溶解。而核电关键材料的制造要求钢板的高温δ

铁素体含量<1%,否则将大大影响钢板的焊接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对工程应用造成隐患,由于固溶热处理溶解钢板中高温δ

铁素体的能力有限,这就要求用于轧制钢板的原始钢坯的高温δ
r/>铁素体含量&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15%~0.20%、Si:0.4%~0.6%、Mn:1.20%~1.40%、P≤0.010%、S≤0.002%、Cr:21.0%~22.0%、Ni:10.5%~11.5%、Mo:2.0%~3.0%、N:0.035%~0.055%,其余含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板中铁素体含量<1%,所述钢板的抗拉强度>740MPa,屈服强度>480MPa,断后延伸率>60%,室温冲击功>300J。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碳低铁素体含量奥氏体不锈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渣重熔、加热、锻造、均质化热处理、轧制、晶界工程控制;(1)电渣重熔:a)在化渣阶段,自动启弧,将供电参数电流电压从6000

7000A、74V逐级提升至16000

17000A、86V,化渣时间105~115min;之后进入提电流、电压阶段,供电参数电流、电压继续逐级提升升至25000

26000A、101V;b)重熔阶段:目标熔速1100kg/h~1300kg/h,重熔时间15~20小时,电流从25000

26000A、101V逐级降至19000

20000A、89V;c)冷却阶段:结晶器冷却水量初期阀门开口度70%~80%;结晶器进水温度25~35℃,出水温度35~45℃;造渣阶段渣量:800~850kg,渣厚200~220mm;渣料全部加完后通氩气,氩气流量25~29m3/h;电渣重熔全程时间:20~24h,钢锭厚度/时间比:25~30mm/20min,钢锭重量/时间比:1.05~1.36t/h;热封顶阶段参数控制:时间:200~250min,电压:71~86V,电流:6000~19000A;d)脱模:钢锭在结晶器内冷却4~5小时后开始脱模,取样后缓冷;(2)加热:加热工艺分为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鑫胡昕明王储邢梦楠隋松言颜秉宇安晓光孙殿东李广龙胡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