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进退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30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包括本体与驱动端,驱动端设有滑动齿条,本体的侧边挖设滑槽,滑槽具有高低端,低端为退片端,高端则为进片端。一弹扣体直接成形在光驱进退片装置,设在进片端的周缘,且位于滑槽进片端终端的位置。弹扣体一端连接于本体,另一端则悬空突出滑槽进片端。进片时,由弹性的弹扣体将机芯滑柱卡紧于滑槽中,以抑制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特别是涉及吸入式光驱中驱动机芯 到达进退片定位,提供机芯緩冲避振的进退片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光盘片储存容量迅速增加,需要更快的光驱存取速度,以减少数 据存取的时间。 一般光驱提升光驱存取速度的方式,主要为提高光盘片的 转速,而越高转速所产生的振动越大,影响光驱正常读写,甚至造成读写 失败。为了减少振动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是台湾第093114433号专利申 请案的现有技术,为一吸入式光驱l,利用一进退片装置2前后滑动,以其 上的滑槽3,带动一连接于机芯4的滑柱5,在机芯4受限制柱6拘束下, 随高低起伏的滑槽3移动,使机芯4产生升降,让设于机芯4上的主轴马 达7,钳住或退出光盘片De当主轴马达7钳住且高速转动光盘片D,以进 行读写数据时,高速转动光盘片D所产生的振动,将经由主轴马达7、机 芯4传至滑柱5,因为滑槽3与滑柱5均为刚性,且滑柱5与滑槽3间也设 计有足够的余隙,以供滑柱5自由在滑槽3内滑动,将使得光盘片D所产 生的振动更为加大,并由滑柱5传给滑槽3,再经进退片装置2造成光驱1 振动,影响光驱读写。为避免振动影响光驱读写,该现有技术在滑槽3进 片端设置一弹性緩冲垫8,以吸收振动。然而,弹性緩冲垫8为让滑柱5滑进滑出,仍不能紧卡滑柱5,且长 时滑进滑出的滑柱5,也会磨损软质的弹性緩冲垫8形成余隙,无法有效抑 制光驱的振动。再者,弹性緩冲垫8与刚性滑槽3为两独立对象,不仅制 造及組装费时,且零件多成本高。因此现有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半成品在构 造上,仍有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通过光驱进退片装置上 直接形成弹扣体,以简化构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利用弹扣体紧卡滑柱, 减少磨损所产生余隙,以有效吸收光驱的振动。为了达到前迷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包括本体与驱 动端,驱动端设有滑动齿条,本体的侧边挖设滑槽,滑槽具有高低端,低 端为退片端,高端则为进片端, 一弹扣体直接成形在光驱进退片装置,设 在进片端的周缘,且位于滑槽进片端终端的位置,弹扣体一端连接于本体, 另一端则悬空突出滑槽进片端,进片时,由弹性的弹扣体,将机芯滑柱卡 紧于滑槽中,以抑制振动。附图说明图l为现有技术的光驱进退片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驱动机芯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与机芯连接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的动作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光驱进退片装置11机芯12架体13主轴马达14读取头15保护盖16孔槽17滑柱18本体19驱动端20滑动槽21 滑槽22 退片端23 进片端24 弹扣休25 滑动齿条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如下。请参考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IO驱动一机芯11上下移动。其 中,板状的机芯11包括一架体12、主轴马达13、读取头14及保护盖15。 架体12上覆盖一保护盖15,保护盖15挖设孔槽16,孔槽16的一端凸设 主轴马达13,而读取头14则于其余的孔槽16内滑动。在架体12靠近主轴 马达13的侧边,则向外垂直凸设一滑柱17。光驱进退片装置IO设于机芯11靠近滑柱17的侧边。请配合参考图3, 光驱进退片装置10为杆状,包含本体18与驱动端19。本体18位于进退片 装置IO的一端,其上表面挖设数个滑动槽20,側边则挖设一滑槽21,滑 槽21具有高低端,低端为退片端22,高端则为进片端23,在进片端23的 周缘设有一弹扣体24。弹扣体24 —端连接于本体18,另一端则悬空,稍 为突出滑槽21,并形成进片端23的滑槽21边缘,并涵盖滑槽21终端的位 置。驱动端19设于进退片装置10的另一端,其上设有滑动齿条25,受光 驱传动机构(图未示)带动,使进退片装置IO产生前后移动。如图4所示,为将机芯11与进退片装置10结合的位置局部放大。其 中,机芯11架体12側边突设的滑柱17,嵌入进退片装置IO側边的滑槽 21中,弹扣体24位于滑槽21,形成滑槽21的边缘,恰可卡住滑槽21中 的滑柱17。如图5所示,当光驱进片时,进退片装置IO如箭头所示产生滑 动,位于滑槽21退片端22的滑柱17(如虚线所示),顺随着滑槽21往进片 端23滑动,迫使滑柱17带动机芯由较低的退片端22,升高至较高的进片 端23,当滑柱17进入进片端23终端时,将抵顶突出滑槽21的弹扣体24, 迫使弹扣体24悬空的一端上升,让滑柱17进入弹扣体24下方,而被弹扣 体24卡住,同时机芯完成定位,开始转动光盘片,进行读写数据。反之,当光驱退片时,进退片装置10反向移动,迫使滑柱17离开弹扣体24,由 丰支高的进片端23返回丰支<氐的退片端22,以进^f亍退片。因此,本专利技术光驱进退片装置10,在进片时,由弹扣体24利用一端 连接于进退片装置10的弹性,将滑柱17卡紧于滑槽21,不仅可消除滑柱 17与滑槽21间的余隙,抑制机芯所传来振动,以提升光驱读写的可靠性, 同时,利用弹扣体本身的弹性紧卡滑柱,及非软性的材质,可减少磨损所 产生余隙,有效防止吸收光驱的振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弹扣体直接成形在 光驱进退片装置上,与光驱进退片装置一体成形,达到简化构件,降低成 本的目的及功效。以上所述的仅用以方便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 于该等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变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 下,都属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包括:一本体,挖设一滑槽,滑槽具有退片端与进片端;以及一弹扣体,一端连接于本体,另一端则悬空突出滑槽进片端。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驱进退片装置,包括一本体,挖设一滑槽,滑槽具有退片端与进片端;以及 一弹扣体, 一端连接于本体,另一端则悬空突出滑槽进片端。2.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其中该滑槽具有高低端, 低端为退片端,高端则为进片端。3.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其中该光驱进退片装置为 杆状。4.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其中该光驱进退片装置进 一步包含一驱动端,与本体相连,且分别位于光驱进退片装置的两端。5. 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驱进退片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曜嘉吴仁琛
申请(专利权)人: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