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和设置有所述输送机的包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16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3
一种输送机带,其包括:带主体(13),一个可旋转部分(12),其联接到带主体(13)且构造成相对于带主体(13)转动。可旋转部分(12)包括多个子元件(17),其中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到相邻的子元件并具有第一相对侧部分和第二相对侧部分;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还包括:在第一相对侧部分中的每个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环形特征(19),在每个第二相对侧部分处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环形特征(20)。子元件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与相邻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或与第二环形特征(20)配合,形成位于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并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联接座(21);一个销(22)插入在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形成的所述联接座(21)中,以可旋转地连接两个相邻子元件(17)。还公开了一种使用上面的输送机带的包装设备。带的包装设备。带的包装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输送机和设置有所述输送机的包装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和用于使用所提及的输送机包装产品的设备,该输送机用于沿着操作路径运输待包装产品和/或已包装产品。本专利技术可在制品的运输和包装(诸如例如各种类型的制品(特别是食品类产品)的真空包装或受控气氛包装)中找到特定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输送机可用于将产品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例如,在包装领域中,输送机可用于将产品运输到包装机和/或将包装的产品转移出包装机。在一些情况下,除了输送制品之外,还期望在包装之前、期间或之后再定向制品。
[0003]US 2009/0039592 A1公开了一种产品定向设备,其包括包含可旋转装置的工作台。该工作台还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球形辊的阵列,每个球形辊适于接触产品和工作台表面。通过可旋转装置的旋转,产品在输送机带上沿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是因为可旋转装置的旋转转化为球形辊的旋转,球形辊的旋转又转化为产品的旋转。
[0004]GB 2203402 A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生产线中运输纸张的叠堆的设备,在生产线中,环形输送机支撑一组等距的柔性转台。连续的转台接受连续的引入叠堆,并在转动的叠堆从相应的转台上剥离之前将叠堆转动90
°
。US 6,520,314 B1公开了一种图案化设备,用于推进已包装的烘焙食品(诸如面包条),并定位包装以便装载。该设备包括环形输送机,该输送机具有水平设置的上刮板(flight)和沿输送机间隔开的一系列翻转机(turner)组件。每个翻转机组件接收一个或多个包装。翻转机组件适于旋转接收的包装,同时还实现纵向输送和横向于纵向方向的横向移动。
[0005]上述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故障可能性。其它缺点是这样的设备可能非常复杂、难以清洁、不可靠、制造昂贵且笨重。
[0006]WO2014029855A1公开了一种输送机带,其具有集成到带中的可旋转部分。可旋转部分包括多个子元件,多个子元件中的每一个形成可旋转部分的表面的部分,使得可旋转部分是可弯曲的,并且可适应带的非直线性路径。
[0007]尽管最后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旋转产品的高效系统,消除了操作者手动旋转任何包装的需要,但是申请人确定了另外的改进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目的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旋转制品并且还以更高操作可靠性为特征的输送机。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模块化可旋转部分的输送机,这些模块化可旋转部分易于组装并且同时确保形成可旋转部分的子元件之间的稳定连接。
[0010]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致动系统的输送机,该致动系统被设计用于引起可旋转部分的受控旋转,该可旋转部分具有紧凑的设计,并且还能够在不需要高致动力的情
况下旋转可旋转零件。
[0011]概述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输送机带(2),其包括:带主体(13),其被构造成沿着非直线路径定位;至少一个可旋转部分(12),其联接到带主体(13)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带主体(13)转动;其中,可旋转部分(12)包括多个子元件(17),其中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到相邻的子元件并且具有:
‑ꢀ
顶面(17a),
‑ꢀ
底面(17b),
‑ꢀ
第一相对侧部分(17c),其在每个子元件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和
‑ꢀ
第二相对侧部分(17d),其在每个子元件的顶面和底面之间延伸,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
一个或多个第一环形特征(19),其在第一相对侧部分(17c)中的每个处,
‑ꢀ
一个或多个第二环形特征(20),其在每个第二相对侧部分(17d)处,其中,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与相邻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或第二环形特征(20)配合,形成位于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并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联接座(21),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销(22)插入在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形成的所述联接座(21)中,以可旋转地连接两个相邻子元件(17)。
[0012]在根据前述方面的第二方面中,每个子元件(17)包括从相应的第一侧部分(17c)中的每一个伸出的多个第一环形特征(19)和从相同子元件的相应的第二侧部分(17d)中的每一个伸出的多个第二环形特征(20)。
[0013]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三方面中,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个具有由两个第一相对侧部分(17c)和由两个相对第二侧部分(17d)限定的四个侧部分,并且其中,对于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个:
‑ꢀ
从相同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第一环形特征(19)沿着相应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对齐,并且
‑ꢀ
从相同的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第二环形特征(20)沿着相应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对齐。
[0014]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一个的第四方面中,从相同的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第二环形特征(20)垂直于从相邻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第一环形特征(19)。
[0015]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五方面中,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包括用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7c)和第二侧部分(17d)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起(25),其中,所述锁定部分(25)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7c)和第二侧部分(17d)中的至少一个延伸。
[0016]在前述方面的第六方面中,所述锁定突起(25)平行于由第一环形特征(19)或第二环形特征(20)限定的旋转轴线延伸。
[0017]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七方面中,所述多个子元件中的每个子元件(17)与至少一个纵向相邻的子元件以及与至少一个横向相邻的子元件联接。
[0018]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八方面中,每个子元件(17)包括至少两个轴向止动件(24),其中,每个轴向止动件(24)限定用于插入在两个相邻子元件(17)之间形成的联接座中的销(22)的轴向邻接部。
[0019]在根据前述方面的第九方面中,每个轴向止动件(24)在结构上由第一环形特征中的一个或者由第一侧部分或者由子元件的角部区域承载,其中一个第一侧部分中与第二侧部分中的一个相交。
[0020]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十方面中,每个子元件(17)包括具有网状结构的四边棱柱形中心体。
[0021]在根据前述方面的第十一方面中,中心体具有多个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使子元件(17)的底面(17b)和顶面(17a)流体连通。
[0022]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十二方面中,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与相邻子元件的第二环形特征(20)配合,形成位于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并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联接座(21)。
[0023]在根据前述方面中的任一个的第十三方面中,在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一个中:
‑ꢀ
从每个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第一环形特征(19)在数量上比从每个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第二环形特征(20)多一个,
‑ꢀ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输送机带(2),其包括:带主体(13),其被构造成沿着非直线路径定位;至少一个可旋转部分(12),其联接到所述带主体(13)并且被构造成相对于所述带主体(13)转动;其中,所述可旋转部分(12)包括多个子元件(17),其中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一个可旋转地连接到相邻的子元件并且具有:
‑ꢀ
顶面(17a),
‑ꢀ
底面(17b),
‑ꢀ
第一相对侧部分(17c),其在每个子元件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延伸,和
‑ꢀ
第二相对侧部分(17d),其在每个子元件的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还包括:
‑ꢀ
一个或多个第一环形特征(19),其在所述第一相对侧部分(17c)中的每个处,
‑ꢀ
一个或多个第二环形特征(20),其在每个所述第二相对侧部分(17d)处,其中,子元件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与相邻子元件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或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配合,形成位于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并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联接座(21),并且其中,至少一个销(22)插入在所述两个相邻子元件之间形成的所述联接座(21)中,以可旋转地连接所述两个相邻子元件(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每个子元件(17)包括从相应的第一侧部分(17c)中的每一个伸出的多个第一环形特征(19)和从相同子元件的相应的第二侧部分(17d)中的每一个伸出的多个第二环形特征(20)。3.根据前述两个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个具有由两个第一相对侧部分(17c)和由两个相对第二侧部分(17d)限定的四个侧部分,并且其中,对于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个:
‑ꢀ
从相同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沿着相应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对齐,并且
‑ꢀ
从相同的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沿着相应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对齐,尤其从相同的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垂直于从相邻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在所述子元件中的每一个中:
‑ꢀ
从每个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在数量上比从每个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多一个,
‑ꢀ
从每个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在数量上等于从相对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
‑ꢀ
从每个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在数量上等于从相对的第二侧部分(17d)伸出的所述第二环形特征(20)。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包
括用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7c)和第二侧部分(17d)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锁定突起(25),其中,所述锁定部分(25)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部分(17c)和第二侧部分(17d)中的至少一个延伸,尤其其中,所述锁定突起(25)平行于由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或第二环形特征(20)限定的旋转轴线延伸。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包括两个锁定突起(25),针对所述第一相对侧部分(17c)中的每一个设置一个,其中,每个锁定突起(25)平行于所述相应的第一侧部分(17c)并且根据与相同子元件(17)的另一个锁定突起(25)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输送机,其中,所述突起(25)中的每一个平行于由相同的侧部分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限定的旋转轴线延伸。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其中,在所述子元件(17)中的每一个中:
‑ꢀ
从一个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包括终端第一环形特征,所述终端第一环形特征承载一个相应的锁定突起(25),所述锁定突起横向于所述终端第一环形特征并远离相同的第一侧部分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延伸,
‑ꢀ
从所述相对的第一侧部分(17c)伸出的所述第一环形特征(19)包括另一个终端第一环形特征,所述另一个终端第一环形特征承载一个相应的突起(25),该突起横向于所述相对的第一侧部分的所述终端第一环形特征并远离相同的第一侧部分的第一环形特征延伸,
‑ꢀ
其中,所述锁定突起(25)从相应的终端第一环形特征基本上彼此平行且在相反的方向上延伸。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所述多个子元件中的每个子元件(17)与至少一个纵向相邻的子元件以及与至少一个横向相邻的子元件联接,其中,所述多个子元件中的每个子元件(17)根据第一联接模式或根据第二联接模式联接到至少两个相邻的子元件。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如果所述子元件处于所述第一联接模式,则所述子元件:
‑ꢀ
与纵向相邻的子元件联接,其中所述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与所述纵向相邻的子元件的第二环形特征(20)配合,形成在所述子元件和所述纵向相邻的子元件之间延伸的一个横向联接座,
‑ꢀ
与横向相邻的子元件联接,其中所述子元件的第二环形特征(20)与横向相邻的子元件的第一环形特征(19)配合,形成在所述子元件和所述横向相邻的子元件之间延伸的一个纵向联接座。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输送机带,其中,如果所述子元件处于所述第二联接模式,则所述子元件:
‑ꢀ
与纵向相邻的子元件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克里奥瓦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