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高碳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晶粒度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铁素体不锈钢板轧制
,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厚度在40
‑
80mm的高碳铁素体不锈钢板晶粒度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国内建筑结构的高层化、核电安全设备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超厚高碳铁素体不锈钢中厚板的需求日趋增加,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由于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在工业领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中铬铁素体不锈钢在铁素体不锈钢应用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高碳铁素体不锈钢中厚板主要用于高韧性及受冲击负荷的结构件等。尤其在核工业领域,在其核岛支撑结构件中,出于安全性考虑,需用高强度且厚度40
‑
80mm的高碳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但特厚高碳10Cr17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的重量和尺寸大,轧制过程中轧制力和扭矩的不均匀传递,很难做到全厚度方向上组织与性能的均匀分布,如加热、轧制工艺设计和执行不当,很难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10Cr17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厚度方向性能的均匀性主要包括: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高碳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晶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碳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的C含量为0.07%~0.12%,控制高碳铁素体不锈钢特厚板晶粒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厚度为250mm以下的连铸坯在常化炉中进行均质化处理,使铁素体不锈钢中易形成奥氏体元素均匀分布,均质化温度780~820℃,在炉时间1.5~2.5h,出炉后钢坯以30~45℃/s的冷速快速水冷至室温;2)铸坯加热:将铸坯送入步进式加热炉内进行加热,铸坯依次经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处理后出炉;预热段温度区间为900~1150℃,加热段温度区间为1150~1220℃,均热段温度区间为1190~1215℃,总在炉时间3~3.5h;3)高压水除鳞后,铸坯表面与铸坯中心的温差控制在15~25℃;4)轧制:轧机至热矫区间的辊道冷却水流速控制在250~450m3/h,并控制轧辊冷却水流速为20~35m3/h;粗轧阶段:开轧温度≥1130℃,轧制单道次压下率≥18%,轧制过程中表面不除鳞;中间坯厚度为1.5t~2.5t,t为钢板成品厚度;粗轧阶段终轧温度≥1000℃,精轧阶段:开轧温度≥980℃,轧制单道次压下率≤10%,精轧阶段终轧温度≥900℃;每道次压下量最小为5mm;5)退火处理:采用两级温度保温处理,第一级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健,沙孝春,刘留,严平沅,龙山,任毅,高红,钟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